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存在”意义等同的“有”、“无”的对立面的“有”,是个空洞无物之虚“有”概念,这种意义上的“有”,与实有无常之物对立的观念性恒常之物是等同概念。“有”和“无”是相对的肯定和否定概念。......
2023-12-04
二、概念内涵的变化
有的概念词义,不但超越词义所指的个别对象,甚至还跨越所指对象的种类、范畴,达到其反面。如“存在”这个概念本意指“存在之物”,与“有”是同义词。“存在”的反面是“非存在”,是“无”。但从概念的角度讲,“存在”和“非存在”、“有”和“无”都是相对的,对立的双方都是互为前提的,每一方都无法单独成立,有存在就必定有非存在,既然有“非存在”,这“非存在”也是一种“存在”。既然“非存在”也是一种“存在”,这“存在”也就包括“非存在”了。既然存在包括“存在”和“非存在”,这存在不仅仅包括了原本的“有”,也包括了后来的“无”,“存在”从原本义“有”,达到有的反面“无”,这就是概念外延的超越。
从概念的内涵讲,超越也是抽象观念的特性。如“树”这个概念所代表的事物——“树”,是个实在的植物、真树,但使用“树”这个概念时,不一定指实在的树,也可以指没有实在内容的树的共相概念——虚假的树。从实际内容变为虚无概念,概念的内涵从“有”变为“无”,这是概念内涵的超越。(www.chuimin.cn)
语词概念有外延的大小,外延小的如具体事物概念——马、牛、乌鸦、山、水、树、男士、女士之类有较固定、较具体的内容;概念的外延扩大,就意味着内容的减少,最高概念、范畴,如存在、有、法、知识等,无所不包,外延最大。如“存在”包括所有存在之物,但存在所指的不是单一的个体的存在——存在的“分子”,而是指存在的全体,存在的“分母”。比如说,树是存在,人是存在,但存在不是树,存在也不是人。如果存在是树,或者是人,那么,不是树、不是人的其他事物就不该是存在了。这就和红色是颜色,但颜色不是红色的道理一样,这里面有个概念周遍、不周遍,能否相互包容的问题,这个问题留在后面章节讨论。
“存在”本身包括实有的存在和观念性虚无存在两种。观念性存在只是个空虚的概念,是抽象观念,无任何实有的规定性,是不固定、无清晰性。从具体的“树”的概念到无所不包的“存在”概念,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空虚性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因明家将概念视为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恒常”性,是无所作为的虚空之物。具体的概念如树、人、山、水等,在意识中显现或者语言中使用,都有较固定具体的内容。但“存在”和“法”、“有”、“知识”这类概念,虽然是无所不包的范畴,泛指一切存在,但没有任何具体所指,对象是真正的“一大二空”的东西。正如黑格尔所说,“但‘有’既只是纯粹无规定者,而‘无’也同样没有规定性,因此,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是一指谓上的区别,或完全抽象的区别,这种区别同时又是无区别”(《小逻辑》)。
与“存在”意义等同的“有”、“无”的对立面的“有”,是个空洞无物之虚“有”概念,这种意义上的“有”,与实有无常之物对立的观念性恒常之物是等同概念。“有”和“无”是相对的肯定和否定概念。......
2023-12-04
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性质两个方面,现象简称“相”、“法相”,性质简称“性”、“法性”。万物称“法”,这所谓的“法性”,就是万物的共性。从概念的性质上讲,法性的范围,远远超出了有为存在、有限存在的范围,与无限、永恒成了同一概念。所谓“法性恒常不变之义”,也要从概念的无限超越的内涵意义去理解。......
2023-12-04
水安全问题成为影响中国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关键性瓶颈制约,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管理与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水安全是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由多个因素构成。水安全具有空间地域性、全局性和可调控性,通过对水安全系统各因素的调控与治理,可改变水安全程度。所以水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变化,水安全保障程度也会不同。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水安全的定义。......
2023-06-25
事相是外部事物在人的思想上形成的形象、印象、经验的痕迹。因为声音、味、触都非有色相的视觉经验对象,不能在思想意识中形成真正的形象。在意识中除了其词语符号外,不会有任何具体的物体的形象。在思想意识中的观念形象,一种是外部客观事物的反光、投影,或者说直接经验的轨迹,如色声等有关实物的观念等;一种是纯精神产物。......
2023-12-04
但在思想观念中的松树的共相、表象是思维共相的产生形成过程中,是从对其他事物的排斥和否定中形成的。但抽象思维的认识对象不受时间限制。理性的认识靠的是抽象思维、分别智,这种抽象的理性思维只有人才有,所以西方哲学称人为“理性的动物”。这种思维是超感觉的思维,是超越经验的高级思维。......
2023-12-04
暴恐犯罪首先必须是暴力犯罪,然后才是暴力恐怖活动犯罪,要了解暴恐犯罪的内涵,首先得弄清楚何为暴力犯罪。暴力犯罪是最为原始和古老的犯罪类型之一。在犯罪学的历史上,最早提出“暴力犯罪”概念的是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暴力”作为犯罪的一种手段,在我国刑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然而“暴力”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刑法学概念,不同条文中所规定的暴力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
2023-07-28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一类对象(事物)之所有本质属性。例如“学校”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包括古今中外所有的学校和将来出现的学校。概念的外延也可以说是概念反映对象的范围。虽然概念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而改变其内涵与外延,但是在某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我们还是能根据概念的内涵与处延确定概念的意义和其使用的范围,而维持思维的同一律。......
2023-1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