首页 百科知识刘孟洲研究员:教师风采震撼

刘孟洲研究员:教师风采震撼

【摘要】: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孟洲研究员刘孟洲,男,1938年8月生,陕西人。1960年至1979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任技术员,1979年至现在在甘肃农业大学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北五省(区)养猪协会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副理事长、甘肃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刘孟洲研究员先后主持省列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

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孟洲研究员

刘孟洲,男,1938年8月生,陕西人。1960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1960年至1979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任技术员,1979年至现在在甘肃农业大学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北五省(区)养猪协会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副理事长、甘肃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先后获“甘肃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推广工作者”、“甘肃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被国家四部委授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出席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4年被评为“甘肃省科技功臣”。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和2007年两次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刘孟洲研究员先后主持省列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其中,主持完成的“瘦肉型猪新品系选育杂交繁育体系研究”1998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肉用型猪新品种‘甘肃白猪’培育”1989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的“平川灌区农业商品化生产综合开发途径的研究”项目1992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成功培育“甘肃白猪”新品种,并创立“三级二元”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模式。解决了甘肃省生产瘦肉型猪的母本品种与配套繁育问题;在国内率先利用地方品种资源,培育三个专门化瘦肉猪新品系和“华特猪配套系”,并提出了利用地方品种资源培育配套系育种的理论和方法;三个专门化瘦肉型猪新品系经甘肃省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了地方标准(DB62/T576-199);利用专门化品系进行配套,育成“华特猪配套系”,经全国同行专家鉴定,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农业主管部门确定为在全国重点推广的配套系,1998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我国首次成功研制出“工厂化养猪工程工艺技术”;发明了适应西北地区新型节能猪舍和母猪分娩床,申请两项国家专利(新型猪舍为发明专利,分娩床为实用性新技术专利)。出版了《中国培育猪种》、《猪配套系育种与甘肃猪种资源》专著两部,为合理利用我国培育品种资源及开展配套系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全国首先确立了猪配套系育种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配套系育种的核心是原始素材群的动态结构,依据“同质性状结合体”的原理,按性状定位品系和较大群体集中优势个体组群,用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进行闭锁繁育,稳定品种性状,创立了利用我国品种资源培育配套系的方法。定义了“配套系育种”、“配套系”、“合成系”、“专门化品系”的基本概念,为我国配套系育种及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重大科技成果,推广优良新品种、新品系,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累计推广和繁育种猪130.42万头,新增利税1.39亿元。其中“甘肃白猪”及“华特猪配套系”曾祖代3.5万头,父母代6.1万头。使甘肃优良品种猪覆盖率达85%以上。主持完成了“瘦肉型新品种甘肃白猪推广应用”、“河西十一县推广瘦肉型杂交猪技术承包”、“专门化品系选育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先后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www.chuimin.cn)

应用工厂化养猪工程工艺技术和发明专利,在西北五省(区)建成44个万头级养猪企业,使甘肃养猪业率先进入到规模化生产的新阶段。结合新品种的大量推广,应用所研制的工程工艺技术,把品种配套、饲料标准、防疫程序、工艺流程、环境控制等综合科学技术应用于养猪生产,于1990年首先在兰州市郊建成了甘肃省第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93年指导甘肃临泽建成西北五省规模最大的三万头级的良种繁育场,使甘肃养猪业由传统饲养方式进展到工厂化养猪、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新阶段,养猪已成为甘肃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主要支柱。在西北五省(区)共创建44个万头级工厂化养猪龙头企业,每个场实现年产值900万~1100万元,利税60万~80万元的目标。

在新华猪场所创立的工厂繁殖、分户肥育,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粮标准、统一防疫灭病、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组织销售和分户分散肥育的“五统一分”养猪产业组织方式,被省农业主管部门定为“新华模式”。“新华模式”的推广,使养猪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迅速普及全省,结合龙头企业的带动,全省农户规模养猪迅速发展,百头、千头养猪户遍及全省各地,良种仔猪年生产量450余万头,规模肥育出栏头数占全省肥育总量的59%,极大地推进了甘肃规模养猪产业化的进程。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猪的配套系育种。

1990年开始即与养猪企业合作,创建动物生产学“产、学、研”基地,从事本科养猪学的现场教学。结合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建设,组织博士、硕士生承担科研任务和科技创新。为稳定发展规模养猪业,组织开展了养猪企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的培训,近10年培养培训各类人才2500多人,分布于西北五省各大猪场和农村的养猪战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获地、厅级以上成果奖41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