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道路上的探求者——记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王庆生教授董克信王庆生王庆生:1961届校友。上世纪90年代调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王庆生同志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爱好美术。王庆生无辜受牵连,被迫离开部队,在杭州农村一间仓库里栖身。20世纪90年代初,他奉调出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作为负责文学艺术的第一副厂长,他主要负责剧本的组织。目前他虽然从领导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却仍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懈地追求。......
2023-12-05
编 后
刘必豪
刘必豪
在广大校友的支持与关心下,经过十个月的努力,我们这本校友风采录终于完稿了。
编一本《校友风采录》,是我们几年前就有的念头,并且也开始了筹备。2000年校庆时,我校编印了一本《春风桃李》,那本书的重点是校友们对当年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回忆,而此次所编的《校友风采录》则着重反映校友们离开母校以后的事迹。
几十年来,我校毕业出去数万名校友。这数万名校友分布在祖国的东西南北,工作在各行各业,大家都为我们的国家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我们校友中,有身居高位的领导,有满腹经纶的学者,有担负重要建设任务的设计者,有部队军营的指挥员,有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有文体战线的名流雅士,当然,最多的还是在各个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几十年来,校友们融入到我国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之中,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增光添彩,为我们的母校增添荣誉。
在这本风采录里,我们可以见到母校的部分儿女们几十年来的足迹。当然,因篇幅有限,更多校友的风采没能收入书内,也许,我们将来会继续将《校友风采录》编辑下去。
我们学校有着光辉的历史。
南京七中,历史上就是南京的一所名校,我们这所名校,诞生过“马特洛索夫班”。“马特洛索夫班”的同学们在当年的老校长陈震东的亲自带领下,活跃在校内校外,在南京七中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这个班的同学们又成了祖国各条战线上的精英骨干。当年,南京七中的数十位同学积极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报考军校干校,投入到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各个战场上,为祖国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七中又率先开展了五年制的中学教育实验,成为南京中学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并取得卓著的成效,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在十年动乱中,我校受“左”的路线影响,搬迁到铁心桥农村办学,极大地损伤了元气,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伤害,教育教学工作受到很大的破坏。但在艰难的环境中,也锻炼了一批人才。
回城复校后,学校克服了重重困难,依靠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终于逐渐得到恢复。1986年,经当年的校领导的创意及市政府的出面主持,我校与南京航空学院联合办学,学校成了南航附中,自此,学校又开始了飞速的发展。
我校几十年来重视人才培养,不仅狠抓学生的各科文化教学质量,使中考与高考升学率不断上升,而且,还十分注重学生的道德、心理的培养,努力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学校以高质量的特色活动推动学生的兴趣发展。
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学生航模的制作与飞行活动,每年校航模队都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各项比赛,并获得各级奖项,到目前已有几十位同学获得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资格,许多学子因此而被东大、南航等高等院校录取。(www.chuimin.cn)
我校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健美操队,现已成为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活动的一支劲旅,不仅年年获国家级、省级比赛大奖,而且还成功地举办过几届省级比赛。
学校定向越野队和射击队克服重重困难,迅速成长为两支国赛和省赛获奖“专业户”队伍。
这几支队伍每年都吸引着许多学生报考我校,因此,我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全国中学生航模活动重点单位。
其次,我校仁爱教育促进学生爱心发展。
我校的仁爱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我们以仁爱教育促进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要求大家处处、事事、时时不忘以自己的爱心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残疾学生、重病学生,帮助受灾地区,我校的仁爱教育已多次在全国、全省教育会议上做过介绍。
我们开展的学生评选并表彰“我喜欢的老师”活动被评为全市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特等奖。
另外,我校以创造教育促进学生创造精神的发展。
我们通过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创造节等形式,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去创造、去运动。特别是创造节活动,让学生人人开动脑筋,参加到各项创造性活动中,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学生敢于创造、乐于创造、善于创造。我们连续8年举行的共8届创造节,已在市内省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项活动先后被各种媒体近二十次报道,并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教育活动一等奖。
近年来,我校四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被多次评为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先进单位和中国平安校园,2006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和中央教科所联合邀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来自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同仁们做了工作报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历届校友对学校工作的关心支持的结果。
值此校庆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出版这本校友风采录,既是对母校75周年诞辰的纪念,也是对我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个促进,可以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今日学生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学生为荣。
我们将不断努力办好学校,让每一位在校的学生、每一位毕业的校友以母校为荣,我们也相信,母校一定会以越来越多的杰出校友为荣。
2009年6月27日
(作者为现任校党委书记、副校长)
艺术道路上的探求者——记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王庆生教授董克信王庆生王庆生:1961届校友。上世纪90年代调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王庆生同志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爱好美术。王庆生无辜受牵连,被迫离开部队,在杭州农村一间仓库里栖身。20世纪90年代初,他奉调出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作为负责文学艺术的第一副厂长,他主要负责剧本的组织。目前他虽然从领导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却仍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懈地追求。......
2023-12-05
母校赐我力量:于出头处谋自由施岚施岚1993届校友。今天的我,回头看当年那个兴冲冲的,张望着未来的人生之路,又总迫不及待要去感受的少女,真的非常感激母校的大度和包容,感谢她保护了我自由的天性,赋予我自尊、自信,让我能为今天的人生之路做好准备。1989年,是南航附中前身“南京七中”成立四十周年,学校为了四十周年校庆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就是由我和张之洁配的话外音。广播站的成立,是桩校园盛事。......
2023-12-05
良好的口碑源于严谨实干——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启东教授访谈纪录李启东1954届校友。长期从事核空气净化研究,荣获国家发明奖一项及部级科学进步奖五项。李启东,男,现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通过教育部鉴定,成果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产量可达80吨,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前身是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成立于1958年,主要是培养原子能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从事有关的科学研究任务。......
2023-12-05
浓墨圣手绘沧桑叶芳叶芳1992届校友。现为南京六中教师。课余积极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承担了理化生学生会主席职务。我理解了为什么年逾古稀的梁斌老师至今保留着我们中学时期的作文手稿,其中很多我们早已忘却,而他却如数家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经风雨七十载,浓墨圣手绘沧桑。......
2023-12-05
满腔热忱地拨动后进生的心弦邱炳炎邱炳炎1954届校友。在我们这所后进生面广量大的学校里,教育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我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满腔热忱地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的。对于教育后进生来说,后进变先进的真实感人的事例对他们的触动尤其大。平常我常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我感到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料,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其中最积极要求进行改革试验的竟然是几个后进生。......
2023-12-05
给我学养给我禀性——擦肩走过八府塘的日子何兆华何兆华1960届校友。与向彤合作的歌剧《芳草心》获文化部一等奖、第三届田汉戏剧奖。那就是说我的声乐主课已经通过,只差今天的视唱练耳和乐理应试啦?赶紧去找中央音乐学院主考教授杨彼得先生问问吧,他回答说:“我们考虑过,但你的程度不够。”……......
2023-12-05
六年一贯制教改实验班——南航附中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王正镛王正镛1963年南师大毕业。如果我们能创办“六年一贯制教改实验班”,既继承了老七中的传统,也解决了现在七中的高中生源问题,岂不是学校发展的阳光大道吗!于是校领导决定1986年上半年启动“六年一贯制教改实验班”的筹备工作,争取新学年正式开班。这四大难题不解决,那创办“六年一贯制教改实验班”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2023-12-05
母校永远是个温暖的地方袁慎芳袁慎芳1983届校友。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到今年,母校——南航附中成立已75周年了。我是1980年到1983年在母校就读的初中,那时母校还用的是以前的老名字:南京市第七中学。后来,知道学校更名为南航附中,被评为省重点中学,内心更是由衷地替母校感到高兴。虽是调侃的玩笑话,但也包含真实的成分。......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