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称,从眉毛的形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而眉毛的动作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变化情况。FBI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了现场,通过调查,他们发现格温是被人枪杀的,作案时间在1点左右。于是,FBI针对赫伯进行了进一步的审讯,最终让赫伯承认了罪行。总而言之,眉毛的变化丰富多彩,通过眉毛的变化可以深入地了解到一个人心情变化的全过程,因此眉毛也被誉为“心情变化的显示器”。......
2023-12-05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睛之源。眼睛是人体中无法掩盖情感的焦点,人的情绪很多时候都会反映在眼睛里,哪怕只是一瞬间,所以,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心理变化。同样地,与人交谈时要敢于和善于同别人进行目光接触,这是一种礼貌,更重要的是眼睛能说话。FBI根据多年的调查总结出一些经验:如果希望给对方留下较深的印象,眼睛凝视对方的时间就应该久一些,以表示自己的自信;如果想在和对方的争辩中获胜,那么在对视的时候千万不能把目光移开,以免对方觉得自己不坚定;如果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看自己时,那就需要稍微留意一下对方的目光,以便随时采取对策;如果和对方交谈时,对方漫不经心而且不时做出闭眼的动作时,那么就应该及时停止谈话,并随机应变;如果想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获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对方,并辅以浅浅的微笑和不卑不亢的态度,这是最常用的比较温和而有效的方法。
在FBI看来,人天生就会撒谎,而且有很多人撒谎的本领很强,几乎无破绽可寻,但事实上,嘴巴会说谎,眼睛却不会,FBI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便可以洞察这个人的心理。
FBI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们的眼睛常常是左右转动,这充分说明了他们正生活在一种不安的状态中,而且这些人常常对于自己的言语以及行为缺乏信心,他们习惯于自欺欺人,严重者甚至有患妄想症的可能。他们的内心深处对一些特定的事物感到异常地恐慌和惧怕,因此在看见某些让自己恐惧的事物时,他们总是显得焦躁不安,而无法自控地做出一些事情。
眼睛给人一种冷冰冰感觉的人,内心大多也是冷酷无情的。他们常常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漠不关心,缺乏热情。总是只注意自己的利益得失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必要的时候,他们甚至可以置一切于不顾地保护自己。这种极度的自私常常是犯罪的最初心理。
FBI曾经做过一个测试,是关于眼睛瞳孔变化和心理变化关系的有趣实验。
把婴儿、婴儿母亲、男子的裸照、女子的裸照、风景幻灯片分别发给参加实验的人看,然后开始记录他们瞳孔的变化。
这个实验最初源于FBI研究犯罪面部学专家的发现,人的瞳孔会根据光的强弱变化而收缩或者放大,具体来说,就是在光线足的地方瞳孔收缩,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瞳孔放大。由此,按同样的道理,瞳孔应该也能根据兴趣的大小放大或者缩小。(www.chuimin.cn)
结果是:接受测试的人里边,男女都是在看到异性的裸照时瞳孔会明显地放大,比平常放大了20%;在看到“婴儿”、“婴儿的母亲”时,全体女性和有孩子的男性瞳孔会明显地放大;看到风景照的时候,男女的反应都很小,瞳孔的变化也几乎没有。
因此当人们看到感兴趣的东西时,瞳孔的变化会非常明显。这是因为瞳孔的开合是由植物神经控制的,不能够进行掩饰。因此,眼睛瞳孔的变化在无意识中就暴露了一个人的意识。所以,在跟他人说话时,仔细观察一个人眼睛的变化,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对方心理的变化。
有些人的眼神总是不正常,FBI将之定义为不正经、不可信或心怀歹意。这并不只是一种感觉,通过对众多犯罪嫌疑人的研究发现,眼睛总是不规则乱转的人,在与人交谈时,总是在心中盘算着恶作剧而使人上当,甚至是预备设下圈套来利用、陷害别人。事实证明,那些在谈话时使自己的视线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的人,大多都心怀鬼胎,不安好心。因此,当跟人谈话时,如果发现对方眼神四处闪躲,不敢正面迎人,那么就要对这种人说的话持保留态度,并且在与之相处的时候要加倍小心了。
当与人谈话的时候,发现对方总是把视线投到上方,或是关注于一些其他的身外之物时,这表示对方对于这场谈话内容丝毫不感兴趣,但是由于自身的教养使他不能过于失礼,而不得不敷衍搪塞。但是,如果当他突然把目光集中到说话者的眼睛上,或者是直直地注视着说话者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此时此刻的话题引起了他的注意。当然,如果这个人一直保持这种姿态与人谈话,就说明他已经对面前的人产生了成见,或者说他根本就不认可谈话的内容。对于这种人,一定要防范其暗下绊脚石,背后整人。
如果在说话的过程中,对方突然向上翻眼珠,并且目光突然变得怪异或者锐利,这就表示他对于面前的人所说的话有所怀疑,他希望证实谈话内容的可信度。还有一些性格上有未知缺陷的人,他们习惯于斜眼看人或者用余光扫视别人,一般来说,这样的人都是嫌贫爱富、斤斤计较、浮夸吹嘘之类,不然就是居心叵测、心存不良的人,他们斜着的目光表露出他们轻视一切的心态。
每个人的眼神都在不停地释放着关于自己心理的信息,能不能察觉到这些信息,是准确抓住对方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关FBI教你超级读心术的文章
FBI称,从眉毛的形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而眉毛的动作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变化情况。FBI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了现场,通过调查,他们发现格温是被人枪杀的,作案时间在1点左右。于是,FBI针对赫伯进行了进一步的审讯,最终让赫伯承认了罪行。总而言之,眉毛的变化丰富多彩,通过眉毛的变化可以深入地了解到一个人心情变化的全过程,因此眉毛也被誉为“心情变化的显示器”。......
2023-12-0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可以使人明理明智,还能增加人的内涵修养。人们喜爱阅读的书籍种类不同,他们的个性特征就不同,阅读书籍的习惯,对于了解一个人个性特点以及情绪变化很有帮助。这种人一般思维敏捷,对新事物能够作出较为迅速的反应,且善于接受各种思想。......
2023-12-05
FBI在经过观察他们所调查的人之后,发现在被人误解时,最理智的方法是等待,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在FBI办案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的犯罪嫌疑人并没有过犯罪事实,只是由于时间、地点的巧合而被当做嫌疑人拘捕。在这种情况下,FBI认为,最理智的办法不单是不进行辩解和拒捕,并在FBI开始审讯的时候毫无保留地提供自己所知道的信息。终于,在多方的调查下,FBI掌握了许多证据,最终使得本以为自己能够逍遥法外的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023-12-05
FBI针对环抱双臂这一动作进行了研究。在FBI侦查案件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遇到调查对象双臂抱于胸前的情况,FBI发现,不同的抱臂方式,也代表着人性格和心理的不同。对此,FBI断定,犯罪嫌疑人跟他哥哥被害案有直接的联系。FBI在经过对调查对象的多方观察之后,最终发现这种动作的真实含义,在调查对象出现这种动作的时候,会及时地采取措施缓解对方的不安和抵抗以方便自己对于案件的侦查。......
2023-12-05
FBI对色彩的研究由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上升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层面。色彩所带来的反应与变化都是极为复杂的,FBI对此总结道:“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中,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知觉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心理反应与行为。”FBI逐渐积累经验,研究出了色彩与性格心理的一系列关系。FBI分析说,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颜色扰乱。......
2023-12-05
FBI发现,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的态度随着被采访者说话气势的不同而有着很大不同。对此,FBI总结说,一个人气势的大小跟这个人的性格和社会地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对于这种人,FBI认为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的气势压迫别人,却对自己的这种气势不自知从而使人心生反感。FBI认为,即使不是在与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交锋,声音的洪亮、语调的铿锵有力也是为自己赢得话语控制权的必要条件。......
2023-12-05
卡桑的妻子得知后非常气愤,于是跑到卡桑的公司质问卡桑。结果第二天,卡桑被发现死在了家中,卡桑的妻子成了理所当然的犯罪嫌疑人,但是她坚决否认。FBI介入调查后,卡桑的妻子仍然一口咬定自己并没有杀人。据此,FBI认为作案者应该与卡桑关系非常亲密,而卡桑的妻子与卡桑已经感情破裂,所以可以基本排除他妻子的嫌疑。也就是说,虽然卡桑的妻子有作案动机,但是没有作案条件。......
2023-12-05
FBI经过揣摩研究后发现,一个人的笑声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FBI分析说,这种笑声带有威慑感,会震慑他人,容易使人心生警戒。FBI对该行的业务交易清单进行了调查,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问题,于是,他们怀疑是银行的业务数据遭到了篡改。于是FBI立马针对这名工程师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讯问。最终在犯罪心理学家的协助下,FBI攻破了这名工程师的心理防线,侦破了案件。......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