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回族的饮食特色及养生饮品

回族的饮食特色及养生饮品

【摘要】:回族的食俗受此影响,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回族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油香、馓子、盖碗茶是回族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类重大节日、婚丧嫁娶中的重要食品。实践证明,回族的八宝盖碗茶注重科学配方,是很好的养生饮品之一。

第三节 回族饮食

《古兰经》中规定,穆斯林严禁食用自死物,血液,猪肉,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撞死的、跌死的、胀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和酒。回族的食俗受此影响,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回族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面食是回族喜爱的一种饭食,品种多、花样新、味道香、技术精湛,显示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回族的面食制作方法丰富多彩,以煮、蒸、炸、烙、烤、煎、炒、熬等为主,技术精湛,名目繁多,别具一番风味,香、甜、咸、辣、酸、软、硬、酥、脆、黏,富有回族特色。

一、饮食三件宝

回族饮食三件宝,接人待客不用酒,油香馓子盖碗茶,有吃有喝味道好。油香、馓子、盖碗茶是回族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类重大节日、婚丧嫁娶中的重要食品。

(一)油香

油香是回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传统食品,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无论是家里来了贵宾还是给孩子过满月、过乜贴、结婚等,都要炸油香庆贺。回族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

回族的油香种类很多,西北回族的油香有发酵面淡味的油香、甜味的油香,还有烫面油香,等等。泉州扬州等南方回族地区有糯米油香、地瓜油香等。回族在炸油香之前要洗大、小净。和面时很注意用料,在发酵面里要适量调入香油、鸡蛋、红糖和蜂蜜,有的地方还掺入少量薄荷叶粉,然后和面搅拌均匀,揉成面团,擀成大小一样、薄厚均匀的圆饼状,再用刀在中间切刻两道。回族的油香以色红、味美、醇香、酥软闻名遐迩。

(二)馓子

这道油炸面食据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代文豪苏东坡诗赞:“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炸出嫩黄深。”该诗把馓子的色相味概括无余。回族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做工考究。一般要在面粉里加入红糖、蜂蜜、鸡蛋、香油,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放在盆中“醒”一会儿。当油锅热时,左手四指并拢,缠上面条一根,轻轻抻长,套上筷子下锅。回族的馓子看上去黄鲜鲜,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脆甜甜,堪称佳肴。

(三)盖碗茶

“金茶银茶甘露茶,比不上回族人的盖碗茶。”盖碗茶是回族文化的一大特色。盖碗茶的花样甚多,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夏季以花茶为主,冬季以清茶为主,需要保健时可饮用“八宝茶”。八宝茶配料有茶叶、白糖、红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枸杞等,开水冲泡,茶味浓酽甘甜,饮用时将茶碗盖与碗轻轻错位,清香四溢,回味无穷。

回族喝盖碗茶有一定的讲究,喝时不能取下茶碗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叶,而是用碗盖刮几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卤变清汤。如果客人当着主人面揭开茶碗盖,捞出茶中的红枣放入口中时,主人就明白了,这是客人已经喝好了茶,并要告辞的意思。

回族饮茶十分重视其保健功效,如八宝茶、三香茶、白四品(青茶、白糖、柿饼、红枣)、红四品(砖茶、红糖、红枣、果干)等。实践证明,回族的八宝盖碗茶注重科学配方,是很好的养生饮品之一。回族饮茶习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喜欢喝糖茶。(www.chuimin.cn)

除盖碗茶外,回族由于大分散、小聚居在全国各地,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惯。如北方部分回族喜欢喝罐罐茶,云南等地回族喜欢饮烤茶,而在湖南的回族则习惯喝擂茶(用芝麻、黄豆、茶叶、绿豆等混合制成),青海等地的回族喝奶茶,西北部分地区的回族则饮麦茶。

二、正宗宴席

“九碗三行”是回族的正宗宴席,一般在举办婚丧嫁娶的活动中,用这种宴席招待众多的客人及亲戚。“九碗三行”是指菜上九碗,每碗大小相同,排列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成三行,故曰“九碗三行”。这种宴席不仅摆法有讲究,上菜也有名堂。通常先上四个角的肉菜,称之为“角肉”,然后上四边的菜,其中对面的两碗,名称要对应,称为“门子”。“门子”菜就是菜名一样,而花样和原料可以有所不同,比如东面是“丸子”,那么西边的菜也必须是“丸子”,但一边可以用牛肉,另一边则用羊肉,还可以放鸡蛋、木耳等以示区别。最后上中间那碗菜,一般放凉菜,讲究的中间放火锅

“九碗三行”的菜都不用油炸,而用蒸、煮、拌、烹制作,原料有牛羊肉及白菜、豆腐、粉条、木耳、黄花、鸡蛋、葱花、辣子和其他蔬菜。这种宴席的主食是花卷、酥馍、米饭等,客人入席后,先倒茶,上干果碟子,有葵花、花生、水果糖、枣子、核桃、苹果、馓子、小麻花、油果等。稍后,立即上“九碗三行”的菜。由于这种宴席的菜都不过油,且选料精细,像手抓羊肉、清炖羊肉、清蒸羊肉、羊肉焖肚饭等,都具有回族地方特色,吃来爽口而不腻人,自有一番风味。

三、清真菜

清真菜风格独具,鲜嫩清香,久食不厌,不仅为广大穆斯林所珍爱,非穆斯林也喜吃乐尝。清真菜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十分密切。伊斯兰教把家畜和其他动物分为可食和禁食两类。反刍的、食草的兽类,吃谷子的禽类都能吃,比如牛、羊、驼、兔、鸡、鹅、鸭、鸠等。相反,食肉的、不反刍的凶猛兽类,食肉、性情凶猛的禽类都不能吃,比如驴、骡、狗、虎、豹、狼、鹰、鹞、猪等。

烹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中国菜谱》清真风味分册的编写者认为,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清真菜粗略的统计也有两千多种,《中国菜谱》清真风味分册中共收集、整理了500多种,各地的清真菜又都具有各地的地方风味。

北京的清真菜讲究爆、烤、涮。1903年,以摆粥摊起家的回族商贩丁德山,自1914年起创办了以涮羊肉为主的东来顺羊肉馆。羊肉馆的羊肉主要是羊后腿等部位的精肉,一斤肉可切成60片薄薄的肉片。佐料有芝麻酱、韭菜花、卤虾油、酱豆腐、辣椒油、酱油、葱花、香菜等。这些佐料分别盛在小碗里,各人按照自己的口味随意调配。肉片在火锅的滚水里一烫,捞出来在自己随意配置好的佐料中蘸一蘸,入口鲜嫩不膻,美味无比。

上海有一道慈禧钦定的“它似蜜”清真菜。传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有一次,御膳房的厨师用精羊肉、甜面酱、白糖做了道清真菜,这道菜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慈禧吃了,询问厨师这叫什么菜。这道菜刚试制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定名,厨师答不出名字来,灵机一动,随口反问:“这个菜口味可好?”慈禧高兴地说:“此菜甜而入味,它似蜜。”从此,“它似蜜”成了这道菜的名称。

云南清真菜风格独特,特别是名闻遐迩的山珍“鸡琮”,用清油加工的蘑菇,甜美滑润兼备,鲜香脆嫩少有。

宁夏滩羊肉鲜嫩肥美,不膻不腥。像葱爆羊肉,制作快速,调料不多,清香四溢。宁夏厨师选用适龄的滩羊、绵羯羊,按部位做成精致的全羊大菜,深得群众青睐,久负盛名。更有新开创的“清真药膳”,把美味的清真菜和医药疗养结合起来,使饮食者既强身健体,疗疾去病,又品尝了美味佳肴。另外,当地的“红宝”——枸杞与牛、羊、鸡肉同烹,艳丽醇香,甜美可口,并有健身壮骨、意气明目之功效。

此外,西安的羊肉泡馍、兰州的牛肉拉面、青海的红扒牛蹄、新疆的馕坑肉都是具有独特清真风味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