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青春永恒:南航附属高中校友风采录,离校后的辉煌

青春永恒:南航附属高中校友风采录,离校后的辉煌

【摘要】:编后刘必豪刘必豪在广大校友的支持与关心下,经过十个月的努力,我们这本校友风采录终于完稿了。2000年校庆时,我校编印了一本《春风桃李》,那本书的重点是校友们对当年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回忆,而此次所编的《校友风采录》则着重反映校友们离开母校以后的事迹。我们连续8年举行的共8届创造节,已在市内省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项活动先后被各种媒体近二十次报道,并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教育活动一等奖。

编  后

刘必豪

刘必豪

在广大校友的支持与关心下,经过十个月的努力,我们这本校友风采录终于完稿了。

编一本《校友风采录》,是我们几年前就有的念头,并且也开始了筹备。2000年校庆时,我校编印了一本《春风桃李》,那本书的重点是校友们对当年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回忆,而此次所编的《校友风采录》则着重反映校友们离开母校以后的事迹。

几十年来,我校毕业出去数万名校友。这数万名校友分布在祖国的东西南北,工作在各行各业,大家都为我们的国家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我们校友中,有身居高位的领导,有满腹经纶的学者,有担负重要建设任务的设计者,有部队军营的指挥员,有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者,有文体战线的名流雅士,当然,最多的还是在各个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几十年来,校友们融入到我国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之中,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增光添彩,为我们的母校增添荣誉。

在这本风采录里,我们可以见到母校的部分儿女们几十年来的足迹。当然,因篇幅有限,更多校友的风采没能收入书内,也许,我们将来会继续将《校友风采录》编辑下去。

我们学校有着光辉的历史

南京七中,历史上就是南京的一所名校,我们这所名校,诞生过“马特洛索夫班”。“马特洛索夫班”的同学们在当年的老校长陈震东的亲自带领下,活跃在校内校外,在南京七中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这个班的同学们又成了祖国各条战线上的精英骨干。当年,南京七中的数十位同学积极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报考军校干校,投入到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各个战场上,为祖国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七中又率先开展了五年制的中学教育实验,成为南京中学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并取得卓著的成效,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在十年动乱中,我校受“左”的路线影响,搬迁到铁心桥农村办学,极大地损伤了元气,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伤害,教育教学工作受到很大的破坏。但在艰难的环境中,也锻炼了一批人才。

回城复校后,学校克服了重重困难,依靠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终于逐渐得到恢复。1986年,经当年的校领导的创意及市政府的出面主持,我校与南京航空学院联合办学,学校成了南航附中,自此,学校又开始了飞速的发展。

我校几十年来重视人才培养,不仅狠抓学生的各科文化教学质量,使中考与高考升学率不断上升,而且,还十分注重学生的道德、心理的培养,努力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学校以高质量的特色活动推动学生的兴趣发展。

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学生航模的制作与飞行活动,每年校航模队都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各项比赛,并获得各级奖项,到目前已有几十位同学获得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资格,许多学子因此而被东大、南航等高等院校录取。(www.chuimin.cn)

我校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健美操队,现已成为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活动的一支劲旅,不仅年年获国家级、省级比赛大奖,而且还成功地举办过几届省级比赛。

学校定向越野队和射击队克服重重困难,迅速成长为两支国赛和省赛获奖“专业户”队伍。

这几支队伍每年都吸引着许多学生报考我校,因此,我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全国中学生航模活动重点单位。

其次,我校仁爱教育促进学生爱心发展。

我校的仁爱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我们以仁爱教育促进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要求大家处处、事事、时时不忘以自己的爱心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残疾学生、重病学生,帮助受灾地区,我校的仁爱教育已多次在全国、全省教育会议上做过介绍。

我们开展的学生评选并表彰“我喜欢的老师”活动被评为全市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特等奖。

另外,我校以创造教育促进学生创造精神的发展。

我们通过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创造节等形式,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去创造、去运动。特别是创造节活动,让学生人人开动脑筋,参加到各项创造性活动中,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学生敢于创造、乐于创造、善于创造。我们连续8年举行的共8届创造节,已在市内省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项活动先后被各种媒体近二十次报道,并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教育活动一等奖。

近年来,我校四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被多次评为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先进单位和中国平安校园,2006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和中央教科所联合邀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来自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同仁们做了工作报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历届校友对学校工作的关心支持的结果。

值此校庆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出版这本校友风采录,既是对母校75周年诞辰的纪念,也是对我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个促进,可以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今日学生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学生为荣。

我们将不断努力办好学校,让每一位在校的学生、每一位毕业的校友以母校为荣,我们也相信,母校一定会以越来越多的杰出校友为荣。

2009年6月27日

(作者为现任校党委书记、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