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金三角毒枭坤沙被缅甸政府监禁,武装力量和张苏泉争相救援

金三角毒枭坤沙被缅甸政府监禁,武装力量和张苏泉争相救援

【摘要】:除了贩毒,坤沙还走私宝石,贩运军火。而这次事件也让缅甸政府深感疑惧,决心铲除这颗“毒瘤”。在坤沙被缅甸政府监禁后,张苏泉一方面积极组织武装力量,同时积极营救坤沙。坤沙被释放后,起初被要求居留在仰光,不准离开。

3.“国际毒枭”坤沙

坤沙1933年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属于有中国血统的缅甸掸族。他有三个名字,中文名字叫“张奇夫”,缅甸名字为“关约”,“坤沙”则是泰国名字。坤沙从小没读过书,幼年时失去了母亲,生活在一个破裂的家庭中。后来由其祖父和一个名叫昆山的亲戚抚养成人。他与罗星汉一样,毕业于国民党残部创办的反共军事学院。20世纪50年代初,坤沙一度混迹于国民党残部中,学会了一些军事常识。后来,他拉起了一支专门护送毒品的小小贩毒武装

各方势力分庭抗礼的时候,坤沙已长成一条30多岁的精壮汉子,他看出毒品生意的远大前景,于是娶了一位首领的女儿,并很快成了岳父的左膀右臂。这时的金三角,各部族的杂牌军和小股武装数不胜数,相互间为争夺毒品利益经常大打出手。坤沙看出当时实力最强的还是国民党军残部,就在本部族与国民党军的一次冲突中,亲手杀了岳父向“国军”邀功请赏,请求联合。之后他又用各种手腕,又拉又打,渐渐收编了附近所有的小帮派,在缅北建起了一支统一的武装,有了一块儿相对独立的地盘。此时的缅甸政府出于“拉一派,打一派”,削弱反政府军的考虑,也大力支持他的行动。坤沙抓住时机,立即向政府表忠心,把一支小型武装迅速扩大为集结着掸族和汉族绿林好汉的大型自卫队——弄亮地区民众自卫队。

有了地盘后,坤沙开始在毒品经营中大展拳脚。他不仅鼓励当地民众种植鸦片,还花费巨额资金不断更新提炼设备,在莽莽丛林中,坤沙居然研制提炼出纯度高达98%的“四号海洛因”,使全球毒贩和瘾君子趋之若鹜。除了贩毒,坤沙还走私宝石,贩运军火。随着毒钱的不断聚集,坤沙的野心开始膨胀,他不断扩充自己的军队,最高峰时兵力曾达两万多人。坤沙旗下的孟泰军主要由年轻士兵组成,在缅甸边境荷孟的大本营手持木制长枪,接受军事训练。坤沙指挥孟泰军在所在辖区内开关设卡,征收各种税费。由于坤沙当初剿灭了不少小股土匪,再加上他的势力可以抗衡当时的缅共游击队,所以缅甸政府对他的贩毒活动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管坤沙贩毒无数,却不准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还规定任何人发现其部下吸毒均可当场处决。

1967年6月,坤沙组织了至今仍被人们称为“世纪商队”的贩毒队伍——500名武装人员,护送300头骡马和16吨鸦片到老挝,出售给当时老挝王国政府军总司令——温·拉迪功少将。然而,当这支队伍经过国民党军残部控制区时,由于坤沙一方不交纳“买路钱”,双方发生了武装冲突。此时,温·拉迪功少将大为紧张,一怕毒品丢失,会减少他的买卖,二怕此事张扬出去,“鸦片总司令”的恶名更会远扬四方。权衡得失之后,这位总司令决定扮演一名坚决保卫国土安宁的战士,他建议当时的老挝王国政府首相富马“以毒攻毒”,派遣王家武装“进剿”,装备有飞机的老挝王国政府军于是对正在激战的双方发动突然攻击。最后,坤沙军退回缅甸,国民党军残部退往泰国,而温·拉迪功却“捡”到了16吨鸦片。坤沙虽丧财折兵退回老巢,但元气并未大损,很快又恢复了昔日声威。而这次事件也让缅甸政府深感疑惧,决心铲除这颗“毒瘤”。

1969年10月15日,刚到任的缅东北军区司令丹定上校,从司令部所在地东枝向坤沙发了一封“加急”电报,请他前往出席一次紧急军事会议国防部已派出专机等候在腊戍。坤沙接到电报后,踌躇满志,根本没有任何的防备。他当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在缅政府中的地位。于是,仅带了几个随从,欣然乘车出发。10月17日,当车行到离东枝不远的塘夷一地时,早有他熟悉的觉温少校在此“恭候”。不过,已不是以往的酒宴款待,等着坤沙的是几十支乌黑的枪口。不久后,坤沙被押往仰光监狱。

与此同时,缅军99师与东北军区、瓦城军区抽调了1万多人兵力,开展了对坤沙武装的大围剿。群龙无首,坤沙集团一时处境险恶。此时,坤沙的参谋长张苏泉脱颖而出,他迅速把残部纠集起来,且战且退,逃往丛山荒野,暂时蛰居起来。痛定思痛,张苏泉知道贩毒是受人唾骂的勾当,而贩毒武装是非法组织,不能再亮出这样的招牌。于是,他利用当地民族同缅政府的矛盾,宣称其贩毒武装是“禅邦革命军”,作战的目的在于争取掸邦独立,制造和贩卖毒品只是为了“掸邦自立”的一种手段。

张苏泉,辽宁庄河人,1948年毕业于成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属黄埔第20期,作为“特种作战”人才从台湾被派驻到缅甸国民党军。他和坤沙结识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1961年,国民党残军第二次撤退台湾时,他留了下来,作为雇佣军在当地扎根,在一次溃败时结识了坤沙,并投在其帐下。在坤沙被缅甸政府监禁后,张苏泉一方面积极组织武装力量,同时积极营救坤沙。为了向缅政府施加压力以解救坤沙,张苏泉派出特工小组,于1973年4月16日缅甸“泼水节”期间,在掸邦首府东枝绑架了两名苏联医生贝柯密斯基和维诺格达道夫。

然而,苏联人的反应并没有张苏泉预期的那样强烈。缅甸政府采取了强大的军事攻势,对张苏泉进行军事打击,但也未能救出人质。双方僵持到了1974年,张苏泉搞到的两个人质“粘”在了手上。后来张苏泉通过秘密的渠道,请动了当时的泰国陆军参谋长江萨·差玛南(20世纪70年代后曾任泰国总理)居中斡旋,并且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外界宣称自己手中掌握了苏联人质。在国际舆论的关注下,事情最后总算有了结果。1974年5月,江萨上将亲自乘坐直升飞机至张苏泉在泰国边境的据点,接走了已经关押了一年有余的两个苏联人,交给了苏联驻曼谷大使馆。缅甸政府在保全了面子的前提下,于1974年9月7日释放了坤沙。坤沙被释放后,起初被要求居留在仰光,不准离开。后来,他又迁徙到了瓦城。(www.chuimin.cn)

1976年2月7日,在张苏泉的精心策划下,一辆美式吉普车载着经过化妆的坤沙及张苏泉的特别行动小组驶出了瓦城。被软禁7年后,坤沙又回到了泰缅边境的金三角地区。不久,坤沙采纳了张苏泉的建议,将人马拉到当时泰国军警无法顾及的北部边境地区。当时,泰国边境地区由于有泰共的小股武装活动,所以坤沙在与泰国有关方面达成反共防共的协议后,坤沙部的驻留得到了一定的“合法性”。坤沙的“掸族革命军”,当时有近4000人,指挥部设在了一个叫满星叠的小镇。

满星叠是一个距离缅甸边境不到8公里的村子,在一个山谷中,长3公里,宽1.5公里,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水源丰富,森林密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这里有273户人家,1600多人。在离满星叠不远的其他七八个寨子,也同时驻扎着坤沙的部队。

1978年,越南军队入侵柬埔寨,一直处于友好关系的泰柬两国有了共同的危机感。由于民柬国民军于1979年退入山林,政权由越南与其扶持的柬埔寨傀儡政权领导人——前柬埔寨国会主席、人民党名誉主席韩桑林控制,对泰国就更加不利。于是,泰国军方关注的重点是与柬埔寨接壤的东部边境,对于北部地区,企图利用国民党第三、五军与坤沙部来保土安民,防止外患。这给坤沙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他迅速发展了起来。

坤沙的迅速崛起源于一种新式毒品——冰毒。据了解,冰毒原本是一种药物,后来被金三角毒贩利用来制造毒品。1897年,德国拜尔制药厂开始提取自鸦片,注册商标为“海洛因”的药物,打算用它代替吗啡,称之为“不会上瘾的万能药”。1902年,海洛因的利润占整个制药行业的5%,其制作方法后来被毒枭所沿用。

1970年以后,在泰国的北部地区和老挝开始了海洛因的生产,这些产品被运往香港和欧洲,还有一部分直接出售给驻泰美军供士兵使用,或运往美国。由于需求量大,海洛因加工厂迅速增多,产量不断扩大。有资料称,当年在金三角地区就有了15个加工海洛因的试验室;1971年在老挝已经建起了两个海洛因加工厂;此后泰缅边境地区的海洛因加工厂很快发展起来。1985年缅北地区开始生产海洛因,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缅北海洛因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当地所生产的罂粟多数被用于加工海洛因。

1993年12月14日,坤沙宣布建立掸邦共和国,声称从缅甸中独立,并自封总统,此时坤沙手下拥兵4万人左右,控制着80多平方公里的地盘,12个毒品加工厂年产海洛因100吨左右。坤沙集团甚至还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著名的四号海洛因“双狮踏地球”,纯度高达98%。

“双狮踏地球”牌海洛因远销欧美,10公斤鸦片在金三角地区售价1.7万~2万元人民币,可提炼1公斤海洛因。1公斤海洛因在当地售价3万人民币,走私到中国云南,上涨至4万~6万元人民币,再走私至上海、广州、北京售价变成10万~15万人民币,到了香港,1公斤海洛因售价是50万港币。到了美国,则是80万~150万美元。

联合国资料统计,1949年金三角鸦片生产只有37吨,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金三角鸦片产量剧增至1000吨;至90年代,鸦片生产已经创纪录地超过2500吨,海洛因产量达250吨之多,占世界鸦片总量的85%,而坤沙集团每年走私的海洛英就占世界海洛因走私总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