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目前共发现楚王陵墓八处。由于刘注墓之前已经发现,位于徐州小龟山,因此狮子山楚王陵应属于其他四位楚王的。据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发掘简报上,推测墓主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楚王,即刘郢客或刘戊。狮子山楚王陵的特点是只有耳室和主室,是一个主室的墓葬制度。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大量的钱币,约18万枚,也与刘戊谋反后可能受到的埋葬礼仪不合。......
2023-12-04
有人说雍正杀了康熙,有人说雍正是篡改遗诏后上台的,所以不敢葬在东陵其父康熙的身旁。也有人认为,雍正开辟西陵的主要原因是他挑到了好风水的地方,所以硬搬了一些理由来证实他没有违反伦理道德。至乾隆时,也往风水好的东陵跑,又不想让自己的父亲一个人在西陵孤零零,遂为后代定出了父左子右的昭穆制度。雍正上台七年后,命人为他寻找建陵的吉地。据《工科史书》等原始档案记载,受命勘测的人先在沿长城一线的东陵孝陵、景陵旁边的马兰关、平顶山、鲇鱼关、大安口、冷嘴头、沙坡峪、罗文峪、甘家峪、马蹄峪等处“卜择吉地”,都说没有相宜的营建之处。后来选择了遵化州之东的九凤朝陽山,离孝陵、景陵不远,和雍正帝的初意相符合。选定之后,预备了一批木料和砖瓦石料,准备动土兴建。但精通堪舆的大臣再三相度,认为九凤朝陽山规模虽大,但“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如此一说,雍正帝当然不会用这个地方了。折腾了一段时间,在东陵并未找到理想的建陵之地。
为了保证陵墓建在一个风水好的地方,雍正又派出堪舆家在各地进行挑选。后来怡亲王允祥和大臣高其倬受命在京师西南一带翻山越岭寻找陵址,至易州境内泰宁山天平峪、兴隆庄一带,发现了这块林木茂密、地势高爽的万年吉地,遂竭力向雍正推荐。他们称那块地方西有云蒙山,北有泰宁山,东有丘陵地,南有易水河,是“乾坤聚秀之区,为陰陽和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阅览了奏折之后,也认为“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然而,雍正如果选择这块陵址显然违背了子随父葬的清朝制度,作为皇帝是不便马上表示同意的,便故意说地方虽美,只是距父亲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数百里,朕心不忍”,而内心深处他实在是舍不得那块新卜的风水宝地。他又明知故问地让大臣们为他考证另辟陵区“与古帝王规制典礼有无未合之处”。善于揣摩上意的大臣们对于雍正想违祖制又想在人前表露孝心的意图一眼就看穿了,所以他们从浩繁的史籍中引经据典,以证明历代帝王父子营建陵墓不在一起是极为正常的。他们从各种史书中找出了具体的例子,如夏禹葬在浙江的会稽,而自启以下,葬在山西的夏县,少康又在河南的太康,其间相去何止千里。又如商汤葬在河南的偃师,太甲在山东的历城,太戊在彰德府的内黄,武丁在陈州的西华,相去各有五六百里。至于汉唐诸帝,虽然都在陕西,但汉代的高帝、文帝、景帝、武帝分别葬在咸陽、长安、高陵、兴平等县;唐代的高祖、太宗、高宗、玄宗分别葬在三原、醴泉、乾县、蒲城等处,其间相去远的有四五百里,近的有二三百里。而泰宁山天平峪万年吉地虽与孝陵、景陵相去百里,但“易州及遵化州地界与京师密迩,同居畿辅,并列神州,其地实未为遥远”,与古人相比较,这算不得什么。况且“地脉之呈瑞,关乎天运之发祥,历数千百里蟠结之福区,开亿万斯年之厚泽”,陵地的选择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皇上应根据风水情况断定陵址。经过大臣们这一番陈说,雍正降旨表示:“大学士、九卿等,引据史册典礼陈奏,朕心始安”。这样,泰宁山太平峪入选,成为世宗万年吉地。雍正八年,雍正特派恒亲王、内大臣常明、尚书海望和查克丹、侍郎留保和德尔敏等,后又续派侍讲学士塞尔敦、朝陽等先后总理,郎中苏尔泰、罗丹苏、住安图等监督,于八月十九日在泰宁山下动工修建泰陵,首辟西陵陵区。泰陵经过约8年的紧张施工,在乾隆元年(1736)建成。
雍正不随父葬东陵而新辟陵区的原因,还有几种说法。有人认为雍正是篡改了康熙的遗诏,靠陰谋爬上帝位,由于心中有鬼,他担心若和康熙葬在一起,会受到康熙的报复,自己死后不会得到安宁,因而把远离东陵数百里的易州天平峪确定为自己的墓地。然而,这只不过是后人的一种传说而已,并无明确证据。也有人说雍正是杀父自立,所以他不会与康熙葬在一起。这也仅是传说,恐怕不见得是可靠的。也有人认为雍正这个皇帝好大喜功,另辟陵区主要是想突出自己。更有人认为雍正是一位心高志大的皇帝,他不甘居于人下,哪怕这个人是他的父祖。如果在东陵内为自己建造陵寝,当然不敢公然超过祖宗,于是就另起炉灶。(www.chuimin.cn)
还有一种说法是,关于雍正的接位,在当时的朝廷和民间有着极为不利于他的传说。宫廷中甚至有人说他是杀父篡位。这场风波,一直到雍正驾崩后,仍然未能平息。这对雍正皇权的巩固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为了显示自己掌握皇权的力量,从而慑服反对者,他另辟陵区,用提高自己陵寝的地位,扩大陵寝建筑规模的手段,来达到镇服反对者的目的。是否真有这层因素在内,尚待更多资料的佐证。雍正追求好风水,违反祖宗制度开辟西陵,除了为他自己建陵之外,还想叫嗣皇帝也追随他葬入西陵。他的儿子乾隆最初并不想违背父意,在西陵选好了一处吉地,准备死后与父亲葬在一起,以示孝敬。谁也想不到,乾隆七年,乾隆帝又派王大臣及钦天监的官员相得东陵胜水峪,是“龙蟠虎踞,星拱云联,允协万年之吉”的好地方,并于次年二月初十日开始兴工营建陵寝,就是后来的裕陵。自己陵建立后,乾隆想想不妥,如果后代子孙大家都这样效法,以好风水作为选择陵寝的原则,那么就会把雍正一人孤零零地留在西陵。既要子孙在自己的周围,又不想让父亲无人围在他的身边,乾隆六十一年十二月谕旨:“按清朝成例,皇帝登基后要选择万年吉地。乾隆元年时,我刚刚登上宝位,本想在雍正帝的泰陵旁挑选一块地方建陵。但想到父皇陵寝在京城的西面,我的万年吉地建在父皇陵墓的边上,这样长此以往,我的子孙也想把陵墓建在他的祖父和父亲的附近,全部在京西挑选吉地,却和京城东面的顺治孝陵和康熙景陵日渐疏远,如此不能体现后代对祖宗的孝思,申明自己对祖宗的爱慕。因此,我的万年吉地就建在东陵界内的圣水峪。如果嗣皇帝(指嘉庆)及孙子、曾孙辈因为我的吉地建在东陵将来也挑选东陵,那么就要和西陵的泰陵疏隔了,也不能体现皇位代代相继的涵义。所以嗣皇帝的万年吉地应当在西陵界内挑选,让有关衙门根据这个规定去执行,在泰陵附近认真谨慎地选一块好地方。到了我的孙子继承大位时,他的吉地又应当建在东陵界内。这样我大清王朝景运庞鸿,代代相继,每个皇帝依照昭穆次序,分成东西,一脉相连,不使与自己的祖宗互相隔绝。遵化和易州两个地方,山川深邃,灵秀所锺,吉地很多,也没有必要在其他地方另外选择陵址,妨害老百姓的土地,这是个万世的好办法。我的子孙应当严格按照我的话去做,这应是我大清无疆之福。”按照乾隆的说法,由于最初三帝已经造成了东西两陵的局面,后代的皇帝为了表明自己血统,需按昭穆分葬东西两陵,也不必再去另择地方。嘉庆死,葬到西陵去了,他的儿子道光上台,按规定要葬到东陵。事实上,这样的昭穆制度后代不断加以违反,并没有全部执行,如道光本应葬东陵,结果到西陵去了。慈禧下令将本应葬在西陵的同治追随他父亲咸丰到东陵去了。
今天我们按常理推断,清陵分成东陵和西陵的根本原因,是帝王们挑选陵址时以封建迷信为指导,一味追求好的风水而造成的。为了能葬入风景优美的地方,雍正以及后代的一些帝王将“子随父葬”的制度轻易抛弃,人伦关系和忠孝道德在他们的眼里不值一钱。当然,清陵之所以分成东西两大陵区,也不能完全排斥政治上可能存在的一些因素,但这需要历史学家用更详细的资料来证实。
有关中国王陵之谜的文章
徐州地区目前共发现楚王陵墓八处。由于刘注墓之前已经发现,位于徐州小龟山,因此狮子山楚王陵应属于其他四位楚王的。据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发掘简报上,推测墓主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楚王,即刘郢客或刘戊。狮子山楚王陵的特点是只有耳室和主室,是一个主室的墓葬制度。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大量的钱币,约18万枚,也与刘戊谋反后可能受到的埋葬礼仪不合。......
2023-12-04
清朝的祖陵在赫图阿拉城西北的桥山山麓,这里埋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先的遗体。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定都赫图阿拉,称为兴京。顺治十六年,将东京陵祖茔遗骨从辽陽迁到兴京陵归葬,并改称为永陵,追谥列代祖先,还将桥山封为启运山。永陵背依启运山,前临苏子河,与烟囱山隔山相望,有“郁葱王气烟霭”之势,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关于永陵,还有几个谜团没有解开。......
2023-12-04
但临汾尧陵有许多谜团,如尧陵建于何时?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出生、生活于古冀州之中心地域平陽,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尧的尸体据说葬在尧陵中,至今冢高约50米,周长近300米,气势宏伟壮观。尧陵在临汾,大多数人相信尧是葬在尧陵之中的,千百年来并没有人对此有过怀疑。从古至今,研究尧陵的学者一致认为《汉书》之说不准确,因此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2023-12-04
神宗无心过问朝政,却一次又一次派官员选择陵址,自己也多次实地踏看。明穆宗临死前,将年幼无知的神宗朱翊钧托付给他。神宗刚即位时才10岁,他对张居正一直有着一种敬畏之情。十八日,神宗速速回宫,立即谕旨礼、工部和钦天监再去选择二三处来看。建议神宗在两者之中选一处。这年九月六日,神宗再次以行秋祭礼为名,率后、妃进行谒陵。一年后,即万历十二年九月,神宗又奉两宫太后并后、妃再次谒陵。......
2023-12-04
定陵是中宗李显的陵墓,位于751米高的凤凰山上。710年,韦后与武氏势力相勾结,中宗被韦后毒死,李旦再次上台。早年被幽闭致死的赵妃,因初葬地难寻,追谥和思皇后,此时行招魂祔葬之礼,与中宗合葬于定陵。被诛杀的韦后因为不宜与中宗一起葬入定陵,另择地安葬。《旧唐书》卷92记载中宗宠臣魏元忠死后陪葬定陵,这是一个特例,但不知15座封土中哪一座是他的。......
2023-12-04
长陵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建造最早的一座陵墓。长陵的祾恩殿雄伟挺拔,所用木材全部是名贵的楠木。永乐十四年,长陵祾恩殿建成,赵王朱高燧奉命将徐皇后的神位安奉殿内。有人怀疑朱棣的遗体并未运到北京,北京的长陵只是一座衣冠冢。一般以为朱棣确是葬在长陵玄宫中。从保存至今的长陵来看,明成祖确是花了功夫。长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合理。万历三十二年,长陵遭雷击,明楼中的石碑被击坏。......
2023-12-04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不但自己死后睡进了雄伟的乾陵中,而且为了感谢生养之恩,替自己的母亲杨氏建起了气势磅礴的顺陵。天授元年九月,又追封其父为太祖孝明高皇帝,杨氏改称孝明高皇后,又将明义陵改称顺陵。顺陵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陵园之一。顺陵石刻形体高大,姿态生动,异常雄健,制作精美,可谓唐陵石刻之冠。第二块石碑就是通常称的顺陵碑,是武则天为追尊其母杨氏所立,今成了一块残碑。......
2023-12-04
今天,我们在乾陵参观时看到碑上隐约可见的文字,是宋金以后游人在上面的题识,使《无字碑》成了有字碑。秦始皇曾作无字碑以颂其德,武则天仿而效之,故有此碑。与上述相近的一种观点认为,无字碑不可能是武则天生前为自己立的。......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