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季节变化养生:人体与气候关系紧密

季节变化养生:人体与气候关系紧密

【摘要】:按季节变化进行养生人体与气候关系相当密切,中医学有一个重要论点,便是“天人相应”。但春季又是发病季节,由于气候适宜,各种真菌、病毒也非常活跃,加之冬春交接之际,气温变幻莫测,冷热不常,人体外器官抗病能力也弱,极易遭受流感袭击。

按季节变化进行养生

人体与气候关系相当密切,中医学有一个重要论点,便是“天人相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四季体温的更替,寒暑冷热的变化,必然对人的生理活动与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注意四季不同的养生方法十分重要。

春季养生法:春季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春花萌芽,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到处充满欣欣向荣的生机。但春季又是发病季节,由于气候适宜,各种真菌、病毒也非常活跃,加之冬春交接之际,气温变幻莫测,冷热不常,人体外器官抗病能力也弱,极易遭受流感袭击。一些慢性病,如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肺病多在此间发生或加重。

根据中医理论,春季为肝旺之时,肝气旺则影响到脾,故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慢性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也多在春季频繁发作。中医养生学指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

环境运动方面,要注意:1.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减衣衫;2.白天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3.到户外空旷处活动(打球、跑步体操气功太极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4.讲究饮食卫生,预防传染病

夏季养生法:夏季艳阳普照,地热蒸腾,天地之气交合。这种气候环境对生物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是自然界万物繁荣,争芳斗妍的季节。此时也使肌体积蓄充足阳气,提高人体的抵抗能力。中医养生学家主张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迎着初升的太阳,坚持室外锻炼。由于夏季是自然界的蚊蝇、细菌、病毒繁殖最迅猛、疫病发生最多的时节,应在衣、食、住、行方面加强保养,做到:1.衣着宜宽松、素淡、软薄、适体,以利通风散热、防晒、排汗,外出戴帽、勤换洗、保持皮肤清洁;2.多食清淡饮料,并注意补充糖、蛋白质维生素、钙等,瓜果、冷饮不可无度多食,以防因寒伤脾,导致腹泻,伤及元气。常食大蒜、姜与醋,以增强食欲,有利预防肠道疾病;3.住宅要注意通风、降温,保证一定时间午睡,晚间不可露宿,使用电扇也不可直吹、久吹;4.宜早起散步、爬山游泳、舞剑、打太极拳等健体,如烈日当空,需使用防暑用具,以防中暑;5.注意调节精神、戒躁戒怒,以防“上火”。

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易乘虚而入,造成中暑等疾病。夏季又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多吃营养丰富的西瓜(中医把西瓜称为天然“白虎汤”)有着很好的清热解暑功效。西红柿、黄瓜、莴苣、扁豆等,对增强体质有一定作用。一些脾胃虚弱的人及慢性病患者,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在夏季服用一些参芪片、胎盘片、固本丸及灵芝制剂等。《颐身集》中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凉粉、冷粥”。否则,饮冷无度,会使腹中受寒、导致腹痛、呕吐、下痢等胃肠疾患。

秋季养生法:金秋季节是万物成熟、收获时期,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急,气候干燥。人体经夏日开泄之后,宜进滋阴品,以补充营养之足。人们起居调摄应与气候的变化相适应,以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立秋之后,要注意“秋瓜坏肚”,不论什么瓜,都不可任意多吃,以防损伤脾胃。尤其是年老体弱与患有慢性疾病者,如患高血压、支气管炎、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更应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瓜果。对一般人来说,秋季宜食红枣、莲子、葡萄核桃、银耳、蹄筋、乳品、北沙参、黑芝麻、蜂蜜、蛋等。(www.chuimin.cn)

中医养生学家提倡秋季宜早晨吃凉粥,如鲜生地粥,效果甚佳。

要防止秋季“瘟神”,预防传染病,譬如痢疾、伤寒、肝炎、肠道传染病及由蚊子传染的疟疾、大脑炎、炭疸、钩端螺旋体病等。病从口入,传统主要途径是口,因此进食前务必洗手。此外,不可生食,防蚊灭蚊、注意环境卫生等,都很重要。

秋季还应注意皮肤干裂、燥痒,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发生,宜用温水浴浸泡,不用肥皂擦身,以防洗去过多皮脂,使皮肤失去水分,浴后可涂抹适量油膏。

冬季养生法:冬日寒气袭人,易伤风感冒,气管炎等病也易发生。因此平日要经常注意保暖,年老体弱者宜早睡晚起,等到日光比较充足时再开始进行体育锻炼

冬季进补的食品很多,如偏于阳虚者以食羊肉、鸡肉、狗肉为主,有温补强壮之功,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效;偏于阴血不足者,以食鹅肉、鸭肉为主,有益阴养胃、补肾、消肿、止咳化痰之作用。此外,鳖、龟、藕、木耳等都是阴虚者冬季进补的有益食品。补品中还有银耳、海参等,不妨选用。

姜枣汤可谓冬季良药,晚间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喝,可增加人体抗寒能力,减少疾病侵入。此外,在床头放置几个橘子,也可消痰止咳。如以桑菊作枕,可使人头脑清新、袪风,能预防风寒感冒的发生。

俗语说:“寒从脚下起”,冬季保暖要先保脚暖。多泡热水(也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可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增加全身的温度达到保暖防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