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临汾尧陵有许多谜团,如尧陵建于何时?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出生、生活于古冀州之中心地域平陽,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尧的尸体据说葬在尧陵中,至今冢高约50米,周长近300米,气势宏伟壮观。尧陵在临汾,大多数人相信尧是葬在尧陵之中的,千百年来并没有人对此有过怀疑。从古至今,研究尧陵的学者一致认为《汉书》之说不准确,因此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2023-12-04
努尔哈赤特别宠爱小他30岁的大妃,并与她生下了几个儿子。努尔哈赤死后,在皇太极等人的逼迫下,大妃并不情愿地被迫陪葬福陵。然而清代官方史书上对大妃的宝宫是否葬入福陵地宫并无直接记载,大妃到底葬在哪里?成了福陵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努尔哈赤共有14位后妃,最宠爱的有两位。一位是皇后,她是叶赫部酋长杨吉努的女儿,皇太极的母亲。另一位是大妃乌拉纳喇氏,名阿巴亥,12岁时就嫁给努尔哈赤。孝慈皇后死后,她被立为大妃。大妃人长得很漂亮,在众妃子中最为努尔哈赤宠幸。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即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和十五子多铎,另外又收养了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赤的第四子多罗恪喜贝勒之女。1626年,努尔哈赤死,大妃在并不愿意的情况下被迫殉葬。
表面上看,大妃殉葬的原因是出于努尔哈赤的遗嘱,因为此前大妃的一些作为,引起了努尔哈赤的强烈反感。有人认为大妃纳喇氏正当青春年华,不甘宫中寂寞,与比她大6岁的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产生了爱情,私下来往甚密,努尔哈赤知道后,十分恼怒。不久,大妃又被人告发私匿财物,努尔哈赤派人一查,确有其事,查出的绸缎、银子还真不少。努尔哈赤杀大妃的心思在这时已经产生了,但当时顾虑到三男一女四个孩子还小,不忍心让他们从小失去母亲,所以才免其一死,将她废黜。然又令周围的人让他们看护孩子,不准孩子接受大妃的东西,听她的话。1626年,努尔哈赤临死时,下遗嘱说:“大妃这个人心怀嫉妒,常常使我过得很不开心,人虽机智聪明,但如果留着必定会作乱。我已给各位贝勒遗书,待我死时让她殉葬。”大妃不想死,求各位贝勒,贝勒们不答应。在各位贝勒的逼迫下,大妃只能穿戴好衣服自尽。
很多人推测,大妃殉葬恐怕另有隐情,大妃实际上是皇权争夺的牺牲品,殉葬是被皇太极逼迫的。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立八固山王分掌兵权,八固山王中就有代善、皇太极。之后,代善、皇太极等四大贝勒佐理国政,权势更大。四大贝勒中,代善和皇太极是汗位的最有力竞争者。这两个人战功都很卓著,但代善为人宽厚,而且居长,皇太极就千方百计想陷害代善。当代善和大妃两情相悦时,皇太极怎能放过这个大好时机?至于背后动作、散布流言蜚语等更是可想而知。皇太极为争夺汗位,只有将大妃及代善打击下去,自己才能爬上汗位,所以他的一箭射去,不仅大妃被废,代善也名誉扫地,更为重要的是离间了代善与努尔哈赤的感情。然而努尔哈赤舍不得割爱,又复立为大妃,因为时间一长,发现她也没有什么大过,这是皇太极十分不愿意看到的。恰巧这个时候努尔哈赤驾崩,大妃就成了皇太极继位的惟一障碍。人们认为努尔哈赤遗嘱中讲大妃的一番坏话,纯属皇太极矫诏而逼迫大妃自尽。《大清会典事例》说,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崩,十二日太妃以身殉,“遂同时而敛。恭奉龙舆出宫,奉安梓宫于沈陽城中西北隅”。皇太极继位后,敬卜吉壤,建造山陵。《清实录》说,到了天聪三年,率大臣奉高皇后与太祖梓宫合葬,“大贝勒莽古尔泰母妃富察氏灵梓亦一起祔葬于旁”。丧葬礼仪中提及与太祖合葬的孝慈高皇后及富察氏,却未提及殉葬的乌拉纳喇氏。此后,清代官方史书上均不再涉及大妃的葬地。问题是,当清太祖入葬福陵后,大妃被葬在何处?如果她已从太祖葬入福陵,那么清代史书为何没有直接记载?一些人推测大妃葬入福陵,但无史料依据。这个问题遂成为福陵历史的一个疑问。
早在福陵建成之初,大妃已随太祖葬入,且至顺治二年其宝宫一直在福陵内安葬。皇太极建立大清国之初,效仿历代王朝开国之君为其考妣及先祖恭加尊谥,太祖诸福晋中只尊其生母叶赫纳拉氏配享太庙,包括乌拉纳喇氏在内的其余福晋并无封赠及庙享。至顺治朝,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总理朝纲,奉顺治帝入关,在朝廷中势力膨胀,顺治五年,皇帝尊他为皇父摄政王。
这时多尔衮就想为已死去20余年的生母乌拉纳喇氏争得一份殊荣,即追上谥号,入清太祖帝系,配享太庙。顺治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多尔衮尊其母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并遣官祭天坛、地坛,其祭文称大妃“作范宫闱”,“位居中宫,赞襄太祖皇帝之明德之举”。帝后上谥仪之前,按制应先行遣官祭祀安葬他的陵寝。之前,多尔衮遣礼部侍郎达尔泰告祭福陵,其中一篇祝文谈到大妃的“灵位祔太庙”,可以得出推断,至顺治七年七月,大妃获皇后封谥时,其宝宫是葬在福陵之内的。(www.chuimin.cn)
从天聪三年至顺治七年间,福陵的祔葬者几经变化,但都未涉及大妃,由此也可以认为大妃是同清太祖一同入葬福陵的。
大妃的随葬香册、香宝在康熙二年最终与太祖一同葬入福陵地宫。大妃的册宝是顺治皇帝在尊谥大妃为孝烈武皇后时,按谥法制度造作的。但大妃在20年前已经安葬,她的香册、香宝如何随葬呢?一些专家认为,顺治七年前,福陵并未建地宫,清太祖和孝慈高皇后及大妃等人的神牌与宝宫皆供奉在享殿内。即使清太祖和高皇后的香册、香宝也是顺治元年十二月由北京恭送盛京并安奉在陵内的。顺治八年(1651)二月,多尔衮被追罪,顺治皇帝收回了对乌拉纳喇氏的封谥,撤去庙享,按制送至福陵的香册、香宝也要收回,但史料中未提及,也未涉及陵寝中其他问题。虽然大妃封谥被免,但如康熙皇帝等仍视她为皇后。雍正在上谕中曾称:“考会典所载,太祖高皇帝三后。”太祖三后当指孝慈、富察氏和大妃乌拉纳喇氏。
福陵隆恩殿内的陈设也可说明大妃葬于福陵。隆恩殿内设大暖阁、小暖阁各一座,陈设四桌。桌上的四个牌位,除孝慈皇后外,还有大妃富察氏、大妃博尔济锦氏,剩下一位的牌位当是乌拉纳喇氏。
或许有人会问,大妃与太祖“同柩出宫”,为什么官书并无直接记载?大妃丧葬仪礼是附属在太祖葬仪之下的,大妃的丧仪要简单得多,加上大妃从葬人所共知,所以官书屡屡略而不记。皇太极继位后,只有他生母获封谥入太祖帝系,享配祔太庙之尊,而其时大妃数子在宫中还无影响,也无封谥,因此祭享自不会提及。顺治朝,多尔衮为母亲争得了尊谥,但也只是七个月的时间,因为数月后多尔衮下台,不久尊谥就被追夺。清人入关前,各种制度均不完善。入关后,后嗣皇帝仍因前朝旧制,并不按新规制行事,朝朝相因,代代相袭,最终使得大妃这一清初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的葬地变得扑朔迷离。
有关中国王陵之谜的文章
但临汾尧陵有许多谜团,如尧陵建于何时?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出生、生活于古冀州之中心地域平陽,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尧的尸体据说葬在尧陵中,至今冢高约50米,周长近300米,气势宏伟壮观。尧陵在临汾,大多数人相信尧是葬在尧陵之中的,千百年来并没有人对此有过怀疑。从古至今,研究尧陵的学者一致认为《汉书》之说不准确,因此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2023-12-04
神宗无心过问朝政,却一次又一次派官员选择陵址,自己也多次实地踏看。明穆宗临死前,将年幼无知的神宗朱翊钧托付给他。神宗刚即位时才10岁,他对张居正一直有着一种敬畏之情。十八日,神宗速速回宫,立即谕旨礼、工部和钦天监再去选择二三处来看。建议神宗在两者之中选一处。这年九月六日,神宗再次以行秋祭礼为名,率后、妃进行谒陵。一年后,即万历十二年九月,神宗又奉两宫太后并后、妃再次谒陵。......
2023-12-04
袁世凯死后的葬地,后人有不少怀疑和争论。可走遍项城各地,并没有发现袁世凯的坟墓。按照上面的说法推理,袁克定是在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前居住在彰德,但这并不能说明袁世凯数年后死了会葬在那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袁世凯的葬地讨论仍在继续。李毅认为袁世凯的遗骨的确葬在安陽,安陽博物馆有实物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袁世凯本该葬回到项城,但由于家族矛盾,袁世凯只能葬在安陽。......
2023-12-04
宇文化及发动了“江都事变”,隋炀帝被杀,结束了他残暴的一生。不过总体看来,迁葬时政治形势复杂,陈棱不可能大规模为炀帝建造陵墓。一些学者认为,李渊本为隋臣,是炀帝提拔他为太原留守的,他们之间有君臣之义。如此说来,太宗和炀帝有翁婿之情。今日的隋炀帝陵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陵园松柏蓊郁,坟丘周长约40米,高5米,封土周围护有1米高的石墙。......
2023-12-04
潞简王陵墓,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占地面积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潞王陵为完整的石头城建筑风格,虽为王家陵园,却呈皇家风范。陵区共有两个城垣高大的陵园,东为潞王朱翊镠墓区,西为次妃赵氏墓区,共占地15万平方米,比当时政府规定的亲王陵园标准大了4倍。潞王陵这些谜团的存在,让我们充分体会了明朝帝王陵园的无限神秘,使人们有更大的兴趣去了解明朝的历史与文化。......
2023-12-04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西汉帝王陵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寻的,惠帝安陵应在长陵之右,景帝陽陵应在长陵之左,安陵不应在长陵之东。渭城即秦咸陽城,附近有一座大墓应为惠帝安陵。传统的说法认为,西汉帝陵是帝西后东,但人们惊奇地发现安陵是个例外,孝惠皇后张嫣陵墓在惠帝安陵西北。汉惠帝时还设置了安陵邑,过去人们在初步调查后认为,安陵邑位于安陵以北900米处,陵邑城址平面为长方形,东西1548米,南北长445米。......
2023-12-04
但也有人不敢苟同,认为将陵定名为“孝陵”,是朱元璋“以孝治天下”之意。此后有考古人员发现,明孝陵的整体布局呈“北斗星”图形。明孝陵的神道之所以绕过孙陵岗,是因为岗上有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陵墓。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新发现的石碑、石龟可能是原先为明孝陵制作的“无字碑”,与现今四方城内的“神功圣德碑”存在着对应关系。......
2023-12-04
定陵的选定是十分复杂的。咸丰九年,在多次反复后终于决定将灵光凝聚的平安峪作为陵址。咸丰帝前后用了八九年的时间才把陵址确定下来,时间之长在历代帝王中是不多见的。定陵是咸丰的陵墓,位于裕陵之西的平安峪。二月二十五日,咸丰到西陵为他的父亲道光皇帝进行大葬礼,顺便到大臣们为他选定的魏家沟亲自进行勘察。经过反复比较,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最终咸丰在东陵陵区选出了最中意的平安峪、成子峪和辅君山三个地方。......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