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1日,省政府批准长沙县县治定址星沙。安沙位于长沙县北部,总面积160平方公里,总人口5万人。......
2023-12-05
凤凰古城
【讲解重点】
凤凰素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之称。城外有建于唐代垂拱年间的黄丝桥古城、苗疆边墙南方长城,城内有朝阳宫、沈从文故居及北门、东门古城楼等景观,加上沱江河畔别具一格的吊脚楼,这里足以让你流连忘返。
【经典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来我们古城作客。这里是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丝·艾黎先生称赞为中国两座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湖南凤凰古城。凤凰古城原名镇竿,始建于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宋、元、明直至清初实行土司制,设五寨长官司。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将镇竿升为镇,在当时全国六十二镇中占有一席之地。清乾隆年间改为凤凰厅,后又升为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永靖兵备道衙门都设在这里。自清代建厅以后,镇竿逐渐成为湘西政治、军事中心,管辖“大湘西”二十余县,被视为“扼西南苗疆之咽喉,为辰浦泸麻之屏障”的边陲重镇。现凤凰古城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石板小街、一湾沱江和名人故居仍是风采依然;城外,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中国南方长城——苗疆边墙、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等景点魅力无限;大家熟悉的《边城》、《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等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凤凰不仅风景秀美,而且地灵人杰。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贵州提督田兴恕等民族英雄和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沈从文故居) 现在我们沿着石板小路来到了中营街10号,一座小巧玲珑木质结构的古屋映入我们的眼帘,大家仔细看,在老式烧制的烽火砖墙上镶嵌着一块大理石碑,上面隽刻着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沈从文故居”几个大字。
请随我跨进沈从文故居的大门,一走进油漆大门,一股斯斯的文气扑面而来。在房屋的正中摆设的是沈从文生平简介,即使对沈先生生平十分了解的人,也要驻足重温那段不寻常的历史。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7年,沈先生15岁时,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军,离开了家乡,辗转于沅、澧、酉水流域。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长河》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身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五十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大家注意到了,这里有两位大名人参观故居时给沈老评价的题语,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的题词是“人生朝露,文学千秋”;另一位是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的题词“旧雨写边城,风行几十春。湘西今比昔,可以慰故人。”
穿过过庭,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居的天井,在这里,我们回过头来了解一下故居的建筑风格,故居是沈从文的祖父沈宏富于清同治一年(公元1866年)所建,为典型的清代建筑,穿斗式木质结构,整个房屋建筑分前后两栋,呈“器”字形,召示着文器武功之意。刚才我们参观的是前栋,中有过庭,左右暗室两间。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为天井,天井左右配有厢房,厢房虽然矮小,但整洁通气,充分体现了当年房屋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在我们眼前的为后栋,有正室三间,一明间两次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取“六六顺”之意。
各位朋友,大家看了前栋陈列室沈从文各个时期的照片时,你的感觉可能并不十分深刻。现在我们走入正室,如果你认真欣赏,将会获得新的启迪。一走进正室,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汉白玉雕塑的沈从文半身头像,深沉稳重,面露微笑,你可以感受到老人慈祥的笑容。这座雕像是著名木刻家刘焕章制作的。在头像上方,是沈从文表侄著名画家黄永玉给沈老用钢笔画的素描图像。它与石雕像相比较,一个写意,一个写实,各具特色,相映成趣。这两边的对联是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写的对联,表现了她对姐夫的追念和崇敬之情。在堂屋左右的板壁上还有沈老自己亲手撰写的书丹。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正屋的右室,大家可以看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沈从文童年曾睡过的棕绳编织的旧木床;沈从文藏书用的旧书柜;沈从文放书用的旧书架;沈从文喜欢就座的旧竹椅;沈从文在创作之余喜欢收放的旧式摇动旋转收音机。
从右室出来我们来到左侧陈列室(正屋左室),在这里,既有他幼年诞生的雕花架子床,又有他含辛茹苦的创作写照;既有他在特殊年代文革中下放湖北月红“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的生活记录,又有他的著名中篇重新现世被改编成电影的重要时述。面前这张书桌值得一提,这张用梓木做成的书桌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从二十年代起,它就伴随着沈从文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就是在这张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桌子上,沈从文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留传后世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故居前,在这栋房屋里,沈家香火延续了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兴衰荣辱,欢乐悲凉,人世的沧桑在这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好了,沈从文故居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陈氏宗祠)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近代仿古建筑的宗祠杰作。民国4年(公元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12年(公元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整修。当时,陈氏家族每年的祭祖族议均在此聚会。
陈家祠堂分为戏台、正殿、左右包厢等,组成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入大门往里走,可见一木楼建起的古戏台,台上正中题曰“观古鉴今”,两侧对联为:“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黑有神仙。”既玄妙,又真切。平时在此多演出古典戏曲、阳戏、傩堂戏等。1982年沈从文回到家乡时,在他的要求下,还请来了当地傩堂戏班子在此专门为他演出了一场戏。
(熊希龄故居)顺着小巷的石板小道,我们从大成殿——即孔子庙的挑檐下经过,来到了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走进大门,我们来到一个小坪院,可以发现熊氏故居是古式四合院的建筑模式,有正屋一栋三间,正屋对面是书斋和两小间偏厦,左边为一间碓屋。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就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并在此度过了八年童年生活。熊先生少年时就有湖南神童之名,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开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堂,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滕代远、国民党左派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翌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后来,熊先生出任过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等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
走到正屋,我们看见一尊熊希龄的半身铜像,这尊铜像是2001年国庆期间北京香山慈幼院校友会所赠。熊希龄因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转而献身实业和慈善事业,并开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晚年,熊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www.chuimin.cn)
此屋是熊希龄祖父熊士贵任镇竿镇标左营把总时于道光十年(1840年前)购置的。在故居其他房间里,还陈列有熊先生以前用过的桌椅家俱、古式文具及手稿等实物,令人想起往昔他的慈善、慷慨和报国之心。
(古城楼及古城墙)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经过修复的城墙和两座城楼。凤凰城修筑记录,最早为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明政府在这儿修筑了砖制城墙,到了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城垣用质坚的红砂石块加固,成为一条周长4华里,高一丈五尺、厚二丈有余的坚固城墙,东西南北四面分别开有“升恒”、“静澜”、“阜城”、“壁辉”四个城门,上设城垛以利于防守。清乾隆、嘉庆年间进行了扩建。这座城池的修建,先后历时两百多年方才完善,与城西北外崇山峻岭中长达190余公里的“苗疆边墙”相呼应,组成了严谨的防御体系。从清朝到民国的三百八十多年里,古城经过多次重大的事件,其中有乾嘉苗民上万人的三次攻城;辛亥革命五千多“光复军”攻城等,但古城均未被攻破过。1940年,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薜岳以“城堡一旦落于敌手,反攻不易,且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通令所属各县将所有城墙拆除。凤凰东、北二门因防水需要,仅拆除城垛碉楼,其他城门城墙全部拆除。所以,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东、北二门和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
(沱江泛舟)凤凰美,美在一湾沱江水。人们常说:到凤凰有三看,一是雨中看凤凰,二是早晨看凤凰,还有一看是坐船看凤凰。现在就让我们乘坐小木船从北门码头顺江而下,领略凤凰的美景,我们的终点将是沈从文的墓地。穿凤凰城而过的沱江,是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云贵高原东部腊尔山台地,全长130公里,在凤凰县境流程为97公里。沱江穿过古城后往东北方向流去,在今吉首,旧称乾城的地方与另一条小河泸溪相汇,再往东汇入沅水。过去,作为凤凰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水路,自然格外重要。
抬头仰望,横卧江面之上的就是虹桥了。这座桥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加修。民国三年,一场洪水重创虹桥,这时新任湘西镇守使的凤凰人田应沼为表现革命后的改革和新政,美化凤凰古城,主持重修虹桥。修复后的虹桥加固了桥墩,补砌了桥面,拆除了桥上木栏,改建成木结构吊脚楼木板房一栋,与桥面长度相符,两侧各有木房12间,中间有3.6米宽的人行长廊,上面屋顶遮盖,风雨楼初具雏形。
岁月流逝,虹桥满目沧桑。2000年,眼光独到、颇具魄力的广东中人集团捷足先登,再次投资承建虹桥风雨楼。虹桥建成后,形成别具一格的“天街商市”,白天桥上人群熙攘,桥下舟楫如梭;入夜,桥上灯火辉煌,江面渔火闪烁;每当月明星稀,波光山景相互掩映,美不胜收。在桥面两头各立青砖半月拱式牌坊一座,由田应诏手书“虹桥”二字,沿用至今。
穿过虹桥,江面更加开阔,在沱江右岸,大家可以看见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现在多改为客栈和酒吧。在我们左边,大家看到的是万寿宫、遐昌阁、万名塔等一组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在凤凰县的历史上曾有过重要的地位,它的兴衰跟城中江西移民的活动息息相关。江西人在凤凰商场上曾煊赫一时,万寿宫作为江西同乡会会址,其精致讲究至今还可以让人窥见当年富有、煊赫的气象。宫内遐昌阁仍然保留完好。逢遇灾年,江西同乡会还会施粥赈灾,救济凤凰城里的灾民,故有“天王庙的匾,万寿宫的碗”之说。刚才有朋友问到:在沱江北畔的七层砖塔有何讲究?此塔是在古时“纸字炉”石基上重建的,以前读书人用过的字纸是不能丢的,要到纸炉里去烧掉。1985年由著名画家黄永玉倡议,群众集资,政府扶助,于1988年建成,取名“万名塔”。据说这可是凤凰的“文脉”所在呢!
(沈从文墓地)从沱江上岸,我们沿着当年官道,到达了沈从文墓地。上几步石级,我们首先看到是一幅斗方大字“兴废周知”,这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迹。我们再上几步,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在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五色石下,他就象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象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自然。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他那如椽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充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副挽联匠心独具,大家不防将每句最末字联来竖读,则是“从文让人”,短短四个字,高度评价了沈从文先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黄丝桥古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黄丝桥古城了,古城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当时建的是土城。公元687年设渭阳县,也就是凤凰的老县城。穿过东门,我们已登上了古城墙。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石城是在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为了防止苗民大起义而建的。当时我们这儿是南方长城上最大的囤兵城堡,驻有大批绿营兵。这个嘹望台又叫马面,是为了防止敌人突袭爬墙而设立的。巡逻的士兵从嘹望口望过去,就可以及时发现突袭爬墙的人,马上鸣警,保护城墙了。所以在战争年代这里是咽喉部位,攻城必先攻这里。
黄丝桥古城是四方形的,东西宽153米,南北长190米,占地29000平方米,周长686米(古城建于686年,这是一种惊人的巧合)。我们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古城开有三个城门:东门、北门和西门,但没有南门,相传在修这个南门的时候,曾经修了三次都毁于天火,当地官员百思不得其解,请了一位风水先生占了一卦,卦说南方属火,如果开设城门也是火门,会再引火进城的。风水之说,大家全当戏说,但古城只保留这三座城楼却是事实。
(南方长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块“中国南方长城”的石碑。2000年4月21日,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教授等专家一行,经过对贵州和湖南湘西为期五十多天的实地考察以后,鉴定凤凰的“苗疆边墙”古遗址就是他苦苦寻觅了五十多年的中国南方长城代表区域,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苗疆边墙的遗存体。欣喜之际,挥笔提写了 “中国南方长城” 这六个大字。
登上台阶,请大家到这边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南长城的历史。据《凤凰厅志》、《辰州府志》等史书记载,“苗疆边墙”的苗疆指的是我们湘西,边墙也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防苗墙。它大部分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境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前后经过三次修建。边墙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全长192公里,呈南北走向,南起凤凰与贵州省铜仁地区交界的亭子关,北至吉首市喜鹊营。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修筑北方长城主要是抵御外侵,它是国家的一条国防线。而明王朝修筑的这道长城却是为了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建的。
湘西苗族处于与湘、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区,是唐宋以后逐步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苗族聚居区。在明王朝统治期间,当时的苗民无法承受朝廷的苛捐杂税,纷纷起来反抗,多次爆发了苗民起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上乾嘉苗民起义。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不惜巨资修筑了这道城墙。
长城是由营盘、烽火台、敌楼、敌台、哨卡等组成。现在我们由东门城楼进去。这里就是南方长城的一座军事要塞:全胜营,也称全石营。顾名思义,就是全部由青石铺筑而成的屯兵营,面积7500平方米,当时驻兵70余人。请大家看左边,从东门城楼到前面烽火台的这段城墙就是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一段古遗址,有50余米,右上方的这段边墙是发现后在2000年12月28日根据它的根基和走向重新保护维修起来的。一直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约为14公里。
大家放眼远望,可以看到一些残存的烽火台。看,正对面那座山顶上就有一座烽火台。在湘西像这样的烽火台一共有1300多座,仅凤凰就有848座,但目前残存下来的只剩378座。为了保证长城的完整性,经上级文物部门的批准,我们正在沿着长城遗留痕迹组织维修。
朋友们,今天凤凰之旅就到这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欢迎大家有机会再来凤凰做客。
【趣味小知识】
清朝行政建制:厅
厅为府的分支机构,由知府委派同知或通判一员驻扎在本府境内较偏远或新开发地区,其辖区亦即称厅。厅有两种,属省的称直隶厅,绝大多数不领县,属府的称散厅。清代在边疆地区部分汉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如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也仿照内地置府州厅县。辛亥革命后撤废了府、厅、州制度,全改为县,建立由省直辖县的二级制。
有关湖南经典导游词的文章
一名姓张的导游员曾接待过某集团董事长陈先生及两位随行人员开展长沙——南岳——郴州宗教文化、生态游。)我们从长沙前往南岳衡山,沿途将经过湘潭、株洲和衡阳境内,午餐前抵达衡山,全程150多公里,需时2个小时左右。雨花区被誉为长沙市的生态城区。......
2023-12-05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当然毛泽东同志在《七律·答友人》中的那句“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更使得它名扬天下。湖南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11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3种。......
2023-12-05
景区内峰林奇特,有“峰林之王”的美誉,石林与日出、云瀑、冬雪合称天子山“四大奇景”。现在我们乘索道已登上了天子山顶。明朝初年,当地土家族领袖向大坤举兵起义,自称为“向王天子”,曾经在这一带活动,因而这片景区得名“天子山”。天子山为台地地貌,中间高,四周低。天子山观景,与黄石寨、金鞭溪的感觉不同。天子山顶上还产有一种奇特的化石,人称龟纹石,与浏阳的菊花石并称为湖南两大佳石。......
2023-12-05
朋友们,长沙距新宁崀山400多公里,我们从长沙出发将沿长潭高速公路行至湘潭,折向西南沿潭邵高速至邵阳市,再经隆回上省道过武冈到达新宁,新宁距崀山景区还有8公里行程,全程路况较好,大约需要六个小时。......
2023-12-05
炭子冲在花明楼,是刘少奇的家乡,韶山冲当然是毛主席的家乡了。五一大道东起火车站,西至湘江一桥东,全长4.138公里,路幅宽60米,双向8车道,五一大道是长沙的标志性道路,相当于是长沙的“十里长安街”了。望城,即希望之城,总面积1361平方公里,人口72万,辖19个乡、镇,从南、西、北三面环绕省会长沙市。......
2023-12-05
宝峰湖宝峰湖景区集山水于一体,融民俗风情于一身。宝峰湖是自然与人工共同创作完成的风景艺术绝作。公园由宝峰湖和鹰窝寨两大块组成,包括动态水景区、水上游乐区、民俗风情园、动物神趣区、保利度假村、保利娱乐中心和奇异登山线等七大项目。尤以宝峰湖、宝峰飞瀑、鹰窝寨、一线天四大景观最为叫绝。它是宝峰湖的最窄处,宽仅15米,同时也是宝峰湖湖水的最深处,深119.5米。......
2023-12-05
六、长沙——炎帝陵——舜帝陵沿途导游词长沙—炎帝陵—舜帝陵这条线路拜访了两位中华始祖炎帝和舜帝,属于寻根祭祖游。今天我们从长沙向南出发,先走高速约40分钟抵达株洲市,过瓷城醴陵后,我们走106国道继续南行,经过攸县、茶陵县后即到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炎陵县,在那里当然主要是为了祭拜中华始祖——炎帝,另外还可以游览酒埠江。......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