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美国文化最让人忧虑之处及对策

美国文化最让人忧虑之处及对策

【摘要】:我发现美国文化的某些部分是令人完全无法接受的,比如枪支、毒品、暴力犯罪、流浪、公共场所行为不得体,总而言之,这都体现了公民社会的堕落。美国对贩毒者和吸毒者的人权的过度保护危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涉毒犯罪猖獗。他们肯定会相互影响并改变对方,但美国文化即便有一部分被改变了也是很悲哀的事。这才是美国文化面临的真正挑战。

美国文化最让人感到忧虑之处是什么?

我发现美国文化的某些部分是令人完全无法接受的,比如枪支、毒品、暴力犯罪、流浪、公共场所行为不得体,总而言之,这都体现了公民社会的堕落。美国文化过于注重个人权利,个人有权根据自己的喜好采取各种行为,但这种个人权利的膨胀是以牺牲社会秩序为代价的……社会的道德基础被侵蚀以及个人责任心的丧失都与之有着莫大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勃兴。这种思潮认为,如果给予个人充分的自由,任由他们做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会变得越来越好,并且认为人类已经达到这种完美的状态。美国的很多社会政策是失败的,催生了很多不雅行为,比如在公共场所小便、在大街上强行乞讨,美国的社会政策已经开始引发民众的抵制。社会必须有序运行,枪支、毒品以及暴力犯罪形影相随,这都对社会秩序构成了威胁。29

如果过于强调个人至上的理念,就行不通了,这使得美国社会难以保持凝聚力。亚洲能看到这是行不通的,那些想建立健全社会的人也不会遵循美国模式。在健全社会里,年轻的女孩和年老的妇人能够在夜晚安全出行,年轻人不会再被毒贩利用……在美国这个社会中,处在最顶层的3%~5%的人才有能力应对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才能应对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要应对这些问题,你就会把情况搞得一团糟……如果你让暴力场景和色情画面日复一日地出现在电视机上,终将毁掉整个社会。30

亚洲人到美国后,很多人都会对美国的社会状况感到困惑和不安,例如:法律和秩序失去了控制;骚乱、毒品、枪支、抢劫、强奸和犯罪非常普遍;贫富差距显著;个人权利过度膨胀,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损害;美国法律疑罪从无的理念过度保护人权,导致罪犯经常逃脱法律制裁……美国对贩毒者和吸毒者的人权的过度保护危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涉毒犯罪猖獗。学校也受到了影响,在学生群体中,未成年人犯罪率很高,暴力行为普遍,辍学率高,纪律性和教学质量低下,结果培养了一大批没有竞争力的人。因此,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31

如果你所处的社会崇尚自由主义,充斥着多样化的意见和不同的思想,充斥着各种噪声和骚动,我也不认为这种自由主义能自然而然地推动你成功。32(www.chuimin.cn)

当美国媒体表扬韩国、菲律宾或泰国成为民主国家、践行了新闻自由时,美国人的文化优越感再一次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这是一种带有傲慢情绪的表扬,就像优势文化拍着劣势文化的头表扬它一般。正是这种文化优越感导致美国媒体揪着新加坡不放,指责我们是威权主义、专制主义,说新加坡社会是一个管理过严、约束过多、令人窒息、缺乏生机的社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遵循美国的社会管理理念。但我们不能让其他人拿我们新加坡人的社会搞试验,万一失败,我们承担不起后果。他们的理念都是理论,都是没有经过证实的理论,没有在东亚得到证实,甚至没有在菲律宾得到证实,要知道,美国殖民统治菲律宾长达50年。此外,他们的理念也没有在泰国或韩国得到验证。33

多元文化会毁掉美国。大批墨西哥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会继续从南美洲和中美洲涌入美国,在美国的土地上传播他们自己的文化。如果这种文化比新教徒的盎格鲁-撒克逊裔美国人(WASP)的文化传播得更快,那么最终占据上风的是谁的文化呢?是新教徒的文化打败移民的文化,还是移民的文化改变现有文化呢?他们肯定会相互影响并改变对方,但美国文化即便有一部分被改变了也是很悲哀的事。34

从长远来看,比如100年或150年以后,到22世纪,美国能否保持顶尖地位取决于美国社会将变成什么样的社会,因为如果当前的问题继续存在,那么美国社会中就会掺杂进其他种族的成分,比如西班牙人的成分在美国社会中所占的比重有可能达到百分之三四十的水平。因此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文化方面,你是把西班牙人改造成盎格鲁-撒克逊人,还是把盎格鲁-撒克逊人改造成西班牙人呢?如果他们是陆续地来到美国且居住得比较分散,那么美国人就会改变西班牙人的文化,但如果他们是大批涌入美国,就像在迈阿密那样,而且居住得比较集中,就像在加利福尼亚州那样,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深刻影响周围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文化。这才是美国文化面临的真正挑战。35

我不赞成美国或英国的竞选模式。我不确定欧洲现在是否还会在选举过程中曝光竞选者的家庭琐事,但在美国的确会这样。因此,在奥巴马竞选期间,为了引导舆论,便大肆渲染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奥巴马及其孩子,甚至连奥巴马家里养的狗都被当作炒作题材。也许这会让选民觉得候选人具备很强的家庭责任感,但这又如何帮助选民判断奥巴马能否成为一位好总统,是否会集中精力采取正确措施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呢?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