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行政决策机制:理论与实践

行政决策机制:理论与实践

【摘要】:第二节行政决策机制考查知识点与考察目标识记:行政决策与行政决策机制的含义,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类型理解:不同行政决策机制的各自特征、基本功能、运作机制、基本原则与实现途径应用:运用公共政策相关理论,分析案例中特定政策制定过程体现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构成因素、运作方式与特点,并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经验与启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出炉记[2]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

第二节 行政决策机制

☞考查知识点与考察目标

识记:行政决策与行政决策机制的含义,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类型

理解:不同行政决策机制的各自特征、基本功能、运作机制、基本原则与实现途径

应用:运用公共政策相关理论,分析案例中特定政策制定过程体现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构成因素、运作方式与特点,并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经验与启示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出炉记[2]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党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及时的抢险救灾行动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其中,经历仅仅十五天即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下简称《重建条例》)更是广受赞誉。此立法规制为灾后重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公众提供了明确的未来预期,激发了人们重振生活的信心。

15天立法日程表

5月26日,汶川地震发生后14天,立法任务下达到了国务院法制办。

5月26日当天,立法小组成立,白天讨论思路,晚上开始动笔。

5月27日,国务院法制办把第一次征求意见稿,在下班前,发到了35个国务院部门和四川、甘肃、陕西、云南、重庆5个灾区政府征求意见,要求他们28日下班之前回复。

5月28日下午,国务院法制办从征求意见的35个国务院部门中,选取了15个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关系特别密切的部门,直接带上意见来开座谈会。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和副主任到会听取意见。

5月28日晚上,根据反馈意见,立法小组人员立即进行修改,形成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5月29日,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印送45个国务院部门(增加了10个部门)征求意见。当天又是连夜对条例进行了修改。

5月30日,立法草案报告说明起草完毕。

5月31日,经过法制办领导审定,晚上七点半报送国务院。

6月2日,根据温家宝总理指示,草案又专门征求了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意见,同时,又补充征求了国家民委等几个部门的意见。

6月3日,对征集上来的意见又进行了研究并修改草案。

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根据常务会议的精神,立法小组连夜修改,干了一个通宵。

6月5日,草案又报到国务院。

6月8日,温家宝总理为此签署国务院令。(www.chuimin.cn)

6月9日,新华社发布《重建条例》。至此,前后15天的时间,《重建条例》诞生了。

立法基础

国务院法制办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司长王振江深切感到,立法神速,与国务院领导对汶川灾后重建高度重视密切相关。这次立法动议,是温总理亲自提出的。立法过程中,国务院有关领导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温总理更是在很多具体问题上都给予明确指示。比如,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要特别注意清理现场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包括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尤其是馆藏文物等,同时,要特别注意保存地震的遗址、遗迹,有科学价值的、有典型性的、有代表性的这些区域,要建立博物馆;清理中,还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注意环境保护问题,注意老百姓关注的问题。王振江感叹:“指示很明确。总理确确实实心系灾区群众。”

6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举行第二十五次发布会。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在会上就《重建条例》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他回顾15天的条例起草工作,其中得到了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各部门和四川、陕西、甘肃、云南、重庆等省、市人民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为条例的如期出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王振江介绍,在几次征求意见过程中,给的时间都很紧。从传出稿子到回复意见,都要求在24小时之内,根本也没有更长的时间给他们,“但大家都做到了”。

正是这种密切配合节省了大量时间。据介绍,在日常立法中,征求部门和地方意见,一般要20多天、一个月左右时间,拖拉现象也并不罕见。但此次完全不同,无人怠慢。另外,从这次意见反馈看,全部是建设性的,从大局出发,“没有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在职责、权力问题上纠缠,讨价还价,彰显出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全国一盘棋”。

除了各地各部门的积极配合,《重建条例》的顺利出台还离不开现行制度的奠基作用。汶川地震之前,按照国务院立法计划,国务院法制办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一直在着手《防震减灾法》的修改工作,并搜集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地震救援、应急、恢复重建的资料。汶川地震之后,按照党组部署,他们认真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所有讲话、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密切关注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并梳理了汶川地震应急救援、临时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试图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上升到法律层面,修改好《防震减灾法》。期间,他们意识到《防震减灾法》有关“灾后恢复重建”一章中列举的措施对于汶川地震的重建工作来说还远远不够,旋即打报告,建议已上报国务院的《防震减灾法》修改草案进行再修改。在获批示后,立即根据汶川抗震救灾经验,修改了11处地方。

王振江说:“可以说,当我们接到立法令时,实际上我们手头不是没有积累,对汶川地震带来的一些问题,也进行过一些思考。但那个时候,脑子里面想的,全是如何完善《防震减灾法》中有关‘灾后恢复重建’一章,没有想到要搞一个条例。”但是,有积累就好办。从修改法律的一章,到制定一个全新法规,国务院法制办的“能工巧匠”们应对自如。白天讨论,晚上动笔,第二天征求意见稿就发出。王振江说:“如果没有积累,再有本事,光搜集资料也得要一天时间。”

几个疑问

在《重建条例》的起草过程中,有三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首先,为什么在条例题名中要明确“汶川”二字?对此,王振江的解释是,起草小组的主要考虑是汶川条例的特殊性。其一,地震尤其是特大地震,发生几率很低,但破坏性强,损失巨大,涉及面广,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都比较困难。在这种任务重、时间紧、涉及行业多、统筹安排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有必要制定一个针对性强的条例。尽管一开始没加上“汶川”两个字,但思路上就是对着汶川来的。按照科学统筹进行恢复重建,汶川是第一例。其二,地震灾后重建立法涉及面广,可以通过《重建条例》的检验,积累一些实践经验与立法经验。如果条例实施成功,即便将来需要用到相关立法,就是一个现成的范本,转换成一个普遍适用的地震灾后重建条例,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其次,为什么《重建条例》没有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从2008年起,行政法规草案中凡不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国务院法制办原则上都要向社会公开征求公众意见。但是,此次条例却没有征求公众意见。其中原因,据王司长介绍,在于这个条例主要规范灾后恢复重建,主要针对政府及政府部门在灾后重建中的责任和任务的落实情况。例如,从调查评估到过渡性安置,从重建规划的制定到重建规划的组织实施,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条例中,没有给公众设定什么法律上的强制义务。从这个角度讲,征求意见的重点放在了国务院部门和灾区各级政府以及人大。另外,灾后重建工作迫在眉睫,《重建条例》要在方向、原则上进行指导,因此,必须在大规模重建展开之前出台,时间紧迫,对于要求广泛性、充分性的公众征求意见来说,时间明显不够。

最后,此条例是不是紧急状态下的应对法?对此,王振江司长认为,这种认识也许有误。他指出,汶川条例,立在应急救援向灾后重建的转轨之中,与“非典”时期并不完全相同,还不能完全理解为紧急事件的应对立法。在他看来,它是在应急状态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大规模重建的过程中出台的,更多的是规范以后的工程建设。事实上,从整体上讲,这个条例均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进行,只是不排除个别问题的灵活规定。比如,为保证效率与质量,行政审批只强调简化程序,及时依法办理,并没有说可以不按法律来;建设用地,考虑正常立项手续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因此条例规定建设项目只要符合灾后重建规划,就可以先行用地如临时安置,再办手续;重建用地的话,前提也是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可以边建设边用地边报批,并不是说可以不报批。

从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快速行政立法稳步推进,先后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及《重建条例》,标志着国务院立法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依法行政的加强,更标志着中国软实力在制度层面上的崛起。

☞情景模拟

假如您是其中的一个角色,比如国务院法制办的一名相关负责人员,在接到《重建条例》立法任务时,您觉得需要妥善处理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案例思考

1.依据公共政策相关理论,本案例所反映的主要是一个什么公共政策现象或事件?

2.请结合案例材料,具体分析《重建条例》制定过程的政策抉择体制、基本运作机制、主要运作方式及其主要特点。

3.结合国情,试析《重建条例》制定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具体影响作用,并谈谈其中可能存在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