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和上海两大机构评选出的上述旅游及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流行语所反映的旅游现象中,我们发现其中既包括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新产品,也包括旅游方式、旅游政策,以及各种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旅游事件。该组数据遥遥领先,占总额的50%,是旅游流行语反映最多的旅游现象。......
2023-12-05
二、旅游的流行文化特点
本书第一章第三节列举了与旅游相关的流行语,我们把这些流行语整理为旅游文化集丛。纳入旅游文化集丛的流行语涉及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机构、旅游热点、旅游管理、旅游法律法规等许多旅游领域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些问题统称为旅游文化。旅游业的产生、发展起源于旅游者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建立在社会成员满足了衣食住行等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之上的,与阅读、听音乐、看电视、上网等一样,都属于人类的文化需求。工业社会以前的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经济状况、交通工具、闲暇时间等限制,绝大部分社会成员是不可能旅游的,也不可能形成为之服务的旅游机构。只有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状况改善、交通发达、闲暇时间增多的发达工业社会后期和后工业社会,才能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从事旅游活动。正是这些日益增多的旅游行为,使旅游文化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使旅游业成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门类。以下列举的旅游人数及旅游业规模、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产业的归类,都是旅游文化属于流行文化的佐证。
(一)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热衷旅游
自2007年至2016年,中国的旅游业将取得8.7%的实际年增长率,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旅游业规模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收入上都将不断扩大。预计“十一五”期间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而到201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12 26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0%左右,相当于GDP的7%。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25 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年均将增长7%,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2010年和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分别增长到10亿人次和15.6亿人次,1995—202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4.1%[2]。
(二)旅游文化具备流行文化的特点
旅游不仅具备流行文化的特点,还具有自身的特点。旅游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成员度过闲暇的一种形式。旅游的性质是文化娱乐和文化消费。旅游是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领域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涵盖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到跨越空间、国家、民族等波澜壮阔的全球性潮流。参与旅游的社会成员不受阶级、民族、国家、语言、职业、学历、年龄、性别、兴趣、财产等诸多限制,只要有满足基本生存以外的财力和相对的闲暇,就可以参与旅游活动。由旅游行为引发的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及其民情、民俗,旅游者和旅游机构等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涉及众多人口、地域、民族、国家、风俗、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的大文化体系。因此,旅游文化是当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www.chuimin.cn)
(三)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门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改进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规范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口径、范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文件,于2004年4月1日发布。文化产业分类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它是根据文化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进行的组合,所以也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依据分类原则,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划分为四层。第一层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旅游文化服务属于第一部分文化服务中的第六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从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课题组的研究宗旨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如游览景区服务、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它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补充。
为反映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还可组合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旅游文化服务属于文化产业核心层中的第六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件的最后还提到对公园管理、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等边缘活动是否纳入文化产业,也存在不同认识。从表面上看这些活动与文化的关系不太直接,但它们作为公众可直接参与的旅游娱乐消费,推动了我国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健康繁荣,反映了公众闲暇时间的分配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所以,文件也将此类活动纳入文化产业。
有关流行语折射的旅游文化的文章
从北京和上海两大机构评选出的上述旅游及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流行语所反映的旅游现象中,我们发现其中既包括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新产品,也包括旅游方式、旅游政策,以及各种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旅游事件。该组数据遥遥领先,占总额的50%,是旅游流行语反映最多的旅游现象。......
2023-12-05
(二) 红色旅游基本依托国内游客,国际游客所占市场份额较小红色旅游的旅游结构中以国内旅游占绝对优势。因此,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应着眼于国内旅游市场,也可以服务于国际市场。红色旅游地的游客职业构成也以干部、军人、学生为主。因此,红色旅游的游客行为是以观光游览、精神体验和接受教育为主要目的的。由于红色旅游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有别于其他旅游活动,因而政治性因素对游客行为变化会产生明显影响。......
2023-12-05
在十大主流媒体流行语评选刚刚推出之际,某些媒体就开始评选旅游类流行语。其中,“假日经济”、“黄金周”、“带薪休假制”均属于宏观领域的大趋势,它们如此集中地反映在旅游领域中,说明了旅游在该年度主流事件与焦点问题中的重要性。与此相类似,上海文新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连续几年公布了各类流行语。......
2023-12-05
笔者曾比较并分析了“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及研究状况在国内外的不同情况[10]。从本研究来看,所使用的概念是旅游文化的广义概念,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将旅游总体上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考察。......
2023-12-05
红色旅游兴起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社会长久以来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国公民情感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以参观游览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主要形式的红色旅游又恰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部分,这样一来,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相对于其他旅游产品而言,非但不会因为大气候等原因出现大的下滑,相反会因为纪念日以及节庆而瞬间增长,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2023-12-05
青藏铁路的开通,为“西藏旅游”热的形成和西藏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面针对西藏旅游饭店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其近几年的总体经营情况。......
2023-12-05
同时红色旅游带来的客源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相关产业,从而扩大了扶贫和就业效果。如何有效保护老区的特有文化、提高老区人民的思想意识也是当前坚持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023-12-05
很多地方把红色旅游列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和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正式出台。2005年2月22日《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正式颁布实施。这一纲要是对红色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促使红色旅游的发展更加迅猛。......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