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柯尔克孜族服饰:西北少数民族风俗中的独特魅力

柯尔克孜族服饰:西北少数民族风俗中的独特魅力

【摘要】:今天,由于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以及自身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柯尔克孜族的服饰也有许多变化。今天的柯尔克孜族中青年的服饰已赶上时代潮流,内地的鞋帽和成衣遍及柯尔克孜地区。

第二节 柯尔克孜族的服饰

谈起柯尔克孜族,人们自然会联想起白毡帽(卡勒帕克),它成为从衣着上区别柯尔克孜族的一个重要标志。白毡帽由羊毛制成,帽里的下檐镶一道黑布或黑线,向上翻卷露出边,有左右开口或不开口的,还有圆尖顶的或四方顶的区别,帽顶有的饰以珠子或缨穗,有的没有任何装饰。戴白毡帽也有一定的讲究,如老年人一般戴不锈花、不缀璎珞或有蓝色璎珞的白毡帽,这种素净的白毡帽,戴在头上与鹤发银须相映衬,显得老成持重,使人肃然起敬。中年男子一般戴的是顶缀红色璎珞、帽檐绣黑、蓝色素花和简单图案的白毡帽,这种帽子戴在头上,显得英武彪悍,憨厚稳重。未婚的青年男子戴的是顶缀用金色丝线高高束起的火红的璎珞、帽檐绣有红花和美丽图案的白毡帽,戴这种毡帽,给人以英俊潇洒、朝气蓬勃的感觉,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孩子们戴的是顶缀满各种珍珠玛瑙的大红璎珞,帽檐绣有各种花草鸟兽、山水图案的白毡帽,这种装饰美观精致,孩子们带上它,显得格外活泼可爱。

柯尔克孜族服饰的式样取材,由于受经济生活的影响,穿着多取自牲畜的皮毛,这样既可御寒又可“就地取材”。柯尔克孜族的夏装上衣短小精干,裤子较宽;冬装宽大结实,冬夏都穿长筒马靴,这与他们骑马代步是分不开的。老人冬季喜穿皮靴、毡靴、毡袜或自制的轻便船形鞋(乔勒克)。柯尔克孜族冬季服装的衣袖都较长,袖边多缀以皮毛,这与其骑马防冻分不开。冬季护头是戴“铁别铁依”,一种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皮帽,顶部多用黑条绒或平绒做成,帽檐较宽,帽为圆形。另有一种高顶皮帽,多用红、绿、紫色条绒或平绒做面,用羊皮做成,这种皮帽男女皆戴,老少都喜爱。

衣服方面,男子一般上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外穿用羊皮或蓝的棉布做成的“袷袢”,腰系皮带或绣花的布腰带。男子的“袷袢”为无领长大衣

柯尔克孜族男子随身携带“皮恰克”(匕首),有的挂在腰带上,有的插在皮靴中,这种匕首是牧民的生产用具,又是生活用品,必不可少。(www.chuimin.cn)

柯尔克孜族未婚女子头戴红色金丝绒圆顶小花帽或用水獭、旱獭皮做的顶系珠子、缨穗、羽毛的红色大圆顶帽,身穿连衣裙或带褶长裙,也有穿不带褶的长裙,裙外罩一件边上用丝线绣有各种图案花纹、缀有银扣或铜线,色彩绚丽的金丝绒坎肩。年轻已婚女子,喜扎红色、绿色头巾,喜穿红、绿、紫色上衣和红裙。冬季裙下着棉裤或毛裤。夏季裙下着长袜或单裤。年轻女子多穿红、绿、紫色花棉布衣,外出时外罩大衣。姑娘和少妇喜带装饰品,如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发边上也缀有银币、铜币、珠子等装饰品,走起路来叮咚作响,颇具风采。中老年妇女多披白色长头巾,身穿蓝、黑色上衣和大衣,胸前极少缀装饰品,但辫子上喜欢系各种银制发饰。

柯尔克孜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坎肩。年轻人的坎肩不用皮毛,只做皮夹克,男子套于衬衣之外,女子罩于连衣裙之外。这些坎肩小巧玲珑,特别是年轻女子的坎肩,前胸和衣边部绣有花纹图案,缀有各种金属装饰物,非常讲究。老年人的坎肩只是为了取暖,一般用羊羔皮做成。另外还有用骆驼毛和布料制成的坎肩。冬季穿上它,可驱寒、防寒,一般穿在棉衣或外套之内。

柯尔克孜族女子的长筒袜不只为了御寒护肤,还用来装钱物,有的用手绢包好后放入袜内,有的直接装在袜内,袜口高过膝盖骨,安全保险,不易丢失和被盗。

今天,由于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以及自身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柯尔克孜族的服饰也有许多变化。远在唐代,当时的柯尔克孜族就从安西、北庭、大食等地通过易货贸易换来锦、丝绸等,来丰富他们的服饰。今天的柯尔克孜族中青年的服饰已赶上时代潮流,内地的鞋帽和成衣遍及柯尔克孜地区。大部分人则是将中式服装、西装和本民族的服装结合起来,既有现代特点,又有民族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