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性质两个方面,现象简称“相”、“法相”,性质简称“性”、“法性”。万物称“法”,这所谓的“法性”,就是万物的共性。从概念的性质上讲,法性的范围,远远超出了有为存在、有限存在的范围,与无限、永恒成了同一概念。所谓“法性恒常不变之义”,也要从概念的无限超越的内涵意义去理解。......
2023-12-04
五、思维的分别特点
上面谈了语言的分别性,我们再看看思维本身的分别特点:
在思维中,共相概念是通过排他自返形成的。什么叫“排他自返”呢?“排他自返”就是在排除异类和同类事物中形成认识对象的独特的自返体。
如松树的概念,是首先排除非树类的一切事物,形成树的共相概念,然后再排除非松树类的其他树类,形成松树的排他自返体。所谓“排他”,就是排除自体的一切异类和同类事物,“自返体”就是从非自体的事物中分离返转为自体事物。
自返体有两种:一种是具体的事物,一种是事物的共相。前者如实物性的具体的松树,后者如观念中的松树。松树的截然不同于非树类,不同于一般树类的特征,在认识中形成松树的具体存在,这具体存在的松树,既是松树,也是松树的自返体。但在思想观念中的松树的共相、表象是思维共相的产生形成过程中,是从对其他事物的排斥和否定中形成的。如“树”的共相概念是否定和排除非树类的一切事物概念共相,松树的共相概念是,否定和排除非松树类的一切树的概念共相,“长青松”的共相概念是否定和排除一切落叶松等非长青松的共相概念。这样层层否定和排除其他事物,层层缩小概念的外延,逐步接近外延最小的概念。但外延最小的概念如“长青松”,仍然包括“长青松”类。如“太阳”这样的只有一个实物对象的单一概念,仍然是个不固定在一个特定对象上的排他性抽象概念,可以任意地代表其他事物,如“心中的太阳”、“红太阳”之类。
概念共相所代表的事物,有具体的和抽象两类。具体的如“山、河、云、树”之类。抽象的如“法”,“存在”,“力”,“度”,几何的“点”、“线”之类。要认识、理解语词概念时,必须凭借实际经验过的事物和相对应的已知名称的记忆。如对一个从来未曾见、未曾尝过芒果的人,说“芒果”这个词,形不成芒果的表象,甚至加上色香味形状的说明,仍然是个抽象叙述,仍然产生不了实际经验的感受。文字的叙述在直观性上远不如照片,而抽象的事物从来不是经验范围内的东西,没有任何经验的参照系数,全凭高度的抽象思维去把握,因此在认识上造成了很大的难度。(www.chuimin.cn)
佛经中所说的“离言境”“不可思议”等,都说的是直觉经验对象,并非什么神秘之物。因明学主张正确认识的标准是现量实证经验,而不是比量抽象观念。从感官直觉到抽象思维,最后又变成更高层次上的现观直觉,这就是佛家的认识规律。
分别性抽象思维在认识清晰度和直观经验方面,永远比不上感官直觉。但感官直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在时间性上感觉的对象必须是现在时的,对过去时和未来时的事物无法感知。但抽象思维的认识对象不受时间限制。在空间性上,感知的对象必须在现场,不在现场的、远距离的、隐蔽物和有障之物体(如隔墙、隔山之物体)无法感知。但抽象思维,不受空间限制。在物性上,如无形的思想观念和感情情绪,超出视觉、听觉等感官范围的色声等细微物质之类,以及事物的性质规律、因果关系等抽象的理性的东西无法感知,但抽象分别思维,不受这些限制,能补充感官感觉的缺陷,能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单一的个别性的认识,提高到普遍性、共性规律的认识上,从现象的认识提高到本质自性的认识上。
总之,理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规律。理性的认识靠的是抽象思维、分别智,这种抽象的理性思维只有人才有,所以西方哲学称人为“理性的动物”。很多不懂理性的人认为,只有眼睛看到的和感觉到的才是真实的,其他的都是假的,有些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家不会断然否定理性的作用,他们也使用分析判断推理的理性认识方法,但他们的思想认识仍然没有突破感官体验范围,只相信感知的实验结果。某一种化学元素,某一个星球,某一种物理现象,被感官发现后才被动地承认其为“存在”,这和“存在就是被发现”的观点没有什么两样。如果除了至今科学发现的事物之外,不会有别的存在的话,科学就不会有任何新的发展了。
但实际上,从已知的事物推知未知的事物,从存在的事实推知不存在和未被发现的存在,才是最积极、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是超感觉的思维,是超越经验的高级思维。除了感官体验什么也不相信的人,就像瞎子不承认色相的存在、聋子不承认声音的存在一样的幼稚可笑。因此《释量论》中说“未见未必不存在”。本来可见之物,若不见,就可以断定其为无,这在因明中称为“现而不可得因”,本非可见之物,以不见,不能断定其无。这称作“不现不可得因”。如神鬼之类,及无色界精气能量,非可见之物,以未见断定其无,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现代科学承认反物质存在,对因明的不现不可得因的认识原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事物的自性、本质规律、法性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感官直觉对象,而是理性思维对象。因此,在开悟的真智直觉面前只是没有“我”,并不是见到“无我”,因为“无我”是否定概念,否定之义是无法直觉的,就像虚空不能直觉一样——这也是宗喀巴学派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性质两个方面,现象简称“相”、“法相”,性质简称“性”、“法性”。万物称“法”,这所谓的“法性”,就是万物的共性。从概念的性质上讲,法性的范围,远远超出了有为存在、有限存在的范围,与无限、永恒成了同一概念。所谓“法性恒常不变之义”,也要从概念的无限超越的内涵意义去理解。......
2023-12-04
事相是外部事物在人的思想上形成的形象、印象、经验的痕迹。因为声音、味、触都非有色相的视觉经验对象,不能在思想意识中形成真正的形象。在意识中除了其词语符号外,不会有任何具体的物体的形象。在思想意识中的观念形象,一种是外部客观事物的反光、投影,或者说直接经验的轨迹,如色声等有关实物的观念等;一种是纯精神产物。......
2023-12-04
大半生研究Sankhya哲学的Garbe教授因如此的想法而感到安慰,“在Kapila的理论之中,人类心灵的完全独立与自由,对于本身力量的充分自信,在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显示。”[7]关于Kapila本人的事迹后人一无所知,只不过印度的传统奉他为公元前6世纪时创始Sankhya哲学的人。它的名称得于他的历数的25真实。很多Sankhya的经文明白地否认一个人格化的创造者的存在。Kapila承认了《吠陀经》的权威以保护他自己。在Sankhya哲学中,心灵的为身体的部分是和其他器官一样的。......
2023-11-20
钧瓷产于河南省禹县,因禹县古时称钧州而得名。钧是古代制陶转轮的名称,也是禹县神厚镇上的一座古台。烧制钧瓷的艺人们在瓷胎上涂上一种灰白的釉料,不绘制任何图案,但是当瓷胎在窑中燃烧之后,釉料呈现五光十色。钧瓷名窑和烧唐代花瓷的黄道窑、烧青瓷的汝州窑,仅一山之隔,有博采众长的优越条件。钧瓷身价之高还有一个原因是其烧制的艰难。......
2023-08-20
如“存在”这个概念本意指“存在之物”,与“有”是同义词。既然存在包括“存在”和“非存在”,这存在不仅仅包括了原本的“有”,也包括了后来的“无”,“存在”从原本义“有”,达到有的反面“无”,这就是概念外延的超越。观念性存在只是个空虚的概念,是抽象观念,无任何实有的规定性,是不固定、无清晰性。从具体的“树”的概念到无所不包的“存在”概念,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空虚性没有什么不同。......
2023-12-04
来自小亚细亚高原的喜特人入侵迦勒底,他们倾覆原有政权后造成了领土内的混乱局面。同时,喜特人也会使用楔形文字。但这次抗争的成功并没有扭转局面,喜特王国的颓败趋势已经步入末路穷途。当加喜特诸位君王统治的巴比伦帝国陷入沉睡后,喜特人登上历史舞台,承续了文明发展的历程。经过诸多考察与发掘的工序,历史学家们揭示出了喜特文明的独特之处。研究证明,虽然喜特文明受到了迦勒底文明的启发,但也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
2023-07-03
50 分钟高等特色“秋风起,生莼鲈之思”,西晋时张翰的这句名言,成为鲈鱼最好的广告词,传诵千年而不衰。3 加一半的姜片、葱段和1汤匙料酒,上笼蒸8分钟至熟。6 下鱼肉、莼菜小火煮滚,放胡椒粉及剩余盐、料酒调味。主料鲈鱼1条莼菜50克鸡蛋清2个辅料姜1小块细香葱1把料酒2汤匙盐2茶匙胡椒粉少许淀粉11/2汤匙高汤500克烹饪秘籍1. 没有高汤,可用罐头鸡汤代替,没有就用清水,出锅前加1茶匙猪油。......
2023-07-03
藏传量学与汉传因明学之间的异同比较一、藏传“测码”与汉传“因明”之间的差别藏文Tshed ma(测码)是“正量”之意,“真理”之意。因明是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二量中属比量部分。因此,因明和量论之间不能画等号。至今,将藏传量学译作“藏传因明”,是个翻译上的错误,应予以更正。其次,藏传量学占有资料优势。这是只见汉传因明的井水,未见陈那、法称量论学说大河、大江的孤陋寡闻的妄断。......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