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软饮料工艺学:香料和香精的制备

软饮料工艺学:香料和香精的制备

【摘要】:而以这些天然、人造香料为原料,经过调和并加入适当的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多成分混合体称为香精。

3.3 香料和香精

食用香料是能赋予食品以香气,同时赋予食品特殊滋味的食品添加剂。食用香料一般是各种天然或合成的香料原料或其相互调和而成的调和香料。而以这些天然、人造香料为原料,经过调和并加入适当的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多成分混合体称为香精。

3.3.1 食用香料

(1)天然香料

1)动物性香料 动物性香料品种不多,到目前为止被人们利用的仅有麝鹿、灵猫、海狸三种动物的香囊。此类香料在浓烈时都有不适的臭气,但经稀释后则能发出优美的香气,而且留香力很强。在高级香精中常作定香剂。

2)植物性香料 植物性香料品种繁多,目前在科学研究或工业生产中被利用的有200余种。这些植物性香料来自植物的不同组织,如花、果、叶等。

(2)人造香料 包括单离香料、合成香料、调和香料。单离香料是以天然香料作为原料,以物理化学方法分离而得的较单一的成分,如丁香酚、檀香醇、黄樟素等。合成香料是以单离香料及煤焦油系成分为原料,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制得的,如香豆素、香兰素、杨梅醛等。调和香料是以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为原料,经过调香配制而成的产品。

3.3.2 食用香精

食用香精的种类繁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食用香精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来源分类 食用香精按香味物质来源可分为调和型食用香精、反应型食用香精、发酵型食用香精、酶解型食用香精和脂肪氧化型食用香精五种类型。

(2)按形态分类 食用香精按形态可分为液体香精、膏状香精和粉末香精三种类型,其中液体香精又可分为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和乳化香精三种类型。

1)水溶性香精 是由香精基剂、乙醇和蒸馏水调和而成,有时加入少量甘油和食用色素。溶液呈透明澄清状态,香味浓度较低,易挥发,不耐热,在软饮料中使用较多。

2)油溶性香精 是由香精基剂和精炼植物油(或甘油、丙二醇)作稀释剂调配而成。其特点是香气比较浓郁、沉着、持久、香味强度高,适于较高温度操作工艺的食品加香。

3)乳化香精 是由香精基剂、乳化剂、稳定剂和蒸馏水等组成。为白色乳浊状液体,带有黏稠性,加入水中能迅速分散,但液体呈乳浊状态,应用于需要乳浊度的软饮料中,不适宜用于要求透明的产品。调制、操作较复杂,如果配方不正确,操作错误,会发生分离现象,保藏期过长或过热都会导致分离现象。

(3)按香型分类 食用香精的香型丰富多样,每一种食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香型,概括起来主要有水果香型香精、坚果香型香精、乳香型香精、花香型香精、蔬菜香型香精等,而每一类又可细分为很多具体香型,同一种水果香型还可以分为若干种类型。

(4)按用途分类按用途化可分为化妆品用香精、食用香精、香烟用香精等。(www.chuimin.cn)

3.3.3 香料和香精在软饮料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3.3.3.1 香料和香精在软饮料中的作用

1)辅助作用 某些原来具有香气的产品,如高级酒类、茶叶等香气浓度不足,需要选用与其香气相适应的香精来辅助其香气。

2)稳定作用 天然产品的香气,往往会受地区、季节、气候、土壤、栽培技术和加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不稳定,而香精是按照同一配方进行调和,其香气基本上可达到每批都稳定。加香之后,可以对天然产品的香气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3)补充作用 某些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原有的大部分香气,这就需要选用与其香气特征相适应的香精进行加香,使产品香气得到补充。

4)矫味作用 某些食品具有令人不易接受的气味,通过选用适当的香精可以矫正其香味,使人乐于接受。

5)赋香作用 某些产品本身没有香味,可以通过选用具有一定香型的香精,使产品具有一定类型的香味。

6)替代作用 直接用天然品作为香味来源有困难时(如原料供应不足、价格成本过高、造成生产工艺困难等),可以采用相应的香精来代替或部分替代。

3.3.3.2 使用香料和香精时应注意的事项

1)用量 香精在食品中使用对香味效果的好坏关系很大,用量过多或不足,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确定适宜的用量,只能通过反复的加香实验来调节,最后确定最适合于当地消费者口味的用量。

2)均匀性 香精在食品中必须分散均匀,才能使香味一致,如加香不均,必然会造成产品部分香气过强或过弱的严重质量问题。

3)其他原料质量 除香精外其他原料如果质量差,对香味效果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饮料中水处理不好、使用粗制糖等,由于它们本身具有较强的气味,使香精的香味受到干扰而降低了质量。

4)甜酸度配合 如果甜酸度配合恰当,对香味效果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5)温度 饮料用香精都采用水溶性香精,这类香精的溶剂和香精的沸点较低,易挥发,一般控制在常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