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临汾尧陵有许多谜团,如尧陵建于何时?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出生、生活于古冀州之中心地域平陽,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尧的尸体据说葬在尧陵中,至今冢高约50米,周长近300米,气势宏伟壮观。尧陵在临汾,大多数人相信尧是葬在尧陵之中的,千百年来并没有人对此有过怀疑。从古至今,研究尧陵的学者一致认为《汉书》之说不准确,因此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2023-12-04
后人游览孝陵时曾留下一副对联说:“帝业消沉,留得孝陵空葱郁。石象巍峨,胜地重游溯前史。”朱元璋的孝陵气度非凡,布局独特,开启了明朝帝陵的新形制,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谜团:孝陵的“孝”是怎么来的?孝陵有无字碑吗?孝陵为什么要采用宝城宝顶?朱元璋真的葬在孝陵吗?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的陵墓,它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紫金山巍峨峻秀,六朝以来就被人们称为“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独龙阜北依钟山主峰,阜高150米,泉壑幽深,紫气蒸腾,云气山色,朝夕多变,环境特别优美。山南一片开阔,陽光融融,和风冉冉,生机勃勃。
洪武九年(1376),时年49岁的朱元璋想安排后事了,正式开始筹建陵墓。洪武十四年(1381),陵墓动工。两年以后,主体建筑大体修成。参加建陵的工匠总数有好几万人。此后又陆续兴建了孝陵大殿等建筑,至永乐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陵墓的兴建才真正停止,前后共费时30年之久。
新建成的陵墓规模宏伟,气度非凡,布局独特,开启了大明一朝帝陵新形制。就是这个开创性的陵墓,留给世人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谜。
第一个疑问是:为什么陵墓称为“孝陵”?有人认为,朱元璋起初建陵时并没有正式给陵起名。洪武十五年,51岁的马皇后去世,朱元璋悲痛不已。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恭俭宽仁,随朱元璋转战沙场,辅助军事。马皇后死后,礼宫议定谥号为“孝慈”,朱元璋同意了。这年九月,马皇后葬入陵中,此后明人就称陵为孝陵。因此,孝陵的名称来源于马皇后的谥号。但也有人不敢苟同,认为将陵定名为“孝陵”,是朱元璋“以孝治天下”之意。两种意见到底哪一种更准确,今天是无法回答清楚的,只有问陵中的朱元璋了。
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于1368年登基称帝,定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为选择帝陵基址,朱元璋动足了一番脑筋,他看中了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紫金山自古以来就有“虎踞龙盘”之说,独龙阜原为梁朝开善寺宝公塔旧址。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一说: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相间,人言王气,龙蜕寝焉。明太祖曾与刘基、徐达、汤和等大臣讨论选陵址,大家说好各人提出各人的观点写在纸上,放在袖中到朱元璋面前打开,结果三人所选完全相同,于是朱元璋同意选独龙阜为万年吉地。其实张岱生活时期离开朱元璋已经很远,他的叙述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君臣一致选定独龙阜大概确有其事。洪武九年,朱元璋为了筹建陵园,逼使蒋山寺的老和尚搬家,将寺庙迁到紫霞洞的南面。新寺还没建成,几位风水先生东看看西看看,说新寺风水冲撞了陵园,老和尚只能再次搬家,迁到了今灵谷寺处。大概后来朱元璋想想也不好意思了,就赐灵谷寺为“天下第一丛林”。
孝陵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几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自最前面的下马坊至后部的方城,纵深达2.62公里。孝陵的平面布局,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自下马坊迄棂星门,是作为导引的神道设施,后是陵墓的主体陵寝建筑。它的建制和布局基本上继承了汉唐以来前有神道、后有陵寝及封土起坟的模式,但在具体安排上,既有继承前朝的地方,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过去,人们发现孝陵的神道弯曲幽长,从下马坊开始进入陵区,要转多个弯才能到达方城和宝顶,这与历代帝王陵从陵区大门一条宽阔神道直通寝宫有较大区别,到底是什么原因,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因此附会出很多传说。此后有考古人员发现,明孝陵的整体布局呈“北斗星”图形。这一新发现的直接意义是它可以解释古代帝王陵墓中为什么常有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看来他们主要的用意是使陵墓具有“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孝陵主人朱元璋对天象十分崇仰,因而很有可能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头”为绕梅花山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图是相同的。有人还发现,孝陵的地下玄宫也呈勺子状,进而断定朱元璋的安葬地确实在明孝陵,而非民间传说的其他地方。这一说法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他们反对的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是弯曲的神道为明成祖朱棣所建,并非朱元璋时期设计的,所谓“北斗七星”一说纯是巧合。也有人认为,孝陵神道的弯曲与孙权墓有关。神道由石望柱开始北拐,呈月牙形,半抱一座名曰“孙陵岗”的小山。神道遇一座小山转弯,这在帝王陵寝中是不多见的。明孝陵的神道之所以绕过孙陵岗,是因为岗上有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陵墓。根据史籍记载,修陵时,有人曾建议将孙权墓迁走,但朱元璋未准,说:“孙权也是条好汉,让他替我守门吧。”这样,神道绕行而过,孙陵岗成了陵墓的屏障和门户。也有人认为,之所以让神道弯曲,主要是为了延长神道的长度,使之曲折深藏,一眼望不到头,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如此,孝陵神道为什么是弯曲的有多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更接近真实,还有待于人们深入探索。
大金门是孝陵的大门,离门正北70米处,是朱元璋子朱棣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8.7米,龟趺坐高2.08米,是今天南京附近明代碑刻中最大的一块。碑亭平面呈正方形,俗称四方城。四方城是一座巨大的碑亭,边长268米,四面各有一座高达8米的拱门。令人震惊的是,几年前,人们在四方城不远处美龄宫东侧的树林里发现了一个石龟和一方石碑,石碑和石龟的高度几乎与圣德碑相同。发现时,龟、碑身首二处,相隔数米,几乎被泥土与灌木丛湮没。人们不禁要问,这块碑当年是否也是竖在陵园中的?为什么从没有史料记载?(www.chuimin.cn)
一些专家推测,石龟、石碑的来历有两种可能。一是该物其实是制作四方城中“神功圣德碑”时留下的废品,因雕刻不满意而废弃不用。因为如果将两者进行比较,在雕刻手法上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少差异,前者粗犷而后者精细。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新发现的石碑、石龟可能是原先为明孝陵制作的“无字碑”,与现今四方城内的“神功圣德碑”存在着对应关系。墓前立双碑,一碑有字,一碑无字,这种规制始于唐代帝陵,如唐太宗李世民陵前就立有双碑。建于明朝初年的凤陽明皇陵,是朱元璋为其父所修的衣冠冢,墓道上有东西两座碑亭,西边碑亭竖立着朱元璋书写的“皇陵碑”,东边碑亭即是无字碑。孝陵废去了方上、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圜丘,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规制对以后的帝陵有较大的影响,北京的明十三陵各陵建制和孝陵几乎完全一致。孝陵方城是一座巨大建筑,上部用大条石建成,正面自须弥座基至墙顶端,高16.25米。方城后面是宝城,又称宝顶,是一周长约400米的圆形土丘,环以砖墙。宝顶之上,古木葱茏,浓荫蔽日。极目四望,钟山环抱,翠柏森森,远山如屏,近水若龙,气势雄伟。
宝顶之下的玄宫,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长眠之地。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将方上改成宝顶?
有人认为,江南多雨,六朝以来的陵墓多做成圆形,以防止雨水下流浸润陵墓。受此影响,朱元璋的陵墓也建成圆形,所以有别于唐宋帝陵的方形。不过也有另外的看法,如著名建筑史专家刘敦桢在早年的《明长陵》一文中认为,孝陵之所以改方形为圆形,很可能是受长江流域“无方坟之习”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陵制的改变?看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专家的深入研究了。
有关孝陵最大的谜案为朱元璋是不是真的葬在这里?不知从何时起,民间就有传说,朱元璋死后,从都城十三个城门同时抬出十三具棺材。也就是说,有十二具棺材是假的,目的是让人不辨真假。因此,人们常常怀疑朱元璋是不是真的葬在孝陵里面。有人说,朱元璋葬在皇城的万岁殿下,有人说葬在城西朝天宫三清殿下,还有人说葬在北京的万岁山,等等。所有这些传说的起因大概是由于朱元璋的性格多疑,再加上他生前杀人太多,怕人掘墓报仇所引起的。这与三国时代曹操死后造了七十二座疑冢的传说一样,很有可能是从古代某些帝王的“疑冢说”移植过来的,实在很难证实。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孝陵在朱元璋去世以前已经建成,到了朱元璋死的时候,陵墓的一切设施都已就绪。而且,朱元璋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死的,南京地区已经进入夏季,停灵七天以后,就立即葬入了孝陵。如果在别处另造新陵,在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再说孝陵的位置紧靠宫城,北倚钟山,南有皇墙,内有神宫监,外有孝陵卫的官兵日夜巡逻,其安全程度远较别处高。所以,朱元璋是不会遗命舍此而他葬的。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朝天宫的地下早年经过部分发掘,确有一座六朝大墓,但明故宫的范围内从未发现过任何明代大墓的痕迹。至于今南京的南郊、西郊和北郊,解放后曾清理发掘过几百座古墓,还没有一处值得怀疑是明太祖的葬地。因此,今日的明孝陵应该就是埋葬朱元璋的地下宫殿所在地。
明孝陵直建成以来,虽在清初和太平天国时期地面建筑受到一定的破坏,但地下玄宫至今未被挖掘,朱元璋是否葬于其中,只有待到幽宫开启之时才能真正确定。笔者个人认为,好事者的传说毕竟没有历史资料的佐证,可信程度是不会很高的。
有关中国王陵之谜的文章
但临汾尧陵有许多谜团,如尧陵建于何时?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出生、生活于古冀州之中心地域平陽,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尧的尸体据说葬在尧陵中,至今冢高约50米,周长近300米,气势宏伟壮观。尧陵在临汾,大多数人相信尧是葬在尧陵之中的,千百年来并没有人对此有过怀疑。从古至今,研究尧陵的学者一致认为《汉书》之说不准确,因此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2023-12-04
神宗无心过问朝政,却一次又一次派官员选择陵址,自己也多次实地踏看。明穆宗临死前,将年幼无知的神宗朱翊钧托付给他。神宗刚即位时才10岁,他对张居正一直有着一种敬畏之情。十八日,神宗速速回宫,立即谕旨礼、工部和钦天监再去选择二三处来看。建议神宗在两者之中选一处。这年九月六日,神宗再次以行秋祭礼为名,率后、妃进行谒陵。一年后,即万历十二年九月,神宗又奉两宫太后并后、妃再次谒陵。......
2023-12-04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西汉帝王陵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寻的,惠帝安陵应在长陵之右,景帝陽陵应在长陵之左,安陵不应在长陵之东。渭城即秦咸陽城,附近有一座大墓应为惠帝安陵。传统的说法认为,西汉帝陵是帝西后东,但人们惊奇地发现安陵是个例外,孝惠皇后张嫣陵墓在惠帝安陵西北。汉惠帝时还设置了安陵邑,过去人们在初步调查后认为,安陵邑位于安陵以北900米处,陵邑城址平面为长方形,东西1548米,南北长445米。......
2023-12-04
定陵的选定是十分复杂的。咸丰九年,在多次反复后终于决定将灵光凝聚的平安峪作为陵址。咸丰帝前后用了八九年的时间才把陵址确定下来,时间之长在历代帝王中是不多见的。定陵是咸丰的陵墓,位于裕陵之西的平安峪。二月二十五日,咸丰到西陵为他的父亲道光皇帝进行大葬礼,顺便到大臣们为他选定的魏家沟亲自进行勘察。经过反复比较,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最终咸丰在东陵陵区选出了最中意的平安峪、成子峪和辅君山三个地方。......
2023-12-04
徐州地区目前共发现楚王陵墓八处。由于刘注墓之前已经发现,位于徐州小龟山,因此狮子山楚王陵应属于其他四位楚王的。据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发掘简报上,推测墓主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楚王,即刘郢客或刘戊。狮子山楚王陵的特点是只有耳室和主室,是一个主室的墓葬制度。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大量的钱币,约18万枚,也与刘戊谋反后可能受到的埋葬礼仪不合。......
2023-12-04
俑坑经火烧后全部塌陷,陶俑和陶马被砸,有的断成数段,有的成为碎片。这说明在兵马俑被焚烧前已经受到了人为的破坏。一种观点认为,兵马俑坑是项羽入关后焚毁的,这是目前流行最广的观点。从秦俑坑被焚毁的时间来看,应在秦末汉初。而且在俑坑上发现了西汉中期和东汉时期的墓葬,这些墓葬在开挖时,掀走了棚木炭迹,打破了俑坑土层关系,这说明当时人们已不知道此地是被焚毁的兵马俑坑所在地,焚毁必在西汉中期之前。......
2023-12-04
清朝的祖陵在赫图阿拉城西北的桥山山麓,这里埋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先的遗体。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定都赫图阿拉,称为兴京。顺治十六年,将东京陵祖茔遗骨从辽陽迁到兴京陵归葬,并改称为永陵,追谥列代祖先,还将桥山封为启运山。永陵背依启运山,前临苏子河,与烟囱山隔山相望,有“郁葱王气烟霭”之势,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关于永陵,还有几个谜团没有解开。......
2023-12-04
道光慕陵在嘉庆昌陵西南的龙泉峪,地宫中葬着道光皇帝与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和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后者是咸丰的生母。关于道光慕陵,有多个问题需要了解清楚。道光帝一直提倡要俭约行事,在建造慕陵的过程中,他也是不断提到要俭约。愤怒中的道光重重地处罚了修陵大臣,并决定将陵墓修到西陵。依笔者的猜测,用珍贵的金丝楠木建造大殿,并且雕刻上千条游龙蟠龙,其实就是道光精致修建慕陵的证明。......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