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忱地拨动后进生的心弦邱炳炎邱炳炎1954届校友。在我们这所后进生面广量大的学校里,教育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我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满腔热忱地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的。对于教育后进生来说,后进变先进的真实感人的事例对他们的触动尤其大。平常我常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我感到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料,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其中最积极要求进行改革试验的竟然是几个后进生。......
2023-12-05
母校永远是个温暖的地方
袁慎芳
袁慎芳
1983届校友。1980~1983年于七中(现南航附中)学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结构控制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结构健康监控》,作为主要编著人编著了专著《智能材料结构》,发表文章11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承担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分会主席或会议执委10余次。先后应邀赴美、日韩等国外大学讲学。2002年被中国知识产权局及中国妇联联合授予“巾帼优秀发明者”称号。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
到今年,母校——南航附中成立已75周年了。端午节前夕母校的老师来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内心不禁有些感叹。(www.chuimin.cn)
我是1980年到1983年在母校就读的初中,那时母校还用的是以前的老名字:南京市第七中学。1983年我在中考时考入了金陵中学,就此离开了母校。
静下来算算,真是时光飞逝,转眼间我离开母校已经26年了。这26年里一直忙忙碌碌,好像没有机会回母校好好看看。但内心里,其实是常常怀念在母校的时光,常常想起以前的老师和同学。有时从学校边上经过,总难免往学校里张望张望,看到教学楼翻修了,看到新操场建好了,看到一群群年轻的面孔进进出出校园,恰似以前年轻的我们。后来,知道学校更名为南航附中,被评为省重点中学,内心更是由衷地替母校感到高兴。一些当年的同学,分别多年后,又有机会在同一师门下再做博士同学或再在同一所大学共事,在一起聊天时,也常常会一起回忆在母校的时光,有时会相互调侃一下:“我们都是母校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呀!”虽是调侃的玩笑话,但也包含真实的成分。母校培养了我们,在我们这些母校的孩子的心里,母校永远是个温暖的地方!那里的老师,无论是当年教过我们的,还是现在正在辛勤教育孩子们的,都永远是我们由衷敬重和感激的人!
值此母校七十五华诞之际,祝母校越办越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满腔热忱地拨动后进生的心弦邱炳炎邱炳炎1954届校友。在我们这所后进生面广量大的学校里,教育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我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满腔热忱地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的。对于教育后进生来说,后进变先进的真实感人的事例对他们的触动尤其大。平常我常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我感到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料,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其中最积极要求进行改革试验的竟然是几个后进生。......
2023-12-05
给我学养给我禀性——擦肩走过八府塘的日子何兆华何兆华1960届校友。与向彤合作的歌剧《芳草心》获文化部一等奖、第三届田汉戏剧奖。那就是说我的声乐主课已经通过,只差今天的视唱练耳和乐理应试啦?赶紧去找中央音乐学院主考教授杨彼得先生问问吧,他回答说:“我们考虑过,但你的程度不够。”……......
2023-12-05
六年一贯制教改实验班——南航附中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王正镛王正镛1963年南师大毕业。如果我们能创办“六年一贯制教改实验班”,既继承了老七中的传统,也解决了现在七中的高中生源问题,岂不是学校发展的阳光大道吗!于是校领导决定1986年上半年启动“六年一贯制教改实验班”的筹备工作,争取新学年正式开班。这四大难题不解决,那创办“六年一贯制教改实验班”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2023-12-05
千船竞发中有一叶小舟李增俊1966届校友。千船竞发中有一叶小舟——新中国像是一艘远航的巨轮,我们这代人就是一叶小舟,经历过风和日丽的全速航行,也有绕过暗礁,摸索前进的艰辛。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的独特行动,1968年底至70年初,长江两岸,运河堤旁,千船竞发,红旗飘扬,豪情满怀的年轻人奔向四方,正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23-12-05
南院教室走廊留给我一生的财富郭立玮郭立玮1965届校友。“文革”前南京七中五年一贯制首届毕业生。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母校让我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而最初见识这八个字,却是在母校旧址南院教室的走廊。考场设在八府塘校址南院,两排红砖平房教室虽简陋,但走廊上一幅幅配有作者头像的语录、警语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学习过程给予的愉悦成为我在那不堪回首的年代唯一的享受。......
2023-12-05
雪泥鸿爪忆附中张扬生张扬生1982年扬州大学毕业后分配来我校,从语文教师到教导主任、教学校长,历时15载。在这美好的季节,突然接到董老师电话,说庞校长和校友会请我写文章,回忆成长经历和在南航附中工作的感想。虽然是微不足道的雪泥鸿爪,但却敝帚自珍,常让我难忘,令我回味。漫漫艰辛求学路作为附中的教学校长,每年都免不了在高考前对学生来一番教育和动员。......
2023-12-05
献给南航附中75周年校庆范勋培范勋培1955届校友。很显然,在广大师生逐步积极参加歌咏活动的过程中,交大教工合唱团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回想1994年7月交大教工合唱团到北京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的比赛和演出真是令人兴奋不已。而且,我们交大教工合唱团在北京第三届国际合唱节上也演出多次,大场面也不是没有见过!......
2023-12-05
母校感怀陶伯刚陶伯刚1966届校友。至今年离开母校已四十年了。在母校的几年中,聆听过数十位老师的讲课,接受过数十位老师的教诲,老师们的音容笑貌现仍历历在目。我怀念母校,怀念何老师、母校所有教过我或没教过我的老师们。离开母校大家奔波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同学当中一部分成为一生的挚友,大部分成为心中默默的想念。我怀念母校,怀念母校熟悉或不熟悉的哪怕只见过一面的同学们。......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