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古城往事:胡妃祸乱与南迁纪念

古城往事:胡妃祸乱与南迁纪念

【摘要】:胡妃之祸与再次南迁珠玑巷景区里,有一座古朴的双龙桥。胡妃,是民间传说中的一名奇女子。众乡邻为逃胡妃之祸,大批南迁,胡妃为了不牵连四乡居民,深夜投井自尽。为纪念胡妃,珠玑巷人在珠玑巷南街建成了“贵妃塔”。“胡妃之祸”的传说,虽然说法有出入,但广泛见于广府民系族谱。散居在珠玑巷周围的百姓,不得不为躲避战乱而再次举家南迁。今天的珠玑古巷因此,胡妃的传说,承载着一段珠玑巷人南迁的惨痛记忆。

胡妃之祸与再次南迁

珠玑巷景区里,有一座古朴的双龙桥。若站在桥上张望,你的视线也许便会被湖边矗立的一尊白色雕塑吸引。那是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她目光坚定,似在默默地守望着这条千年古道。这就是“胡妃像”。

胡妃,是民间传说中的一名奇女子。据说南宋度宗咸淳年间,胡妃遭奸臣贾似道陷害,流落江湖,被珠玑巷富商黄贮万收留并带回巷内生活,虽改名换姓、隐瞒身份,但仍被黄贮万的家仆告发,朝廷便诏令“血洗珠玑巷”,捉拿胡妃问罪。众乡邻为逃胡妃之祸,大批南迁,胡妃为了不牵连四乡居民,深夜投井自尽。

为纪念胡妃,珠玑巷人在珠玑巷南街建成了“贵妃塔”。那是座实心石塔,位于一座飞檐翘角的亭子里,叠于一口四方古井之上,共7层,通高3米多。据悬挂在亭子外面的牌匾介绍,这是广东省内现存唯一有确凿年代可考的元代石塔。除此之外,后人还在珠玑巷建了一座胡妃庙。

“胡妃之祸”的传说,虽然说法有出入,但广泛见于广府民系族谱。虽已无从考证其真实性,但却引出了珠玑巷人集体南迁的那段悲壮记忆。

贵妃塔共7层,通高3米多,据传为广东省内现存唯一有确凿年代可考的元代石塔。(www.chuimin.cn)

原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朝代的不断更迭,中原战乱的烽火越过长江,燃至岭南,曾经是“避风港”的珠玑巷,被卷入战争的漩涡。散居在珠玑巷周围的百姓,不得不为躲避战乱而再次举家南迁。他们扎竹排顺浈水而下,漂入水网密布的珠三角等地区。仅自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的200年间,大规模的南迁就有三次,陆续个别的南迁则有130多次。

南宋末年,元军从大庾岭挺进广东,引发岭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迁徙。珠玑巷学廪贡生罗贵,带领包括珠玑巷在内的牛田坊58村97户村民倾巢南下,走避一空。他们扎竹排沿浈水一路南下,到清远直至三水等处上岸,继而通达南海、新会、中山等地。

据曾祥委等专家考证,在战乱南迁的人口中,珠玑巷交通要道一带的居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仅宋代,直接由珠玑巷及附近58村迁出的人口将近10万。数十万人南迁,规模是空前的。最多时,仅水路一天就超过万人。人祸加上天灾,逃难的村民或被打死,或饿死,或淹死,数不胜数,哭声震于野,景象极为悲惨。

今天的珠玑古巷

因此,胡妃的传说,承载着一段珠玑巷人南迁的惨痛记忆。弹指间,历史已过去千年。当年的鲜血与战火、悲伤与泪水,已然没入历史尘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