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藏族的节日和娱乐活动一、节日(一)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的村寨还举行传统的藏戏表演,这样的活动往往要持续三五天。相沿下来,就形成了群众性的娱乐活动,雪顿节也由此得名。传统的体育项目与娱乐活动及民间传统节气时令相联系,既是比赛,又是表演。......
2023-12-05
第五节 哈萨克族的节日和娱乐活动
一、节日
哈萨克族的节日主要有纳吾鲁孜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一)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辞旧迎新”,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大致在农历春分日。这一天,各家都吃一种用小米、大米、小麦、奶疙瘩和肉混合做成的“纳吾鲁孜饭”。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节日食品招待客人,大家在冬不拉的伴奏下唱一种专门在这一天唱的、有固定曲调、即兴填词的节日歌,并翩翩起舞。在牧区的有些地方,人们还要在这一天宰杀牲畜,把羊头赠给老人,借老人的祝福祈求来年获得丰收。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前就有的,是与哈萨克族纪年法有关的节日。在哈萨克族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中,把农历春分那天(公历3月22日前后)作为元旦。这一天昼夜相等,被作为“交岁”的一天而称作“纳吾鲁孜”。
纳吾鲁孜节的起源与农历十二地支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二地支即十二年,每年以动物命名。相传,在很久以前,许多动物聚集在一起,想知道即将到来的年份的好坏,并对新年开头感兴趣。他们商议进行一次比赛,看谁先看到新的一年到来。骆驼因个子高大,是最有希望先看到的,其他动物还得翘首张望。这时老鼠偷偷地窜到骆驼的耳朵上,于是他比别的动物都先看到新年的开头。骆驼一生气走了。从此以先看到新年到来的动物的顺序命名,老鼠排第一。哈萨克族有句谚语:“骆驼只凭个儿大,十二属相里却没有它。”
为了送旧迎新,企盼丰收,各家各户除食用“纳吾鲁孜饭”,还要食用珍藏过冬的马肋条灌肠、马肥肠、马碎肉灌肠、马脖肉、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类等。在这一天,人们还要唱纳吾鲁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冬天宰杀牲畜时留下的头,一直要保存到此节,奉献给老人。老人口念祝词:“愿你牲畜满圈,奶食丰盛。”在节日期间,还要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弹唱、对唱、摔跤等,另外还有绕口令、猜谜语、圆梦等内容。节日期间的哈萨克儿童更是欢天喜地,他们白天踢毽、放风筝,夜晚捉迷藏等。
(二)肉孜节
随着历史的发展,哈萨克族从9世纪开始逐渐改信伊斯兰教。虽然哈萨克族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固定的清真寺很少,宗教活动也不太频繁,但伊斯兰教对于哈萨克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哈萨克族每年都要欢度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两个盛大的宗教节日。肉孜节,这个名称来自波斯语音译,阿拉伯语称为“尔德·菲土尔”,意为“开斋节”,所以“肉孜节”也称为“开斋节”。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伊斯兰历9月,穆斯林要封斋1个月。在斋月里,只要不是病人、旅客、怀孕或哺乳的妇女,每天从黎明到日落前,穆斯林要戒除一切饮食和房事,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斋戒是穆斯林必行的“天命”功课,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以此来培养教徒成为能够忍受饥饿、克己禁欲、畏主守法的人。斋戒不仅是不吃不喝,主要是杜绝一切不良行为。在斋月里,除了每天的5次礼拜之外,在晚间宵礼之后还要做20拜的礼拜。由于礼拜寺少,哈萨克族一般都在毡房内礼拜。1个月斋戒期满,伊斯兰历10月1日即行开斋。这一天,各部落的哈萨克族都得聚集在附近礼拜寺中净身礼拜,相互祝贺,这一日就是肉孜节。
肉孜节一般为3天。过节时,男女都要穿上最新最好的衣服,骑着马成群结队地互相拜节。每家都准备丰盛的食品,这些食品大都是在斋月最后一个主麻日(星期五),也就是第四个主麻日后开始制作的,以油炸食物为主。这一天还要举行各种文娱活动。
(三)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在肉孜节之后70天,比肉孜节隆重。“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献牲”,所以也称“宰牲节”。伊斯兰教规定每年伊斯兰历12月10日为“宰牲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个家庭都要准备包尔沙克(油炸果子)、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人家宰羊、宰牛或宰骆驼,待客或馈赠。宰羊时,传统习惯不绑羊腿,据传说,宰的这只羊是上天堂乘骑的牲畜,绑了腿就没法行走,也就上不了天堂。宰后,切成大块煮,熟后放在大盘子内,客人来后,主人便当着客人的面用刀子削成片,热情地请客人吃肉,并请喝一碗肉汤。节日里,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在节日的白天,还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富有情趣的、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晚上人们欢聚一堂,唱歌跳舞。
二、娱乐活动
哈萨克族的娱乐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冬不拉和库布兹弹奏、阿肯弹唱、赛马、摔跤、姑娘追和叼羊等。(www.chuimin.cn)
哈萨克族的娱乐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上举行。如纳吾鲁孜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盛大节日,都必须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此外,生孩子、婚礼以及对有名望的人进行悼念,也要隆重举行娱乐活动。
(一)赛马
哈萨克族有两句谚语:“马是人的翅膀”“英雄靠骏马,飞鸟凭翅膀”。哈萨克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马,与马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以马为主的娱乐活动不少。赛马是哈萨克族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
哈萨克族举行赛马会,一般要提前公布比赛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比赛的马匹要在两三个月之前进行特别训练。哈萨克族中有专门相马和驯马的人,他们可帮助挑选训练最好的马参加比赛。
参加比赛的马的鬃毛和尾巴必须用各种颜色的布条辫起来或绑扎在一起,作为识别的标志。骑手都是十二三岁的男孩,他们身穿红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的衣服。赛程一般为20~30千米。先由专人领着参加者由终点走到起点,然后由起点开始竞赛。竞赛时,一匹匹骏马犹如一支支离弦之箭。一个个机灵的小骑手俯伏马背,一面催马飞速驰骋,一面精心地替马擦拭着眼帘周围的汗水。因为汗水流入马眼,会影响奔驰速度。
在开始赛马之前,预先准备好名次号码,并由数人分乘数骑执号等待。第一名骑手来到终点时,有手执第一号的人迅速将号码交给骑手本人。其余皆依次进行,最后骑手们凭号领奖。
赛马会获奖名次的多寡要根据参加比赛的马匹数量来决定。一般评出优胜者1~25名。如果参加的马匹数量较少,只评出1~5名或者1~15名。第一名的奖品较多,其余的奖品依次相应减少。在过去有些赛马会上,第一名的马主可得9个元宝、9峰骆驼(1岁骆驼)、11匹骡马、100只羊。
按照哈萨克族的习惯,如果某一匹马在赛马会上获得第一名,那就不仅是马的主人的光荣,而且是整个部落的光荣。在赛马会上,当赛马的小骑手到达终点时,都呼喊自己部落的口号,观看赛马的人听到自己部落的口号,都会齐声呼应。当第一匹骏马到达终点时,每一个哈萨克族人都有一种无法表达的欢快情感。赛马中得到的奖励,主人是不会独吞的,他会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分给亲人和同部落的人。赛马往往是在婚礼和重要节日里举行,而且经常是压轴节目。也就是说,赛马一旦结束,庆典也宣布结束。
(二)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萨克人集会时经常举行的娱乐活动之一。这一活动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将人群分为两组,由一组选派一位姑娘,另一组选派一位小伙子。他们两个都骑上最好的马,并排走向人们目力所及的很远的地方(一般都是事先指定的地方)。在去的路上,小伙子可以向姑娘说各种调皮话,甚至可以吻她。按照习俗,无论怎么嬉闹都不算过错。但到指定地点后,必须立即返回。这时小伙子先跑,姑娘在后紧追。如果姑娘追不上,就算小伙子获胜。如果姑娘追上了,便可抓住小伙子的衣襟,用鞭子在头顶上频频打圈,甚至还可以轻轻地抽他几鞭。不过,姑娘一般是不会真打小伙子的。有时,这种娱乐活动不一定选派姑娘,也可由年轻的少妇充任。
(三)叼羊
这是马力与人力结合的一种娱乐活动。所叼的羊是山羊,哈萨克人称其为“灰狼”。这个名称可能是古代突厥人的狼图腾的崇拜习俗遗留下来的。
叼羊之前,人们先分成两组,每组各出一人一骑相互对叼。先出场者把羊压在脚和膝之间。后出场者两手抓住羊的两只前腿用力拽拉。这时要求人和马的有机配合,谁的力量强就会将羊抢走而获胜。这样几次对叼之后,最后大家合叼一只羊。持羊者催马前跑,其他人追赶,追上后大家尽力争夺,夺得者持羊飞跑,其他人继续追赶。如果持羊者遥遥领先,别人无法追上就算获胜。获胜者可将叼到的羊送到一位受人尊敬的人家中,当天晚上就由这家宴请众人,通宵娱乐。
有关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的文章
第五节藏族的节日和娱乐活动一、节日(一)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的村寨还举行传统的藏戏表演,这样的活动往往要持续三五天。相沿下来,就形成了群众性的娱乐活动,雪顿节也由此得名。传统的体育项目与娱乐活动及民间传统节气时令相联系,既是比赛,又是表演。......
2023-12-05
每年11月至12月间,牛壮羊肥,这时哈萨克族大量宰杀羊、牛、马,宰后将肉熏烤准备过冬。马奶子是哈萨克人最喜爱的饮料。[195]哈萨克族的衣服主要有皮衣和布衣。哈萨克族男人多用白布做衬衣和长裤。哈萨克族妇女的衣服用各种颜色的花布或绸缎、绒等缝制。哈萨克族妇女的头饰有帽子和头巾两种。[197]4.节日哈萨克族的重要节日有纳吾热孜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纳吾热孜节是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之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2023-10-12
第五节回族的节日和娱乐活动一、节日回族主要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故回族上述的三大节日一般每3年提前1个月。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开斋节。新疆地区的回族在古尔邦节,无论男女,喜欢组织各种游艺活动,欢天喜地,格外热闹。穆斯林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圣人,在他诞生和逝世这天举行集合,后逐渐发展成为伊斯兰教的节日。......
2023-12-05
在有些柯尔克孜地区,白天老年人、小伙子、姑娘媳妇们分别进行节日活动,晚上则举行全阿吾勒的大聚餐。诺鲁孜节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无论在牧区还是城镇,这一节日的规模一年比一年隆重。善骑的勇士在有些地方是柯尔克孜族姑娘择偶的标准之一。......
2023-12-05
第五节维吾尔族的节日和娱乐活动一、节日维吾尔族一代又一代世袭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前两个属典型的宗教节日,过节时,维吾尔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互相登门拜访,庆贺节日。其他的拜节活动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别进行。(二)白雪节白雪节是在每年第一次降雪时举行的娱乐活动。......
2023-12-05
唐末,张议潮收复凉州之后不久,由于归义军内乱,再加上黄巢起义,凉州又与中原隔绝,出现了自立政权的情况。至五代时期,凉州地方虽屡屡派人请命,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自顾不暇,鞭长莫及,无力管辖凉州,导致凉州政局动荡,州官更迭频繁。也有节度使死后,军中拥立他的子弟或大将为留后的,朝廷有时予以承认,有时不予承认。申师厚的上任成了凉州与中原关系的重大转折点。由于凉州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矛盾错综复杂。......
2023-08-07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连: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连接可以采用多种接入技术,如通过Modem、ISDN、DDN、ADSL等。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连:广域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电信部门提供的电话网或数据网络。局域网通过广域网与局域网的互连:这种类型的互连是多个远程的局域网通过公用的广域网进行的互连。......
2023-11-16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彝族年像汉族的春节一样,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圣纪节亦称圣忌节,阿拉伯语称“冒路德”节,回族一般称为“圣节”,或“圣会”,为纪念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和忌日而来,日期为伊斯兰历3月12日。......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