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麦积山:明清时期的佛教中心与衰落

麦积山:明清时期的佛教中心与衰落

【摘要】:因此,清代麦积山佛事活动较明代已显著衰落,而周边交通相对方便、人口较多的甘泉、街子、仙人崖一带佛事活动则变得繁荣起来,逐步取代了麦积山自古以来秦州地区佛教中心的地位。

8.明清时期的麦积山

明代佛教总体上仍分为汉地佛教和喇嘛教两大体系,由于统治者的导向问题,汉传佛教再次复兴,喇嘛教在内地开始走向衰落。由于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早年做过和尚,所以佛教在明代很受保护和支持,洪武元年(1368),明政府在南京天界寺设立善世院,由慧昙管领佛教,又置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职,掌管全国名山大刹住持的任免。后来又将寺院分为禅、讲、教三类,废除了宋元以来计僧卖牒的免丁钱,僧人一律发放度牒。洪武十五年(1382),仿照宋制建立各级僧官制度,各府设僧纲司,州设僧正司,县设僧会司,并发放俸禄,具体负责各地寺院的主持任免、僧侣管理、信众出家等具体事务,在全国各级僧司造僧籍册,强化了对寺院监管。明中后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原因,再度出台鬻牒制度,即以纳费方式发放度牒,导致各地僧侣和寺院数量剧增,由此也再度引发寺院与百姓之间的土地之争,各地频见的寺庙香火田四至碑应是这一社会现象的真实再现。

明代秦州隶属陕西巩昌府,虽然天水的政治、经济、文化元朝相比有一定发展,但由于远离京师,交通闲塞,在经济文化方面和中原地区比已相差很远,佛教作为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但由于秦州地区深厚的佛教文化传统,明代秦州佛教仍有可圈点之处。如现存于麦积山瑞应寺钟楼的明成化二十年(1484)大铁钟铭文及崇祯十五年(1642)《麦积山开除常住地粮碑》上都有关于秦州僧官情况的记述,表明当时秦州设有僧正司,官寺为秦州城内的会福寺。此外,在秦州所辖各县中均有自己的官寺,如当时秦安官寺为兴国寺,清水官寺为安国寺。根据《直隶秦州新志》记载,当时秦州佛教寺院(含所辖各县)规模较大的有100多座,其中一些到今天依然是香火旺盛,仅麦积山周围就有甘泉寺、朝阳寺、荐福寺、灵应寺、净土寺、豆积寺等近十处,可见这一时期麦积山及周边地区佛教活动还是十分兴盛的。迄今麦积山瑞应寺仍保留有明代的护戒牒、西方公据、三世诸佛图、金刚经启请等木刻模板,都是麦积山明代佛事活动兴隆的历史见证。(www.chuimin.cn)

清代全面吸收明代政治制度,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文化领域,大力崇奉孔子,提倡理学,实行文化专制。因此佛教也成为其强化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清朝皇室对藏传佛教的优崇在很大程度上被它看作是羁縻蒙、藏上层集团的工具。而对汉传佛教则采取严格控制措施。清代僧官制基本沿袭明代旧制,在京城设立僧录司,下设善世、阐教、讲经、觉义等职。各府、州、县各设僧纲、僧正、僧会一人,由地方官拣选,再经督抚、吏部确认后由该省布政司发给钦记。因此,僧官与地方官员的任命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执行世俗政权任务的工具。同时《大清律例》还规定不许私建或增置寺院,不许私度僧尼,严格执行出家条件,严厉制裁淫乱僧尼等,将佛教寺院的发展牢牢掌控在政府手中。秦州情况也大抵如此,据地方文献记载,当时秦州境内约有公私佛寺近80所。清政府在秦州设有僧正司,管理阖境佛事,全盛时僧官有40多人,分住瑞莲寺、会福寺、同仁寺、瑞应寺、陕西会馆、山西会馆、南郭寺、三台寺、水月寺、灵源寺等各处寺院,多是一些德高望众的僧人。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还曾在瑞莲寺、南郭寺、同仁寺等寺院中为出家者或在家居士举行过发放戒牒仪式,可见当时佛事活动还是比较频繁。而麦积山由于远离市区,交通不便,除每年四月初八佛诞节等特殊日子,信众、香客明显减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麦积山石窟的发展。因此,清代麦积山佛事活动较明代已显著衰落,而周边交通相对方便、人口较多的甘泉、街子、仙人崖一带佛事活动则变得繁荣起来,逐步取代了麦积山自古以来秦州地区佛教中心的地位。

护戒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