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穴位贴敷治心绞痛,治疗效果显著

穴位贴敷治心绞痛,治疗效果显著

【摘要】:治疗15例,男14例,女1例;轻度心绞痛10例,中度心绞痛5例。治疗最短3天,最长4个月,平均14天。止痛生效时间多在1周后。一般贴2~3天,心前区疼痛即止。24小时后去掉药膏,隔日贴1次,15次为1个疗程。经1~1.5个疗程,其中29例有心绞痛者,显效20例,改善2例,无效7例。取本药散适量,用白酒适量调和成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贴于心俞穴(双)或心前区疼痛处。

(一)养心膏

【组成】牛心、牛胆各1具,麻油1 750毫升,再加下列药物煎熬:太子参、麦冬、天冬、血竭、柳枝、桑枝、桃枝、冬青各30克,五味子黄芪、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生龙牡、牛角粉、天花粉、萆薢仁、生草乌、生天南星、槐枝、透骨草、徐长卿、苍耳子各60克,降香、木鳖子仁、穿山甲、皂角刺、胆南星、川黄连、巴豆仁、生蒲黄、九节菖蒲各30克,五灵脂15克,细辛、荜茇、高良姜各21克。【制法】上药熬焦黄后,去渣熬油,至滴水成珠时,加入陶丹600克,搅拌成膏。稍凉后加入下列药物(均研成细末):冰片、檀香、寒水石、密陀僧各30克,参三七、明矾各21克,芒硝、朱砂、赤石脂各15克,牛胶(加水熬化)90克。搅匀后,分别摊为直径7厘米的膏药备用。【用法】用时将膏药温熨化开,然后贴于胸或背部疼痛处(阿是穴),如疼痛部位不固定,则直接贴于心前区。1次可贴1~4张,痛重者可多贴,痛轻可少贴。【功用】活血化瘀,芳香通窍,宣痹通阳,温经止痛。【主治】心绞痛。【疗效】治疗15例,男14例,女1例;轻度心绞痛10例,中度心绞痛5例。治疗最短3天,最长4个月,平均14天。用膏药最少3张,最多98张,平均25张。治疗后显效7例,改善6例,无效2例。止痛生效时间多在1周后。【附记】引自1984年《浙江中医杂志》(12)。胸有湿痰梗阻者勿用。

(二)心舒散

【组成】自檀香、制乳香、川郁金、醋炒延胡索、制没药各12克,冰片2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另加麝香末0.1克,调匀备用。【用法】临用时取少许,用二甲亚矾调成软膏状,置膏药(或伤湿止痛膏)中心,贴膻中、内关(双)穴上。每日换药1次。【功用】活血、通窍、止痛。【主治】心绞痛。【疗效】一般贴2~3天,心前区疼痛即止。【附记】引自1986年《四川中医》(5)。

(三)麝香止痛散(www.chuimin.cn)

【组成】降香、檀香、三七、胡椒各1份,冰片1/4份,麝香1/10份。【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密封备用。【用法】用时取药末2克,以酒调成药饼,分成5小块,贴于膻中、内关(双)、心俞(双)穴上,每2天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功用】活血理气,通窍止痛。【主治】心绞痛。【疗效】临床屡用,止痛效果很好。【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又用活血止痛橡皮膏(市面有售),本药膏含独活、白芷、冰片、细辛等24味中药。每次于双侧内关穴各直贴1张,膻中穴横贴1张,左侧食窦穴横贴1张,心俞、厥阴俞各横贴1张,共贴6张。24小时后去掉药膏,隔日贴1次,15次为1个疗程。据安徽省太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报道:用此膏药治疗冠心病40例,治疗时未加扩冠、降压等药物,只建议适当的体力劳动(活动)和控制高脂饮食。经1~1.5个疗程,其中29例有心绞痛者,显效20例,改善2例,无效7例。治疗后40例的心电图为:显效27例,改善8例,无效4例,加重1例。

(四)止痛散

【组成】三七、蒲黄、乳香、没药各10克,冰片5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密封备用。【用法】取本药散适量,用白酒适量调和成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贴于心俞穴(双)或心前区疼痛处。每日换药1次。【功用】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心绞痛。【疗效】屡用有效,久用效佳。【附记】引自《外治心悟》。方名为编者拟加。又用川芎、白芷各10克,冰片5克。依上法用之,效果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