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饲料配制与检测:能量饲料的加工方法

饲料配制与检测:能量饲料的加工方法

【摘要】:(三)液体能量饲料的加工一种方法是加水稀释(糖蜜)或加热熔化(脂肪),改善其流动性,再均匀喷洒加到日粮或配合饲料中去。鸭、鹅对粗纤维的利用率高一些,其日粮中豆腐渣的用量可比鸡日粮中的用量增加5%。

五、能量饲料的加工调制

(一)物理加工

物理加工包括磨碎、压扁、制粒、湿润、浸泡、蒸煮、焙炒、膨化等。一般来说,能量饲料的适口性好,可消化性高,加工调制的意义不大,但因籽实的种皮、麸皮、糊粉层的细胞壁物质、淀粉粒的性质及某些抑制物质仍会影响动物对其养分的消化与利用,因此才采用上述方法加工调制,以促进其利用。

1.粉碎

饲料粉碎后,可增加其与消化液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养分的消化率。一般家畜饲料的磨碎不可太细,以免适口性降低和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粉碎程度应依据饲料性质、家畜种类、年龄、饲喂方式等来确定,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粉碎粒度太细。饲料粉碎后,含脂量高的玉米、燕麦等不宜长期保存。

2.压扁或制粒

将玉米、大麦、高粱等去皮(喂牛不去皮),加入水和蒸汽,压为片状后经干燥冷却即为成品。压扁和制粒可以明显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主要用于牛、马的喂养。

3.浸泡与湿润

湿润用于粉尘较多的饲料;浸泡用于硬实的籽实或油饼,以软化饲料或除去有毒有害物质。使用时要注意气温及饲料种类,以免饲料变质。

4.蒸煮与焙炒

蒸煮与焙炒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适口性、消除有毒有害物质,但精料中的养分会有所损失,如蛋白质因高温变性而使其生物学价值降低。

(二)发芽、糖化与发酵

此方法在生产中应用较少。

1.发芽(www.chuimin.cn)

籽实的发芽是一个复杂而有质变的过程。大麦发芽后,一部分蛋白质分解为氨化物,而糖分、维生素(A原、B族)与各种酶会增加,纤维素也会增加,无氮浸出物会减少。冬春季缺乏青绿饲料时,为了使日粮具有青绿饲料的特性,可适当使用发芽饲料。

籽实发芽有长芽与短芽之分,长芽(6~8cm)以提供维生素为主要目的,短芽则利用其中含有的各种酶,以供制作糖化饲料或促进食欲,帮助动物消化。

2.糖化

饲料的糖化可以用加入麦芽的方法,或者利用各种饲料中本身存在的酶来进行。各种籽实中原本就存在各种酶,不过在干燥条件下无活性。如果给饲料添加适当水分并保持适当温度(60~65℃),经2~4h后即可完成糖化。

3.发酵

发酵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来获得新的营养特性,作为饲养实践中某些特殊用途之一。粗饲料的发酵不同于能量饲料发酵,粗饲料的发酵是为了降解动物难以消化的粗纤维。精料发酵后有机物损失11%~25%,精饲料发酵所用的微生物多为酵母。

(三)液体能量饲料的加工

一种方法是加水稀释(糖蜜)或加热熔化(脂肪),改善其流动性,再均匀喷洒加到日粮或配合饲料中去。另一种方法是将液体能量饲料先均匀加入载体饲料中,并除去多余的水分,进行抗氧化等处理,通过固体技术可使之适应大型饲料工业的配合饲料生产。

知 识 链 接 豆腐渣饲喂畜禽要煮熟

豆腐渣是生产豆腐和豆浆的副产品,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很高,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饲料。用豆腐渣饲喂畜禽要控制好用量,喂前最好加热煮熟,以增强适口性,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

用鲜豆腐渣喂猪。小猪阶段的喂量为日粮的5%~8%,中猪阶段的喂量要控制在日粮的15%以内,育肥猪控制在日粮的20%以内。饲喂时要搭配一定比例的玉米、麸皮和矿物质原料,并加喂一些青绿饲料,以满足猪的生长需要。冬季不要用冰冻的豆腐渣喂猪,以免引起猪的消化机能紊乱,也不可用酸败变质的豆腐渣喂猪。

用豆腐渣喂鸡。雏鸡阶段的用量要控制在日粮的6%以内,小鸡阶段的用量要控制在日粮的6%~15%,中鸡阶段的用量要控制在日粮的10%~12%,大鸡阶段的用量要控制在日粮的15%~18%。

鸭、鹅对粗纤维的利用率高一些,其日粮中豆腐渣的用量可比鸡日粮中的用量增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