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高考手记:师资建设是必须的

高考手记:师资建设是必须的

【摘要】:离开了高考这根指挥棒,空谈如何提高素质教育、教学管理,都是徒劳无功的。社会上不会把考上大学少的学校视为重点学校的,也不会把考上大学少的学校看成是素质教育好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兢兢业业奋斗于第一线,“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为了把梅州的学子送上大学殿堂,夜以继日授课、改作业、辅导学生,所谓尽了最大的努力。

——从99年高考看我市教育之二

今年我市的高考在“3+X”的改革中,取得了历年来录取人数最多的好成绩,但是,被录取入各类高等学校的考生中,尖子稀少,从省招生办公布的数据来看,全省综合分排名100名以内的考生,我市无一人。除语文科有一位考生达全省的榜首外,其他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科单科分达900分的,我市也无一人,这和几年前有理科状元、文科状元出现在我市的状况相比,令人觉得我市的教育已是昨日辉煌了。

当前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大都以高考结果为依据,所谓“成败论英雄”,“高考比高低”。这虽然不太科学,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个学校、一个县、一个市的教学水平。(请注意,我这里只是指教学质量,不涉及教育方面的其他问题。)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去决定。因为我国现有的教学教育体系,是全国一本书,全国一次统考,学生依靠教师的授课学习知识,而教师的依据是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离开了高考这根指挥棒,空谈如何提高素质教育、教学管理,都是徒劳无功的。社会上不会把考上大学少的学校视为重点学校的,也不会把考上大学少的学校看成是素质教育好的学校。可以说,学校教师水平,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学习成绩。“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要教出尖子学生,教师必须是一流的,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如果是靠“半桶水荡来荡去”,教出来的学生决不可能是尖子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学要有专科层次、本科层次,本科以后又要设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的原因。

我市高中的师资队伍中,出类拔萃者当然也有,但大面积的教师和外市的师资比较起来,就令人忧虑了。在面上的高中学校,不少是大专毕业的老师在第一线拼搏,超负荷、超水平的发挥。据省教育厅公布的教师状况调查数据来看,全省高中教师达标率为63.15%,而我市的高中教师达标率才39.15%,低于全省的24个百分点,据说排在全省倒数二、三位。这点,作为文化之乡来说,是怎么也想不到的。我们的老师,兢兢业业奋斗于第一线,“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为了把梅州的学子送上大学殿堂,夜以继日授课、改作业、辅导学生,所谓尽了最大的努力。然而很少人有深造、进修的机会。由于我市经济落后的原因,从梅州考上大学的本科毕业学子,往往也不愿意回来任教,在外面找不到理想的单位,即使回来后,情绪也不稳,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跳槽。当老一辈的教师退休后,我们的师资更显得苍白无力或后继乏人了。(www.chuimin.cn)

笔者认为,作为学校、教育行政机关,一定要把师资队伍的建设列人战略考虑,创造优越的条件,吸引外面的教师回来工作,同时,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把教师的进修、培训列入常规管理,“既要马儿跑,又要给马儿吃草”,使教师除了负担日常的工作外,还能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接受下一个世纪我市高考面临的严峻的挑战。

原载:《梅州教育》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