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营造健康居室,预防疾病

营造健康居室,预防疾病

【摘要】:营造健康的居室环境人的一生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住宅中度过的。居住的环境是否科学卫生,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在居室内应多采用。现代住宅的封闭日趋严密,新鲜空气的补充应引起重视。它损伤听觉器官,造成“积累性”心脏病和血管疾病,使人心跳过速,心律不齐,是高血压、冠心病与动脉硬化症的发生原因之一。空气中尘埃很多,常悄悄地飘进居室污染环境,难以防止,也清除不尽,对健康危害不浅。

营造健康的居室环境

人的一生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住宅中度过的。居住的环境是否科学卫生,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居室光线。阳光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民间有句谚语:“阳光不到的地方,是医生常到的地方。”在一切光照中与人体发育生长最密切相关的是太阳光,因它除可见光外,还有红外线、紫外线。红外线有着很强的穿透力,在阳光中占50%~ 70%,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热刺激。当人们的皮肤接受红外线照射时,一部分透入肌肉为组织所吸收,并放出热量使组织均匀加热,局部血管因受热刺激,引起反射性扩张,使血液流畅,皮肤温度升高,从而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紫外线在阳光中含量虽不多,但对人体作用不可低估。小孩多见阳光可防佝偻病,老人多晒太阳可减轻骨质疏松,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作用。因此,住宅要注意采光,常开窗户,让阳光充分照射。

随着城市中高楼大厦的不断兴建,建筑物的密集,太阳光照不足的情况有所增加,可以用下列方式得到补偿:1.打开门窗让阳光得以侧射或反射;2.经常把被、褥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曝晒,以达到杀菌、消毒目的,减少居室光照的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3.科学地利用非自然光,也可促进人体健康和防治某些疾病。如紫外线灯光可加速牛皮癣患者在服药中治愈疾病,功率较小的白色荧光灯能治疗疱疹,蓝色灯光能帮助治愈早产婴儿的黄疸病等等;4.伏案工作者要多到室外散步,多接受阳光;5.尽量采用光谱色较全面的白色荧光灯相混合的装置,使室内出现暖黄色的光照,增加白昼气氛。

居室绿化。在室内养植一些花卉,可使满室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令人舒适、快慰,给人以美的享受,增添生活情趣,还可净化室内空气。

居室内最宜选植四季常青的花木,如吊兰、文竹、龟背竹、万年青、君子兰、马蹄莲、绿萝、四季海棠等。此外,还可根据各人不同爱好选用不同花木,其中有赏花型,如玫瑰、月季、山花杜鹃、大丽花;有赏叶型,如一品红、文竹;有观果型,如金橘、佛手、石榴、五色椒;有观茎类,如观音竹、仙人掌、湘妃茉莉、含笑、兰花、白玉兰等。还可考虑四季有别:一般春天以花为主,配以青绿;盛夏以芳香为主,配以盆景;晚秋以果为主,配以花叶;寒冬以看青为主,配以花果。遇上传统佳节,点缀水仙或盆栽金橘尤佳。

居室摆放花卉,在12~15平方米的室内以最多放置三、五盆为宜。夜间可移至室外过道、走廊等处。此外,浓郁的夜来香之类对人的嗅觉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夹竹桃会散发出有毒气息,均不宜在室内栽种;万年青应放在不易为孩子接触到的地方,因它的茎叶的汁液含有哑棒酶和草酸钙,触及皮肤会产生奇痒,误食它,还会引起中毒。

居室色彩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医学家们利用暖色(红、橙、黄色)使人精神振作兴奋,心情愉快,增强新陈代谢;利用冷色(蓝、绿等)来抑制与缓和精神冲动,安定情绪、控制暴躁,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

根据住房色彩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在住宅的色彩配置上应注意:家庭人口多而喧闹的,适宜采用冷色调;反之,则可多采用暖色调。

此外,司机、炼钢工人等由于白天工作常接触纷杂多变的色彩,回到家中要让眼睛得到休息,房间内要增加些冷色调;而医务人员、理发员等,平时较多接触单一的色彩,因此房内应多增加些暖色调;家中有体弱老人,住宅也宜多用些暖色调,以使他们心情愉悦,促进新陈代谢。

值得一提的是,七色中对人体最有益的是绿色。它对人体神经系统、视网膜组织的刺激恰到好处,能使人消除疲劳,改善肌体机能,减慢血流,松弛神经。在居室内应多采用。(www.chuimin.cn)

通风换气。现代住宅的封闭日趋严密,新鲜空气的补充应引起重视。为了确保室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必须及时通风换气,这样才能减少室内浊气中的许多传染病菌,使室外清新空气与室内污浊空气进行交换,并排除不良气味。

通风换气应根据房间条件与环境气温情况灵活掌握,如夏天门窗要经常打开,冬天则应轮流开窗,由于热空气较冷空气轻,可使进风口位于低处,出风口在高处,使空气更易流动,不可因天冷怕风而长期关闭窗户。尤其是人口较多的住宅,更应保持通风换气,减少病菌。对自然通风不足的居室,宜加用风扇或机械通风。

在住宅中最易使人感到气味不正的是卧室,在气温稍高的夜间,如密闭房间睡觉,则异味更重。因此,要在凌晨即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实践证明,自然通风比使用空调更利于健康。

预防噪音。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噪音污染日益严重地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建筑工地的汽锤声,工厂机器的轰鸣,汽车的喇叭声,汽笛声,公共场所人群的嘈杂声等等,都是噪音的来源。

噪音对人体损害十分明显。它损伤听觉器官,造成“积累性”心脏病和血管疾病,使人心跳过速,心律不齐,是高血压、冠心病与动脉硬化症的发生原因之一。

居室内消除与减轻外界噪音污染的方法:1.经常注意检修门窗,防止关闭时自缝隙钻入噪音,开放时随风晃动。窗户玻璃需装镶妥帖,避免因房屋或墙面震动而发出“咯咯”响声。2.设置窗帘,除可以控制日照、通风与调节光线外,还可阻挡噪音。冬天寒冷可用双层窗帘,夏天炎热可挂一竹帘,均可起到阻隔部分噪音的作用。3.居室周围多种些树木,临街窗户上加双层窗、密封窗。4.给住宅内各种电机罩上消音器。5.宜选用木质家具,因木纤维具有多孔特性,可吸收噪音,杜绝室内不必要的响声。6.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在收听或收看时,音量不要太高。

居室防潮。潮湿是居室通常遇到的现象,它对人体健康不利。防潮办法可采取:1.吸湿法:用一些石灰,以旧布垫底摊放在床柜下及居室四周,使之大量吸收水汽与潮气。2.通风法:将朝南的门窗紧闭或只开放气窗,减少水气侵入。待天气晴朗时再打开门窗,让空气流动,加速水分蒸发。3.擦拭法:用干拖布拖擦地面,干擦衣柜、桌子、椅子与窗户,减轻潮湿程度。4.防止在室内晾湿衣服与放置雨衣、雨伞、湿鞋等。

预防尘埃。空气中尘埃很多,常悄悄地飘进居室污染环境,难以防止,也清除不尽,对健康危害不浅。尘埃在房间上空游荡、聚合,当其颗粒直径超过10微米时,便形成下落的灰尘,污染食品、餐具或随人呼吸进入鼻孔、呼吸道、支气管及肺泡中,引起呼吸道黏膜炎症。居室床下更易尘团层层。居室防尘埃办法通常是用扫帚洒地面后再扫地,以达到消毒、灭菌目的,有条件的可用空气净化器除尘。

消除居室异味。居室常弥漫着各种异味,污染空气、影响健康。据称,仅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与释放出来的气味就达900多种。消除室内异味除通常采用的开窗,使窗内外空气流通,让日光照射以达消毒、杀菌作用的方法外,还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消除:1.烟味,可用蘸醋的毛巾在室内挥舞,或点燃两只蜡烛来去除。2.油漆味,可在地上放两盆盐水或用洋葱切片浸在一盘冷水中。3.霉气味,在抽屉、壁柜、衣箱内放块肥皂,可消除霉气。4.碳酸味,可在灯泡上涂些香水,灯泡发热后,香味可慢慢散发出来。5.煤油烟味,在煤油中加入几滴醋,可消除黑烟。6.花肥臭味,将新鲜橘皮切碎片掺入液肥中一起浇,臭味可除。7.厕所臭味,可将一盒清凉油打开,放在厕所一角,以除臭味。8.垃圾臭味,可找一个细长的塑料口袋,上口套在下水道的铁栅栏上,用橡皮筋箍紧,下底用剪刀剪几个小口,然后把它放进下水道里,这样可使厨房或盥洗间空气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