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谕下发的当日,再次掀起波澜。翰林院编修王濂先上一折,提出不可与法人和,只可与法国战。中国人干实事未必行,但若讲上折言事,却堪称世界第一。福禄诺揣上电报,只带了一名翻译五名护兵,便飞奔至直隶总督行辕,来面见李鸿章。......
2023-12-01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完全按照“史里芬计划”来布置整个战争,把绝大部分德军布置在西线,想借助优势兵力,通过闪电战术,一举攻克巴黎,打败法国。他们认为,俄国国内充满危机,不可能在战争一爆发,就立即进攻东普鲁士,因而,在东线只配备一个集团军——第八集团军,来抵御俄国的进攻。
但俄国的军事计划,是与英、法共同制定的。这份计划规定,一旦德国集中精力对付法国,俄国就在东线同时进军东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加利西亚,迫使德国东、西两线作战,以分散他们的兵力。
因而,战争刚刚开始,俄国参谋总长吉林斯基将军向法国保证,在两个星期内,将有80万俄军作好战斗准备。1914年8月中旬,吉林斯基将军率领两个集团军开辟东线战场,由莱宁堪普和萨松诺夫各率一个集团军,兵分两路,进攻东普鲁士。
守在东线的德国第八集团军毫无防备,一时措不及手,只得向西撤退。
俄军初战告捷,傲气顿生。两个集团军各行其是,互相之间毫不配合,长驱直入,突进普鲁士。但过了不久,因战线过长,后方供给不及,全军缺乏食物、弹药和运输工具,部队饥疲交加,士气低落,毫无斗志。尤其是两个集团军之间,很快出现一条100公里的空隙地带。
德军在向西撤退之中,了解到了俄军这些弱点,霍夫曼上校根据这种情况,拟了一份作战计划,建议对俄军进行各个击破,首先攻击萨松诺夫的第二集团军。
“本来我军数量就少,如若进攻萨松诺夫,莱宁堪普定会援助,到时我们将有被包围吃掉的危险,”参谋长看了作战计划,顾虑重重地说道。
“我认为不会!”霍夫曼上校坚决地说,“他们之间有100公里的间隔地带,到时恐怕来不及,即使来得及,莱宁堪普也不会援救萨松诺夫!”
参谋长看了上校那么胸有成竹,似乎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秘密情报?”
“这算什么秘密!”霍夫曼上校笑了笑说,“这两位将军是冤家对头,这已是10年前的事了”接着,霍夫曼上校就讲起他10年前亲眼所见的一件事。
那是1905年初日俄战争期间,在中国沈阳的火车站月台上,萨松诺夫因为在一次战斗中得不到莱宁堪普支援,至使几乎全军覆没而破口大骂对方。莱宁堪普见对方在大庭广众之间当面侮辱他,一怒之下,两人大打出手!后经上司调解,才勉强分开。从此,两人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这次俄国派两名冤家共同战斗,怎能谈上配合。
众军官听了这个故事,禁不住大笑起来。正在这时,参谋人员送来一份报告:“这是我方通信兵刚刚截获的电报,上面有俄军兵力调动的情况。但是用明码拍发的。”
“什么?是用明码?!”参谋长感到惊奇,怀疑地说道:“难道这是俄军的阴谋?”
众军官也同时瞪大了眼睛。
“我认为这不是他们的阴谋,”霍夫曼上校说道,“据我所知,俄国野战军不搞密码,他们根本没有密码人员,指挥作战,用的就是这种明码电报。”
大家都知道霍夫曼是俄国问题专家,他在一战之前曾多次到过俄国,对他们的情况了解很多。因此,大家认为,还是根据电报所提供的情报,相应的采取行动。
经过一番讨论,德军决定按照霍夫曼的作战计划,首先向萨松诺夫发起进攻。
参谋长命令一个师,去牵制莱宁堪普的第一集团军,而将大部分兵力迅速调集到萨松诺夫的第二集团军两翼。(www.chuimin.cn)
德军先派一股小部队去吸引萨松诺夫。双方刚一接触,德军便溃不成军,掉头向西就跑。萨松诺夫误认为这是德军的全线溃退,便根据明码电报的指令,不顾粮少弹缺,拼命向西追击。
追击一天后,全军疲惫不堪,那股德军也转眼不见踪迹。萨松诺夫正在迟疑,就接到骑兵侦察报告,说发现两翼出现大量的德军,很可能是冲我们来的。
联松诺夫先是一惊,接着便明白过来,急忙给吉林斯将军发电,请求暂停追击,以免遭到德军夹攻。
吉林斯基这时正呆在离前线三四百公里的一个指挥部,喝酒庆贺自己的胜利,他一直认为,德军根本无暇东顾,认定这只是小股德军在做垂死挣扎,根本不把萨松诺夫的请求当作一回事儿,回电斥责萨松诺夫懦怯,命令他继续进攻。这份明码电报转到德军参谋长手里后,德国人放心大胆地对萨松诺夫分割包围。
8月26日夜间,德军趁俄军休息之即,突然向萨松诺夫发起进攻。疲惫不堪的俄军连招架之功全无,仓皇后退,慌乱之中。有几个连的士兵掉进湖里淹死。
次日清晨,德军在坦伦堡附近包围了萨松诺夫的第二集团军十几万人。无奈之中,萨松诺夫发电求救,请求第一集团军迅速靠拢。
果不出霍夫曼所料,在东普鲁士境内的莱宁堪普根本不予理睬,甚至总参谋长吉林斯基还一口咬定,德军根本没有大规模作战的能力。萨松诺夫见一次次电报均无回音,只好硬着头皮布置了一下。
不久,德军便从四面八方向俄军阵地发起进攻,猛烈的炮火,在俄军阵地处处开花。阵地愈来愈小,每发炮弹都炸出一洼血来。
紧接着德军一阵冲锋,饥疲交加、士气低落的俄军,被德军像羊群般地兜捕起来。俄军官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枪来,向德军投降。
结果,十几万俄军顷刻之间,土崩瓦解,除战死和失踪的3万多人外,近10万名俄军被俘,500多门大炮被毁,第二集团军不复存在。
萨松诺夫在战火中,仰天长叹一声,独自慢慢地走进一片树林,绝望地举枪对准自己的脑袋,“呯!”的一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吉林斯基当发现第二集团军失去联系,才意识到自己的判断失误,急忙命令莱宁堪普去寻找已经不存在的第二集团军。
当解决了第二集团军之后,德军掉头过来迎击莱宁堪普的第一集团军。
莱宁堪普还不知道自己已是孤军,仍傻乎乎的向前挺进。一头扎进德军猛掉过来的怀抱。一时不知所措,只好掉头就逃。
德军势头正旺,一鼓作气,包抄过来,经过一场激战,俄第一集团军伤亡14.5万余人。莱宁堪普见势不妙,飞快逃回俄国,但马上就被撤职。
霍夫曼上校因作战有功,晋升少将军衔,并担任德军东线总参谋长,由他提议,这次战役被命名为“坦伦堡战役”。
有关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的文章
上谕下发的当日,再次掀起波澜。翰林院编修王濂先上一折,提出不可与法人和,只可与法国战。中国人干实事未必行,但若讲上折言事,却堪称世界第一。福禄诺揣上电报,只带了一名翻译五名护兵,便飞奔至直隶总督行辕,来面见李鸿章。......
2023-12-01
26阿德里亚堡战役很快,就像时常发生在还不是完全定居的民族身上那样,西哥特人遭遇了大饥荒。在这里,一场悲惨的战斗爆发了,最后哥特人大获全胜。瓦伦斯皇帝自己受了伤,逃进阿德里亚堡附近的一个农场里。旧译“亚德里亚堡”,也写作“哈德良堡”,意思是“哈德良之城”。阿德里亚堡战役发生于公元378年8月9日,以罗马帝国的重步兵军团被西哥特人、阿兰人、匈人的重骑兵部队彻底粉碎而在世界军事史上闻名。......
2023-12-07
1712年年初,乌得勒支和平会议结束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安妮女王明确宣布她将继续履行曾经的诺言,在必要时给予卡尔十二世军队支持。但卡尔十二世对大不列颠王国及其盟国的承诺失去了信心。卡尔十二世认为这是瑞典军队与生俱来的、战无不胜的新证据。......
2023-07-16
及战,射共王,中目。旦而战,见星未已。晋入楚军,三日谷。王使止之,弗及而卒。本为古代妇女所行礼节,男子则以拜或顿首等示以恭敬。“卫懿公”二句:鲁闵公二年,狄人侵卫,卫懿公率军与之战于荧泽,卫军大败。按,晋军此举的目的是想借楚囚之口告诉楚王,晋军亦早有准备。其率楚军与晋军战于城濮,兵败自杀。到晋、楚正式交战时,魏锜射中楚共王的眼睛。唐苟因此而战死。......
2023-09-22
最终证明,对于卡尔十二世来说,纳尔瓦取得的胜利比他遭遇的数次失败危害更大。在纳尔瓦被占领之后,卡尔十二世蔑视俄罗斯人。在纳尔瓦战役之后,彼得大帝立即采取行动,表明他是多么清楚地了解形势。然而,1702年春,彼得大帝回到利沃尼亚,并同时蹂躏......
2023-07-16
据上述判断,我松潘战役由于预先估计不周,番反阻碍及粮食困难,颇失时机。现特改以攻占阿坝,迅速北进夏河流域,突击敌包围线之右侧背,向东压迫敌人,以期于洮河流域消灭遭遇之蒋敌主力,形成在甘南广大区域发展之局势,为这一新的战役目标。夏洮战役计划是中革军委北上计划中的重要战役计划,因张国焘擅率四方面军南下而未能实现。[7]刘、李:指国民党川军将领刘湘、李家钰。......
2023-08-23
智宣子不听智果的劝告,执意定儿子智瑶为他的继承人。智宣子去世后,这位有才无德的智瑶得意扬扬地当上了“一把手”。长话短说,最后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智瑶,把智瑶的骄兵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最后不仅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瑶的领土,而且将智瑶的头割下来,放在开水中煮,并在他的头盖骨上涂了漆,做了饮具。从智瑶的教训中,司马光认为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
2023-08-26
不仅乌克兰哥萨克酋长伊万·斯特凡诺维奇·马泽帕与卡尔十二世的关系被严重误解,而且伊万·斯特凡诺维奇·马泽帕对1708年到1709年事件的影响被严重夸大。1708年5月26日,卡尔十二世写信命令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1708年6月月初从里加出发直奔第聂伯河,并在第聂伯河等待进一步的命令。因此,直到1708年9月中旬,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才到达第聂伯河岸的什克洛夫。......
2023-07-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