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公共澡堂的历史及变迁:《无风周行》小说中的怀旧意味

公共澡堂的历史及变迁:《无风周行》小说中的怀旧意味

【摘要】:不过,现在这种澡堂越来越少了,改了叫洗浴中心,也改了过去的价钱和章程,引进了桑拿,取消了大池,连洗澡的人也换了,《洗澡》这部电影就多少有一些怀旧的意思。现在,连女性内衣都成了历史研究的课题,却可惜还没有人写一部关于公共澡堂的比较史。

公共澡堂的历史

最近抽空看了一部很有名的大陆电影《洗澡》,说的是北京被渐次拆除的公共浴室也就是澡堂里发生的故事,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和朋友“赤诚相见”的情景,那个时候北京的澡堂很多,价钱也便宜,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在里面“泡澡”,说“泡”,不止说的是身子浸在热水里,也含有时间耗在澡堂里的意思,老北京人的习惯,泡完了身子泡时间,还泡一壶茶,裹着毛巾慢慢地聊天,打发着被子女冷落的时间,回忆着往昔的故事和故人。

说起来,那茶也就是“高沫”罢,花茶的沫子,最便宜的那种,泡到连沫也没有了茶味,泡到连老话也说尽了的时候。不过,现在这种澡堂越来越少了,改了叫洗浴中心,也改了过去的价钱和章程,引进了桑拿,取消了大池,连洗澡的人也换了,《洗澡》这部电影就多少有一些怀旧的意思。倒是日本还有很多,京都的公共澡堂实在是好,干净而且舒服,不过那里主要是洗澡,洗的时候有种种规矩,先要在旁边的水龙头那里洗去污垢,用完胰子,冲掉泡沫,然后才可以入池去泡,洗的时候大家默不作声,没有人大叫大嚷像《洗澡》中那种在里面大唱歌曲的事情,洗完了以后就得走人,没有卧榻给人闲聊耗时间,洗澡就是洗澡,洗本身是一种乐。似乎不同的澡堂体现着不同的习惯,洗澡之外还有很多意味,澡堂充当着不同的领域,有时候,它也传播小道消息、议论各种隐私,甚至也是议论政治和讨论思想的场合,充当了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www.chuimin.cn)

前两天,和台北的朋友邢义田教授谈起他的大作《古代罗马的公共澡堂》,这篇有意思的论文里面说到,古代罗马人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自宅的浴室或公共澡堂中,连皇帝都为了表示亲民而与小民赤诚相见“,因衣著而来的尊卑等级,片刻间化为乌有”。现在,连女性内衣都成了历史研究的课题,却可惜还没有人写一部关于公共澡堂的比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