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是中宗李显的陵墓,位于751米高的凤凰山上。710年,韦后与武氏势力相勾结,中宗被韦后毒死,李旦再次上台。早年被幽闭致死的赵妃,因初葬地难寻,追谥和思皇后,此时行招魂祔葬之礼,与中宗合葬于定陵。被诛杀的韦后因为不宜与中宗一起葬入定陵,另择地安葬。《旧唐书》卷92记载中宗宠臣魏元忠死后陪葬定陵,这是一个特例,但不知15座封土中哪一座是他的。......
2023-12-04
明朝中期,有人生前没有当过皇帝,死后被追尊为帝,并且营建了陵园。此人是谁?他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朱祐杬本为兴献王,朱厚熜入继大统后,追尊其父为睿宗献皇帝,将今湖北钟祥县原来的王坟扩建为显陵,建筑规模和祭扫制度与北京十三陵天寿山皇陵基本相同。显陵在湖北省钟祥县城北15公里的纯德山,最初称兴献王坟。明正德十四年(1519)开始修建,至嘉靖十九年(1540)全部建成。显陵的主人朱祐杬,明宪宗第四子,封兴王,驻守在安陆(今湖北钟祥)。正德十四年(1519)卒,谥号献,称兴献王,按藩王礼修墓,同年入葬。朱祐杬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只是日后他的儿子是嘉靖皇帝,于是父亲被儿子追封为皇帝,而嘉靖皇帝的亲生母亲真的做了十几年皇太后。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明武宗病死。武宗无子嗣,临终之前也未留下遗诏,只是让太监转告,请他母亲慈寿皇太后与内阁辅臣商议皇位的继承人。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等商议,立朱祐杬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以武宗遗诏的形式将这一决定颁发下去。
这份遗诏只是强调了“兄终弟及”的祖训,并未考虑到朱厚照和朱厚熜只是叔伯兄弟,也未强调朱厚熜要过继给伯父孝宗做儿子,才能名正言顺,这就给往后的事情带来了麻烦。
15岁的朱厚熜从湖北钟祥到北京后,发现礼部是按皇太子身份举行登极典礼,便不肯登极,强调要按遗诏“嗣皇帝位”举行仪式。经皇太后调停,最后以“奉迎皇帝”礼在文华殿登极,改次年为嘉靖元年,是为明世宗。
世宗即位后,为了追尊自己的生父为明朝正宗皇帝,下令礼部官员讨论其父亲兴献王的祭礼,这就是历史上的“大礼之议”。大学士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等依据礼制,认为世宗应该尊武宗的父亲,也即世宗的伯父孝宗为皇考,而称亲生父亲兴献王及王妃为皇叔父母,祭告上笺称侄。世宗强调“父母不可更易”,要尊父为皇帝,母为皇后,下令廷臣重新讨论。
此时,世宗生母从安陆来到通州,听说朝廷正在争论,有人主张让世宗以孝宗为皇考,她感到十分气愤,想不通怎么能让自己的儿子成了别人的儿子?世宗以摔皇冠要挟,最后杨廷和等以太后名义尊兴献王为兴献帝,王妃称兴献后。
嘉靖二年,南京刑部主事桂萼、张璁又重开礼仪之争,主张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在皇城另立祀庙,称武宗皇兄,兴献王妃为圣母。这个奏章特别合世宗心意,遂令廷臣集议。吏部尚书乔宇、礼部尚书汪俊等官员起初坚决反对,后见不能硬顶,同意在兴献帝前加一“皇”字。
世宗又下令,称兴献后为“章圣皇太后”,礼部侍郎周希等极力反对,而世宗坚持己见。杨廷和之子杨慎等认为,国家养士就是为了仗节死义,所以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会同官员229人跪请于左顺门外,请求世宗收回成命,并大呼“高皇帝、孝皇帝”的在天之灵,想用太祖和孝宗的威名来压抑世宗。世宗大怒,命锦衣卫逮捕了134名官员下狱,另外86人听候处置。
左顺门事件后,世宗正式定称孝宗为皇伯考,称生父为皇考,九月诏告天下。官员中见风使舵者也出现了,嘉靖四年(1525)四月,光禄寺丞何渊请求崇祀兴献王于太庙。嘉靖十五年(1536),改称“兴献帝庙”,两年后更尊“献皇帝”为睿宗,附于太庙配享。从此皇家的支系变成了正系。
“大礼之议”后,就有大臣为讨好世宗,提出将埋在安陆的兴献王改葬天寿山,这正中世宗的心意,遂命工部负责办理。工部尚书赵璜认为不能改葬,说兴献帝体魄所安,不可侵犯。而且山川灵秀所萃,不可轻泄;国家的根本所在,不可轻动。应像太祖不迁皇陵,成祖不迁孝陵那样,不要轻易搬迁。其他大臣也极力反对,加上母后蒋氏不同意,世宗只能作罢。
嘉靖十七年(1538),世宗的母亲章圣皇太后蒋氏死了,他又想乘机在十三陵地区替自己父母亲修陵墓,将他父亲灵柩迁来与母亲合葬。他亲自到天寿山陵域选择陵址,相中了大峪山。因大峪山林茂草郁,冈阜丰衍,就马上命令武定侯郭勋和工部尚书蒋瑶等人开始建陵。选址这天,恰遇风沙,随行官员认为这是上天惩戒,但无人敢谏。朱厚熜虽谕令即时兴工,但心中也忐忑不安。他又令人作“献皇帝梓宫启行图”及奉迁仪注,具体落实迁陵事宜。过了一段时间,他突然变卦了,说自己的父亲已“奉藏体魄二十年”,如果一旦启露风尘之下,从湖北到北京路途遥远,“朕心不安”,所以想把母亲葬回到安陆去。他命锦衣卫官员到安陆去察看,结果“开启玄宫,审视大内”,发现玄宫有水。于是他于嘉靖十八年(1539)三月亲自回到湖北安陆准备搬迁,因见父亲老坟风水尚好,才打消了这个念头。由于原地宫进水,他下令重建玄宫,并且为他父亲坟墓加碑建殿,并将兴献王坟改为显陵。(www.chuimin.cn)
回京途中,他经过庆都尧母墓,又想仿尧父母异陵而葬的故事,行南北分葬,将母亲葬于大峪口。为此,到达北京后,他再次到大峪口视察,因“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完美?决用前议奉慈宫南祔”。经过多次反复,皇太后终于归葬湖北显陵。
显陵于嘉靖三年(1524)三月开始按明代帝陵改建。嘉靖六年,世宗命修显陵“如天寿山七陵之制”,继而大规模扩建。嘉靖九年,礼部上奏请决定显陵谒陵庙礼,嘉靖御批要“如泗州祖陵、凤陽皇陵、南京孝陵仪”。嘉靖十八年,又命工部左侍郎顾麟等奉旨督工改建玄宫,嘉靖钦定“图式”。嘉靖三十三年(1554),下令改建显陵祾恩殿“如景陵制”。嘉靖三十八年,显陵竣工。显陵的人文价值完全不在于坟墓的主人,而在于皇陵建筑群的独特性。陵墓大红门西侧的一池水格外引人注目,陵中祾恩殿前还有一池水,这两池水分别称为“外明塘”和“内明塘”,前者椭圆形,后者正圆形。一条拐了五道弯的水道自北向南穿陵区而过,上面架有五道御河桥,河水注入陵西的莫愁湖。外明塘是根据原有天然池塘改建,位于陵区的前端,对纯德山的地气有保护作用,又处在风水术中明堂的方位,设计者巧妙地将其纳入建筑单元中。
内明塘位于祾恩门前,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圆形池塘。为什么要挖这个池塘,而且池塘又在中轴线上?如果实地踏勘会发现,内明塘有集聚地下水的功能,联系到第一座宝城玄宫进水,开凿池塘的目的就是降低地下水位,消除地下水对新玄宫的侵蚀。陵中有水道和小湖,这是中国皇陵中独有的设计。
显陵在神道的处理上也与明代诸陵不同。在陵区中心部位,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弯曲的甬道,它一反过去皇陵神道笔直和左右对称的原则,如同一条蜿蜒前行的神龙,这就是所谓的神道龙。神道龙的设置与风水有关,具体做法是中间铺筑石板,比附龙脊,两旁以鹅卵石铺盖,比附身体,以其天然形态和投影形成所谓龙鳞。这样的设计,既是一种宗教的要求,同时也使取材容易,施工方便,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据文献记载,显陵的建筑规模和祭扫制度与其他皇陵相同。显陵陵园共有两重,外罗城依山势而建,蜿蜒起伏,周长4730米,红墙黄瓦。外罗城平面呈金瓶形状,意谓能绕护地气。而且金瓶是神仙所用的法器,寓意神圣吉祥。陵园有陵门两座,均以砖石砌筑,为面阔三间的无梁殿,单檐琉璃歇山顶。门前左右各立高达三米的下马碑一通,碑上刻字为严嵩手笔。门内石板铺成的神道直抵内城。中部立棂星门,六柱三门,方形石柱,柱顶各置独角神兽一只,额枋上饰云头及火焰宝珠。棂星门前神道两侧,列立狮子、獬豸、骆驼、卧象、麒麟、立马、卧马等石兽八对和文臣、武将各二躯,全用整块汉白玉雕琢而成,显得肃穆庄严。
内城正门为祾恩门,面阔三间。其后为祾恩殿,面阔五间,均仅存殿基。从石基看,当年的建筑规模相当宏大。大门两侧基本完整的琉璃琼花壁和背面的双龙壁,格外引人注目,这在明陵中也是独有的,其精湛的工艺与故宫中的一样。就占地面积而言,显陵大于北京任何一座明皇陵。外明塘附近有一处外罗城缺口,传说是云南和贵州由于地方偏远,没能运来砖而造成的。
显陵茔城内外墙之间以瑶台相接,平面形状如哑铃,城墙周设堞垛和汉白玉雕成的蟠首散水。前城内圆形土冢之下,是正德十四年为朱祐杬营建的墓室。后城内圆丘之下的玄宫,是嘉靖十八年(1539)新建的,建成后将被追谥为恭睿献皇帝的朱祐杬重新装殓后迁厝于内,与其妻章圣皇太后合葬。一座陵两个宝城,这在中国皇陵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茔城前砌方形城台,下设券顶甬道,上建明楼。当时通过甬道将兴献王的灵柩移到后面的宝城,与其皇后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既不破坏原墓,又体现皇陵制式的目的。明楼平面呈正方形,楼内置“恭睿献皇帝之陵”碑,两侧摆放着正德年间为兴献王制作的圹志。城台之前,设石雕五供台和望柱一对,左右分立御制碑文和《兴献尊谥文》碑。
陵园内各建筑物的基础,大部分采用须弥座式的石雕台基,上刻简练精美的纹饰。门券石多以汉白玉刻龙纹贴面。祾恩殿前的云龙丹陛、散水蟠首及回廊栏杆等构件的雕刻技法尤为精湛,是明代石刻艺术的典型作品。
一些专家认为,显陵的建筑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如它讲究像天法地、天人合一,整体构思上以祭礼为中心;比德畅神,天人交际,构成艺术上以自然环境为主;单体建筑形制、体量、色彩以及互相之间的位置,讲求节奏音律变化等等。显陵是一座将古代皇陵与天人合一、风水、术数有机结合的陵墓,是中国陵墓建筑的范例。
有关中国王陵之谜的文章
定陵是中宗李显的陵墓,位于751米高的凤凰山上。710年,韦后与武氏势力相勾结,中宗被韦后毒死,李旦再次上台。早年被幽闭致死的赵妃,因初葬地难寻,追谥和思皇后,此时行招魂祔葬之礼,与中宗合葬于定陵。被诛杀的韦后因为不宜与中宗一起葬入定陵,另择地安葬。《旧唐书》卷92记载中宗宠臣魏元忠死后陪葬定陵,这是一个特例,但不知15座封土中哪一座是他的。......
2023-12-04
徐州地区目前共发现楚王陵墓八处。由于刘注墓之前已经发现,位于徐州小龟山,因此狮子山楚王陵应属于其他四位楚王的。据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发掘简报上,推测墓主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楚王,即刘郢客或刘戊。狮子山楚王陵的特点是只有耳室和主室,是一个主室的墓葬制度。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大量的钱币,约18万枚,也与刘戊谋反后可能受到的埋葬礼仪不合。......
2023-12-04
神宗无心过问朝政,却一次又一次派官员选择陵址,自己也多次实地踏看。明穆宗临死前,将年幼无知的神宗朱翊钧托付给他。神宗刚即位时才10岁,他对张居正一直有着一种敬畏之情。十八日,神宗速速回宫,立即谕旨礼、工部和钦天监再去选择二三处来看。建议神宗在两者之中选一处。这年九月六日,神宗再次以行秋祭礼为名,率后、妃进行谒陵。一年后,即万历十二年九月,神宗又奉两宫太后并后、妃再次谒陵。......
2023-12-04
清朝的祖陵在赫图阿拉城西北的桥山山麓,这里埋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先的遗体。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定都赫图阿拉,称为兴京。顺治十六年,将东京陵祖茔遗骨从辽陽迁到兴京陵归葬,并改称为永陵,追谥列代祖先,还将桥山封为启运山。永陵背依启运山,前临苏子河,与烟囱山隔山相望,有“郁葱王气烟霭”之势,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关于永陵,还有几个谜团没有解开。......
2023-12-04
长陵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建造最早的一座陵墓。长陵的祾恩殿雄伟挺拔,所用木材全部是名贵的楠木。永乐十四年,长陵祾恩殿建成,赵王朱高燧奉命将徐皇后的神位安奉殿内。有人怀疑朱棣的遗体并未运到北京,北京的长陵只是一座衣冠冢。一般以为朱棣确是葬在长陵玄宫中。从保存至今的长陵来看,明成祖确是花了功夫。长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合理。万历三十二年,长陵遭雷击,明楼中的石碑被击坏。......
2023-12-04
但临汾尧陵有许多谜团,如尧陵建于何时?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出生、生活于古冀州之中心地域平陽,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尧的尸体据说葬在尧陵中,至今冢高约50米,周长近300米,气势宏伟壮观。尧陵在临汾,大多数人相信尧是葬在尧陵之中的,千百年来并没有人对此有过怀疑。从古至今,研究尧陵的学者一致认为《汉书》之说不准确,因此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2023-12-04
南越国共传五主,第二代王为赵昧,仍是僭称帝号。据文献记载,南越王墓葬十分隐秘。相传第一代南越王赵佗死后,为了防止后人盗掘,在十分神秘的气氛中举办了丧事。而第一、二代南越王陵墓仍不见踪影。有的学者根据两枚“泰子”印以及赵胡、赵昧不相符合的情况,认为墓主应是第二代南越王赵胡,“赵昧”印应是赵胡之父或兄长的私章。从出土的四枚“夫人”印章可知,室内共放置殉人四具,她们可能是南越王后宫中的嫔妃。......
2023-12-04
叱咤风云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死后葬到了生前早已修建好的安息地长陵中。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于长乐宫,葬于长陵。因此,很多专家认为毕沅是把两座陵墓弄颠倒了,长陵在吕后陵的西面。长陵又称长山、长陵山。长陵所处的地方在古代称长平或长平阪,有可能是以地名为陵名的。根据《水经注》的记载,墓可能是刘邦时的太尉周勃或其子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