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南航附中校友风采录-青春永恒,15年的成长经历回忆

南航附中校友风采录-青春永恒,15年的成长经历回忆

【摘要】:雪泥鸿爪忆附中张扬生张扬生1982年扬州大学毕业后分配来我校,从语文教师到教导主任、教学校长,历时15载。在这美好的季节,突然接到董老师电话,说庞校长和校友会请我写文章,回忆成长经历和在南航附中工作的感想。虽然是微不足道的雪泥鸿爪,但却敝帚自珍,常让我难忘,令我回味。漫漫艰辛求学路作为附中的教学校长,每年都免不了在高考前对学生来一番教育和动员。

雪泥鸿爪忆附中

张扬生

张扬生

1982年扬州大学毕业后分配来我校,从语文教师到教导主任、教学校长,历时15载。1997年调任江苏省教育厅教科所副所长。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文集数部,其代表作《萍踪梦寻》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暮春时分,阳光明媚,莺飞草长。在这美好的季节,突然接到董老师电话,说庞校长和校友会请我写文章,回忆成长经历和在南航附中工作的感想。窗外,绿影婆娑,蓝天白云,我的思绪随风飞扬,万千往事纷至沓来:几十年风风雨雨,尤其在附中工作的十五个春秋,多少难忘之事之人之情!一时竟无从下笔。在这短短的交卷时间里,在这不长的回忆文章中,也许写不完与全校师生共同奋斗,争取省市重点中学验收通过的日日夜夜;写不尽挥汗如雨慷慨激昂的讲课与孤灯伏案备课批改的艰辛;写不清年年招生时期,身为教学校长的我,东躲西藏,怜悯与压力,诱惑与逼迫,焦躁与期待,那炼狱般的情感折腾以及对人性、对社会、对教育的深思。似乎也很难写好“文革”十年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变化和大发展了。那么就选取记忆长河中的几朵浪花吧。虽然是微不足道的雪泥鸿爪,但却敝帚自珍,常让我难忘,令我回味。

此曲只应天上有

1984年那个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大学毕业到附中工作还不到两年就因病住院。此间发生的一些小事难以忘怀,时常萦绕心头。

住院不久的一个晚上,月光融融,秋风习习,浓郁的桂花香气溢满病房。夜已深沉,而人却难眠。枕边的两封信,像两盆灼热的火炉,烤得我坐卧不安。一封是大学母校的老师写来的,他马上就要招收现代文学的硕士研究生,很想要我考一次,并同时寄来了招生简章和参考书。

老师的信不长,但言之凿凿,情之深深,勾起我大学生活的回忆:在那美丽的校园,月影下,桂树旁,师生们倾心交谈;在那偌大的图书馆如同密林般丰富的藏书架间,徜徉寻觅,探索惊喜;还有那多彩多姿的体育文化生活,那熄灯后教室里秉烛攻读的闪闪微光……更难忘同窗好友,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分别时举杯相约,两年后考研回母校再相聚的情景。而且我是恩师的得意门生,他的一番盛情,我的美好梦想,也许就会成真……

月光透过纱窗,斑斑点点地洒在洁白的病床上,像一只只询问催促的眼睛……我忽然瞥到了另一封信。那是下午来医院看望我的学生留下的。同室的病友告诉我,有十几个男女学生等了近一个小时,当时我正在体检,学生只好留下一封信走了。这是一张五线谱练习本上撕下的纸,只有一行字和一段曲谱:“张老师,请你好好休息,养好身体,早点回来,我们特想你!热爱你的学生:img83……”哎,这些调皮可爱的学生居然要我猜谜!虽然我才当了不到两年的教师和班主任,可是这几百个日日夜夜是多么难忘!到底是哪些学生来看我?是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正兴奋难抑,忐忑不安之时,那调皮的扮鬼脸引得满堂大笑的邹敏吗?是那个元旦晚会上与我碰杯,又将凉开水悄悄滴进我脖子里的陈岚吗?是那个在玄武湖溜旱冰时,细心地用自己的发夹帮我修好跌坏的眼镜架的朱楠松吗?是那个风雪弥漫,执意要与我夜登钟山赏瑞雪,疏影横斜,热情邀我踏春露闻梅香的张晖吗?还是那些认真负责,点子很多的班委刘卫国、袁波、王晓飞、陈彦、郭宁晨吗?多少次月夜家访,满载而归;多少次荡舟后湖,戏水“打仗”;多少次赛诗会上,激情荡漾……为了备课和活动,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为了教育一个个调皮鬼,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热情!春秋两载,这个全校闻名的“乱”班、“差”班,成为团结向上的先进集体。

明月如银,万籁俱静。我的病不重,可是心情很沉很不平静。是考还是不考,是走还是留?一边是学生的嗷嗷待哺的目光,家长们声情并茂的谢语,老校长满怀期望的神情……一边是恩师殷勤的期待,自己多年来搞文学研究的梦想……这时,就正像哈姆雷特“生存还是灭亡”的痛苦选择一样折磨着我……

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索性到庭院散步……月光如水,凉风阵阵,桂香浓浓。我一下子清醒了许多。我想到学生留条上的五线谱,整整大半天还未猜出来是什么意思……举头望明月,我想到乐圣贝多芬和盲姑娘的故事,贝多芬忽发灵感而谱成著名的《月光奏鸣曲》……就在这时,似乎像一道闪光在脑中划过,顿时豁然开朗!我急步回到病房,拿起留条,啊,多么机灵的调皮鬼!那五线谱是2/2拍的高音谱,每个小节有两个音符,转化为简谱就分别是46、38、28、17……这样不就与学号相对应了吗?46号——王红兵,38号——邹敏,28号——陈岚;17号——郑和玲……这时,我心花怒放,就像解开了哥德巴赫猜想一样高兴!纸条上的字好像是王红兵写的,他正是当年全班最调皮的“坏”学生,有的课任老师哭着来告他的状,他的成绩单上则是一串串“红灯笼”……然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水滴石穿,金石可镂!他终于渐渐地转变了。为了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庆节扎灯笼比赛,他把自己家里的旧凉床拆了,为了解决疑难问题,他月夜敲门来求教……当我把门门功课良好的成绩单送给家长时,他的父亲紧紧握住我的手,泪水夺眶而出……这一刹那,我感到了圣洁和伟大,体验到教师情感的无限风光!

朗月渐渐西沉,我心里的天平似乎也渐渐倾斜了。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已是阳光灿烂的早晨。推开窗户,万道霞光涌进病房。阵阵桂香飘满空间,我深深吸了口气,甜甜的。

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人生的路很长,而要紧处往往只有几步。这几步的选择却有时决定于偶然的小事。人生的魅力与无常就是这样神秘吊诡,丰富莫测,真令人感慨!几十年过去了,在社会巨变、价值多元的今天,好像已经很难简单评价一个选择,很难共鸣理解当年的某些情感了。然而我却永远难忘那桂香飘溢的秋夜里幸福的高峰体验!永远怀念调皮的五线谱,怀念那一颗颗纯真童心所谱写的动人心魄的爱师曲!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唯贻教师闻。漫漫人生终不悔,最忆丹桂飘香时!

漫漫艰辛求学路

作为附中的教学校长,每年都免不了在高考前对学生来一番教育和动员。如今的中学生真大胆,往往在我夸夸其谈的前后,时有学生请我讲一讲自己高考的经验体会。此时,尴尬和酸楚笼罩着我,叫我怎么说呢?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难忘那赤日炎炎的三天考试拼搏,也难忘那考前夜以继日地挑灯苦读。然而对于我来说,争取高考资格的路却更长更累,也更难忘……

1964年我考入省重点中学——南京市九中。开学典礼上,老校长慷慨激昂地说:“你们走进九中就是一只脚跨进了大学的校门!”于是,少年时代五彩的大学梦就缤纷多姿了……可是大学梦未做成,却在1968年到本省丹阳县农村插队去做了多年的知青梦!经过广阔天地的革命锻炼,又接受了父母被反复批斗,家庭几番波折的战斗洗礼,那彩色的大学梦渐渐地淡薄了。其间虽有过几次上大学的想入非非,也有过几度痛心疾首的绝望与焦虑,但是终于慢慢地心如止水,做到了既来之则安之,诚心诚意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扎根农村干革命了。正当我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光辉大道奋勇前进时,七十年代初,他老人家发出了“大学还是要办的”最高指示。于是,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我,被荣幸地推荐参加公社的工农兵大学招生“考试”。所谓考试也不过就是公社随意叫来十几个知青,举行半天极简单的测试而已。数学试题是四则运算和勾股定理,语文就是写一篇大批判稿。这点数学题对我这个省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简单得近乎儿戏!三下五除二,不到半小时就做好了。抬头四望,众考生皆是抓耳挠腮,眉头紧锁的痛苦状……接着就写作文,好在常给生产大队书记和小队长们代笔写稿子,也算练就了好“手艺”,于是文思泉涌,挥洒自如地写了一大篇……几天后,参加改考卷的一位老师告之,我的成绩名列第一。一时间,我要上大学的消息风传全村,甚至不少外村的知青也来与我话别……半个月,一个月过去了,我却终于知道是落榜了!其实连落榜都不是,那次考试不过是摸底测验,所谓“佼佼者”才有资格到县城“考”大学。又得知,同考十几人中,仅有我是知青,其余都是当地干部子女。在靠推荐(关系),靠谁手上老茧多而上大学的文化大革命年代里,像我这样政治成分不好的知青只能是陪考,实际上,未考就胜负已定。这就是我大喜大悲的第一次“准高考”。(www.chuimin.cn)

熬过了漫长的几乎绝望的岁月,在1977年,却十分意外地迎来了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佳音!但是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典型,我刚被“照顾”安排到公社中学当老师,怎么好启齿谈参加高考的要求呢?然而渴望多年的大学梦就这样眼睁睁地破灭吗?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思想煎熬,我还是忐忑不安地找到校长申请,结果可想而知:高考的大门对我仍是关闭的。

1978年春天,又是高考报名时,我再次提出申请,同样被拒绝。

1979年,是我高考报名的最后年龄界限!高考的梦也做了十几个春秋,似乎比《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和周进更不走运,因为至今还无缘进得考场!屡战屡败几乎使我丧失了再申请的信心……幸好还有一点广阔天地里练就的韧劲,还有一点所谓阿Q精神。我默默地念着毛主席语录“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常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终于下定决心,不怕失败,鼓足勇气又来到校长家。正当我要讲出几夜不眠绞尽脑汁想出的种种理由时,也许是多年反复申请高考的纠缠使领导心烦了,也许是拨乱反正的春风使人比较宽容了,总之,竟鬼使神差般的,校长居然摆摆手说:“你到县教育局去问,他们同意考,我没意见……”我喜出望外连忙道谢告别。回宿舍的路上,我长长吁了一口气。这时,春风拂面,菜花沁香,仰望蓝天,晴空万里。

然而好事多磨。第二天当我兴冲冲地赶到县教育局,一位科长却答复说校长没有签字,公社教育助理没有批示!我只好又连夜赶回来先找校长,再找公社教育助理。

连续的奔波周折使我心力交瘁。朋友们给我鼓劲出点子:要抓住时机多送礼,才有希望啊!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关系走后门,于是我买了许多当时十分紧俏的香烟、名酒,装了鼓鼓的一大包,我的信心好像也渐渐鼓起来了……教育助理家在镇上东北角。这天晚上,月明星稀,春风和煦。黄澄澄的油菜花清香宜人,墨绿的麦田伸向远方。繁忙了一天的大运河也安静了,岸边的船工晃动着身影,缕缕炊烟冉冉飘起……我拎着沉甸甸的旅行包就像拎着沉甸甸的希望……

教育助理不在家。他夫人勉强让我进了门。我简单说明来意,就坐在那里尴尬地等着。几十分钟过去了,助理夫人一边做家务一边不耐烦地应付我。我只好笨拙地将包里的礼品拿出来……助理夫人立刻走过来把礼品往包里塞坚决不肯要,而且把我送到门口。在她就要关门的一刹那,我突然像即将被宣判死刑的犯人一样,抓住最后一线希望,死死地顶着门不让她关。然后将旅行包扔下,飞也似地跑开了,任身后焦急的呼喊在春夜里飘荡……

一口气跑到大运河边,撩起冰凉的河水,洗涤我发烧的脸颊……我精疲力竭地躺在运河堤上,明月似镜,流水如诉……十几年坎坷的求学路历历在目,艰辛、委屈、愧疚、屈辱、悲愤、期盼、狂喜,一时百感交集,泪如泉涌。

第二天我终于拿到了教育助理的批示。可是赶到县教育局报名又遇到麻烦。接待我的一位科长,先是不同意,说没有先例,后又苦口婆心劝我不要考……眼看报名截止的时间就要到了,我实在气愤极了,就拿出报上刊登的高考条件与他争辩,渐至拍案而起与科长大吵起来……直到报名截止前的半个小时,在局长的恩准下,我才跌跌爬爬如履薄冰般地报了名!当我填完报名表上的最后一个字,昏昏沉沉地走出县招生办大门时已是傍晚。远处,残阳如血,晚风如泣。

学生们欢迎我讲话的掌声又响起来了……面对一双双纯洁明亮的眼睛,我能说些什么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乐辛酸,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挑战和机遇。那荒诞年代里剪不断理还乱的荒唐事,怎么能说得清,又该怎么说呢?……真的,年轻的学生,幸运的一代,叫我怎么对你们说呢?

翩然起舞蕴和谐

我从附中调到省教育厅教科所工作后,常常到全省各地指导和调研,没想到在附中学会的交际舞还曾经帮了我的忙。

一次和教科所的几位同志到南通海安市指导音乐课题研究,恰逢南通市中小学音乐教研年会在此举行。全市200多位音乐教师济济一堂,晚餐会成了歌舞晚会。女主持人高雅活跃,教师们各展才华,或高歌一曲,余音绕梁,或长袖飞舞,婀娜多姿。我们边吃边听边看,好不快哉!突然主持人大声邀请省厅领导与她共舞!全场先是一静,紧接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音乐教师本来就活跃,此时更是大为沸腾,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平时教育厅部门的人到基层都被称之为省厅领导,虽然知道是基层教师出于对我们的尊重,但也颇为受用。而此时,坐在主桌上的我们却很尴尬,面面相觑,你推我让。而周围的欢呼声叫好声更加响亮。看来难以退却了,大家竟然一致推举我,说是当过校长的,肯定会跳。唉,到教育厅几年都未跳过舞了,此刻也实在没办法,只有出场了。然而舞曲一响,似乎灵感突发,与女主持人跳的一曲华尔兹舞默契流畅,似乎有点珠联璧合的味道。于是台下掌声如云,欢呼如潮。盛情难却之下,又跳了一曲活泼奔放的小拉舞。此时,全场沸腾,晚餐会成了欢乐的海洋。

回到旅馆,激动的我久久不能入睡,在附中跳舞的趣闻轶事渐渐浮现脑海。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南航附中尝试学校综合改革,教职工的利益重新调整,矛盾冲突比较多。同时学校面临着提高教学质量,争上省市重点学校的考验。虽然“文革”结束多年了,但极“左”思潮依然存在,每周三下午不上课,哪怕是无话可说,无文件可学,也要雷打不动确保半天政治学习。当时解决教职工思想问题和利益矛盾也就主要靠政治说教。而且学校也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气氛十分沉闷,实际上,这样做既很难解决利益矛盾,又无法化解思想问题,教师的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差。我们校领导几经研究,决定每逢双周三下午的政治学习改为文娱活动和自学政治,并决定修建歌舞活动室,使教师有劳有逸,促进身心健康。现在看来这完全是小事一桩,而在当时政治挂帅的情景下,却是全市中小学开先河之举,甚至有冒天下大不韪之嫌啊!随后学校又请来专业舞蹈教师培训教职工,校领导带头跳舞唱歌。于是每到双周三下午和周末,校园里荡漾着悠扬的歌声、美妙的舞曲。

作为分管教学和奖金分配的我,自然面临更多的教学质量压力和人事矛盾。虽然我力求一日三省,戒骄戒躁,但仍感到难以修炼到位,时常焦虑发火,身心衰弱疲惫。那就去跳舞吧!在优美欢快的旋律中,在流光溢彩的舞池里,尽情地宣泄升华。平时不苟言笑,略嫌严肃的男女教师们,此时笑靥如花,神采飞扬,多姿多彩,有的大方奔放,精通舞技,跳起来节奏到位,腾挪转合,游刃自如,尽情尽兴;有的高雅庄重,慢三慢四,中规中矩,古典厚淳的乐曲使你心胸如洗畅快如饴;有的稚朴真诚,刚学跳舞,踩不着点却常常踩脚,尴尬致歉,边教边跳,别致风趣;也有的羞怯腼腆,不敢相视,不善交谈,却此时无声胜有声,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相逢一舞泯“恩仇”!没想到,几个与我平时工作中有误会有矛盾的女教师,竟然在几次默默无语的跳舞后,主动与我交谈解开了心结!也没想到,多年来烦恼我的头晕胃胀疲惫烦躁的毛病也大大减轻!难怪有人戏称交际舞是人类沟通的世界语!我看它可能也是医治身心疾病的一剂灵丹药吧?

我离开附中已经有十多年了,其间走过五湖四海,也曾参加一些舞会,度过不少美好时光,但最令我怀念回味的依然是附中的舞会,感觉最美最好的舞伴还是附中的教师!是否纯朴之乐最动人?是否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否真诚真情之时就是人性人生最美丽之日呢?我又想,附中当年的物质奖励很少,教育质量压力很大,综合改革矛盾很多,但是领导与教师却又团结、努力,除了其他因素外,是否也因为有了这美丽的翩然起舞,促进了人们的和谐相融,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指数呢?

纵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走遍千山万水,我最念附中情!我衷心祝愿附中更快发展进步,更加美好幸福!

何日乘兴回附中,与君共舞欢乐曲!

2009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