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明清时期的麦积山造像,修缮重绘工艺特色

明清时期的麦积山造像,修缮重绘工艺特色

【摘要】:明清造像明清时,麦积山步入衰落阶段,但窟龛、塑像、壁画的修缮和重绘并未停止,从事这项工作的主要是秦州当地和周边地区民众。菩萨像中,明代原塑仅见于东崖25窟中的弥勒造像,高3.10米,头戴饰化佛的宝珠冠,宝缯自耳后结花垂至双肩。麦积山明代修缮泥塑造像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沥粉堆贴”工艺,非常有特色。

明清造像

明清时,麦积山步入衰落阶段,但窟龛、塑像、壁画的修缮和重绘并未停止,从事这项工作的主要是秦州当地和周边地区民众。对此,大量保存于散花楼的榜书题记和瑞应寺内的碑碣材料中都有详细记述。其中明代造像居多,主要集中在1、2、4、25等几个窟中,而清代几乎没有什么造像,仅见于西崖74窟正壁主尊重修的佛头,东崖2号窟内左、右壁的十王塑像,29窟内的毗卢舍那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像等,塑作工艺和水平与此前历代造像相比,粗拙不堪,难登大雅之堂,现将明代塑像略加介绍。

第2窟·卧佛·明

明代造像基本承袭宋塑风格,佛低平中分式发髻,多阴刻水波折纹,顶有肉髻珠。面形长圆,细目弯目,双眼下视,悬鼻小口,颈部有蚕节纹,端肩丰胸,体形略显肥胖,身穿垂领宽袖袈裟,衣纹用块面塑作方法表现,具有写实主义风格。佛表情森严,体态雍容,具有帝王风范。代表性作品如1号窟内的涅槃像,横长6.03米、高1.0米、厚1.0米,螺髻,面形方正,身穿通肩袈裟,下著长裙。头枕方枕,右臂曲肘于枕上,左臂贴身而置,双足并立,横卧于长方形佛床之上,神情安详自若。散花楼1号龛内坐佛前的左、右立佛,高1.76米,波折纹低平肉髻,面形饱满,表情肃穆,身穿垂领袈裟,双手合什而立,仿佛正在点化来此进香的善男信女。(www.chuimin.cn)

菩萨像中,明代原塑仅见于东崖25窟中的弥勒造像,高3.10米,头戴饰化佛的宝珠冠,宝缯自耳后结花垂至双肩。面形方正,体态魁梧,身披袈裟,结跏坐于带壶门的佛座之上。胸前饰繁琐的璎珞宝珠,衣纹细琐零乱,已全然不见早期菩萨造像那种潇洒脱俗之感。

弟子像保存较多,形象也略为丰富,带有较多世俗民众喜怒哀乐的生活情趣。如1号窟卧佛周围的十大弟子像,有的面相清秀,有的面容苍老。均内穿交领衫,外披袈裟,神态、表情各异:或平和安静,或面带微笑,或若有所思,或嚎啕大哭,或目瞪口呆,或笑逐颜开,将诸弟子在佛涅槃时的表现刻划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是麦积山较为成功的明代泥塑作品之一。

麦积山明代修缮泥塑造像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沥粉堆贴”工艺,非常有特色。在制作时,匠人们首先将精筛细选的泥土掺水稀释成牙膏状泥浆,并按一定比例加入桃胶或蛋清等粘合剂。然后将泥浆灌入带有细管状的容器之中,根据功德主的要求,在事先选定好的佛或菩萨服饰表面均匀挤压泥浆,堆贴出云龙、牡丹凤凰、蕃莲、忍冬、宝相花等各种图案,待凝固后,再填涂色彩,非常精美漂亮。散花楼、牛儿堂、中七佛阁(9号窟)等窟龛内的佛及菩萨像服饰表面,多见有这种装饰工艺,也是鉴别明代重修泥塑的主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