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麟印象周和平宋玉麟1965届校友。一玉麟是太仓人。今天,“松石斋”已由玉麟代表家属交政府无偿使用,使之成为“宋文治艺术馆”的一部分,艺术馆里存有一批宋老生前捐献的他的代表作品和收藏的明清字画。玉麟在画上常题“太仓玉麟”或钤上“太仓”的印记,这是他心中藏着对家乡深情的见证。娄东有派今人传,玉麟是有这个责任和这个能力的。二玉麟的成功,得益于父亲宋文治先生,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2023-12-05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汪 平
汪 平
1991届校友。首届(1991年)校友奖学金获得者。1991年以高考预考南京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东南大学,1995年继续保送攻读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移动建设部副经理。
岁末,整理家中杂物,翻出一摞高中时候的课堂笔记本来。随便打开一本,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顿时想起高二的某节语文课情景。
那天一上课,刘宗启老师一言不发,就直接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四句话,然后开始抑扬顿挫地给我们逐句解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时行者则而行之。”郑玄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刘老师是用这四句话希望我们以品德高尚、行为良好的人为楷模,即使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还是要一直向往着。我把这四句话记在了笔记本上,更记在了心里。
其实高中三年收获的又何止是这四句话呢。高中是人生中重要的三年,不仅仅是因为掌握了很多的文化知识,还在于培养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要如何做人。毕业将近十八年,高中的那些事情还历历在目。
我还记得教数学的李粹华老师,抽丝剥茧般地给我们分析如何解题,每一个步骤都有根有据、滴水不漏,经常让我听得如痴如醉。虽然后来我读大学、工作都和数学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也使我形成了考虑问题力求全面、周到的良好习惯。(www.chuimin.cn)
我还记得班主任王新敏老师经常对我的鼓励,他总是微笑着对我说:“你可以做到的。”刚进入大学时,我曾经因为周围的同学都是各地的佼佼者而失去了自信;也曾在学习某门课程遇到困难而感觉无从下手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工作后更是多次因为遇到各种全新的环境和工作内容而不知所措。但是只要我一想到王老师那微笑的脸庞,总会感觉到信心又回来了,抖擞精神去迎接挑战。
我还记得刘宗启老师的另外一句话,就是“事事留心皆学问”。上高中的时候,他就要求我们不管是从书本上、报纸上看到的文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都写在摘抄本上,并要用一段话来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时至今日,我还是利用各种闲暇时间,阅读各种专业的书刊杂志,浏览网上的各类信息,并且习惯性地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
我还记得化学亓永平老师把数学的方法用在化学解题中,使我明白各学科之间是相互关联和密切联系的。还记得英语的陈亭华老师在校庆时为我们点歌“Top of the World”,并且在黑板上抄写完整的歌词,告诉我们学英语并不只是死记硬背……
在各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经过我个人的努力,高中三年历次期中和期末考试,我均列全年级的总分第一名,并在1990年获得首届校友奖学金,1991年被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1991年,我以高考预考全南京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进入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学习。这个名牌大学的名牌系,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佼佼者,我以中学期间打下的扎实基础和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各学科的学习中继续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获得奖学金。1995年我在全系本届240多名学生中名列第四名而继续保送攻读本系的硕士研究生,进入了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移动通信方面进一步深造。二年半的研究生生活,我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与实验室的导师和同学一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并获得1998年度江苏省科学进步奖。1998年我以全系研究生第二名的成绩毕业,硕士论文获得校优秀论文,并取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我进入了当时的江苏省邮电管理局,负责IP网络的项目和工程管理工作。单位历经移动分营、邮电分家、政企分营等多次变化,2002年正式更名为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并成功在美国和香港上市。2008年中国电信成功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络,并在2009年获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运营牌照。我也在2008年10月被任命为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移动建设部副经理,负责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的移动网络建设工作,全程参与了CDMA网络收购、CDMA网络扩容建设和3G网络建设、上市工作。
转眼已届不惑之年,回头看看走过来的岁月,我心中充满了对各位老师的感激。未来还有很多的人生目标,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会牢记老师们对我的教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玉麟印象周和平宋玉麟1965届校友。一玉麟是太仓人。今天,“松石斋”已由玉麟代表家属交政府无偿使用,使之成为“宋文治艺术馆”的一部分,艺术馆里存有一批宋老生前捐献的他的代表作品和收藏的明清字画。玉麟在画上常题“太仓玉麟”或钤上“太仓”的印记,这是他心中藏着对家乡深情的见证。娄东有派今人传,玉麟是有这个责任和这个能力的。二玉麟的成功,得益于父亲宋文治先生,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2023-12-05
我一生的一点回忆钱剑秋钱剑秋1951届校友。我写回忆录,不是用来出版,而是为后代留下生命传承的记忆。我的童年、少年时代1935年(乙亥)农历11月11日我出生在南京一个小市民家庭。我坐第一排,舅舅坐最后一排。站岗人有权阻止闲人入校,有权维持校门秩序。国民党新六军全部美式配备,一身戎装,崭新的坦克、大炮、机关枪夹列其间,雄姿英发。解放前,南京每年要举行一二次庙会游行,说是什么菩萨过生日。......
2023-12-05
五十年同窗之谊天长地久半世纪师生情怀永不相忘——记“纪念南京七中高20班校友毕业50周年茶话会”的前前后后程嘉梓高中,难以忘怀的年代五十年前我们从南京七中高中毕业了。当2006年4月16日徐君义邀请校友到江浦相聚时,参加者已达到18人。这一提议得到校友们的一致赞同,并议定在母校举行。这就是我们筹备“纪念南京七中高20班校友毕业50周年茶话会”的缘由。至此,茶话会已准备就绪,只等嘉宾到来。......
2023-12-05
在欢庆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的同时,我们也迎来了母校七中命名六十周年。我们高兴地看到七中的好传统已汇入南航附中,并不断发扬光大。在母校建校75周年之际,衷心祝愿南航附中在新世纪更创辉煌,把学校建成火热、和谐的师生共同家园,锻造出一支更加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各类人才。母校也是我心中温暖、永久的“鸟巢”,将会飞出无数的小小鸟,飞向祖国各方,飞得更高、更远。......
2023-12-05
我的航空科技教育情结许在平许在平原南航附中高级教师,物理教研组长,学校教科室主任,从事物理教学数十年。特别是与南航大联办,以南航大雄厚的师资、设备做依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航空航天知识的教育。我虽然退休多年,仍常记挂着学校航空科技特色教育的研究,关注着《航空航天知识读本》课程的教学情况,因为我与中学生航空科技教育已结下了深厚的情结。......
2023-12-05
毕业十七年赵新赵新1992届校友。十七年,已经足够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从高中毕业;十七年,也已经足够我把从母校得到的一切融入自己的血脉。我是南航附中首届实验班的学生,1986年入学,1992年保送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十年,2006年调到北京市丰台区任区委办公室副主任。离开母校十七年了,这十七年里,我真切地感受着在母校六年时光中点点滴滴的收获,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自信!......
2023-12-05
情系鸡冠花——记翁德宝教授朱善良翁德宝1965届校友。正是这样的一棵草、一枝花,我院生物系翁德宝教授耗费了十几年心血,情系鸡冠花,开展了系统的科研工作,做出了一篇开发应用的好文章。翁老师凭借敏锐的专业眼光联想到,同为苋科植物的鸡冠花极为可能蕴含着潜在的食用价值,推测开展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应具有积极的科学意义。谈起研究鸡冠花的漫长科研经历,翁老师总是有说不尽的感慨、欣慰和微笑。鸡冠花,是翁老师心中的花!......
2023-12-05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晁立山晁立山1992届校友。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我们还开展了丰富而又有意义的班级活动。由于品学兼优,在高中二年级,我荣幸地获得了首届校友奖学金。北京不仅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一座悠久历史的名城。不论是在加拿大、日本,还是在法国、美国,相关厂家都表示,卖整机设备可以,但对于引进生产线和技术转让,特别是引进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要求,“不予考虑”。......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