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中医养生智慧:因时医病,同病不同医

中医养生智慧:因时医病,同病不同医

【摘要】:中医提倡因时医病中医养生智慧:因时制宜人体对四季气候的变化有着明显的反应,四季的更替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使人体阴阳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人体生物钟的运转,这和常见季节病的消长关联。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四时变化的关系,做了很详尽的阐释。

中医提倡因时医病

中医养生智慧:因时制宜

人体对四季气候的变化有着明显的反应,四季的更替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使人体阴阳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人体生物钟的运转,这和常见季节病的消长关联。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四时变化的关系,做了很详尽的阐释。《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论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这就是说,四季变化影响着疾病的发生,从而使疾病表现出季节多发性和时令流行性。

因此《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圣人治病,必知天之阴阳,四时之经纪”,因此,当代我们保健养生,需要顺应四时,要“因天时而调气血也”。

四季变迁,疾病当因时而治(www.chuimin.cn)

四季寒温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阴阳的消长及疾病的病情变化。通常疾病在春夏季节因阳长而易于热化,在秋冬季节则因阴长而易于寒化,因此按照四时的特点,在防治疾病时,就要有“热化”和“寒化”的区别论治,《内经》有“热无犯热,寒无犯寒”的理论,以及“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等治疗原则。

同时,中医保健养生还主张:寒凉之气主令之时,当慎用寒凉性药物;温热之气主令之时,则当慎用温热性药物。这都在告诉我们:疾病应按照四季人体的变化而分别论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这在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如阳虚之人可在春、夏季服用助阳药,这主要是为了借助春夏人体阳气的“旺盛”而增强温阳的效果;与此同理,阴虚之人可在秋冬之时服用滋阴剂,以借助人体阴气欲旺之势来很好地进行滋阴。

因此,顺应四时防治疾病,是养生保健的一种重要方法。一年中每个季节各有特点,因此易感染疾病也有所不同,这就是说,许多病变的发生,与四季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年四季发病的客观规律,掌握这些因季节而发病的规律,对于我们防治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提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经典的养生原则,其原意为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通过情致与起居调摄,例如,在春季应早睡早起,舒畅情志,“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顺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