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官大未必多识,陆游《老学庵笔记》揭示真相

官大未必多识,陆游《老学庵笔记》揭示真相

【摘要】:官大未必便多识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记载一个很好笑的故事。这是一个现代的老师常常用来教训学生,一定要寻找精良版本的例子,不过,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老学庵笔记》的最后一句话“然其后亦至通显”,看来,当大官并不在乎版本之学。据《萍洲可谈》卷一、《泊宅编》卷上的记载,这个教官叫做姚,传见《宋史》三五四,后来居然官至工部尚书,算是部长级的大官。

官大未必便多识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记载一个很好笑的故事。一个看了福建麻沙地方刻印的劣本《周易》的教官,来给学生出题考试,说“乾为金,坤又为金,何也?”学生觉得可疑,教官却自作聪明地“为讲解大概”,也许只是强辞夺理而已。学生也不善,到了教官把话说尽,学生们才“徐出监本”,拿了过硬的版本依据出来,这下子教官威风扫地,于是“皇恐,乃谢曰:‘某当罚。’即输罚,改题而止”。这是一个现代的老师常常用来教训学生,一定要寻找精良版本的例子,不过,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老学庵笔记》的最后一句话“然其后亦至通显”,看来,当大官并不在乎版本之学。据《萍洲可谈》卷一、《泊宅编》卷上的记载,这个教官叫做姚img5,传见《宋史》三五四,后来居然官至工部尚书,算是部长级的大官。

看来,做官不一定要那么精确的丰富的知识,不仅做工部尚书,就是做文职官员也无妨。宋代的刘昌诗在《芦浦笔记》卷六中,也记载一个“金根车”的故事,说的是秦有金根车,汉晋沿袭旧制,又叫耕根车,甚至唐代也有这种车,可是,当了集贤校理这种专门靠知识吃饭的官员的韩昶,却完全不懂古代的这个制度,凡是看到史书上有“金根车”的,都觉得应当是“金银车”,于是统统一笔改过,这样的学问,居然差一点还要被授予拾遗的官职。(www.chuimin.cn)

过去都说“学而优则仕”,学得好才可以当官,这逼得很多学子得拼命学习,十年寒窗,期待着一举成名,然后靠了学问当公务员、当处长、当司长、当部长,出人头地。不过,学问好是否可以真的谋上一官半职?看来至少在宋代并不是完全如此了,姚img6是一个例子,只看了麻沙本就给学生出题的人,未必当不了部长,当然,韩昶的运气稍稍差些,他想当拾遗,却被谏院拒绝,看来谏院还有一两个看重学问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