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中国王陵之谜:唐僖宗靖陵重大发现

中国王陵之谜:唐僖宗靖陵重大发现

【摘要】:唐僖宗的靖陵是关中十八陵中最后一座,僖宗之后的昭宗和昭宣帝陵墓已不在关内,分别葬在河南的偃师和山东的定陶。唐僖宗的靖陵,实际上已无力以山为陵而恢复土冢,规模还不如盛唐时的一座陪葬墓。靖陵石刻毁坏严重,一些石刻的具体位置无从考辨。土冢前立有清代刻建的陵碑,上为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唐僖宗靖陵”数字。然而一件令人心痛的事件发生后,将靖陵之谜公之于众。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文物部门决定对靖陵进行抢救性发掘。

关中十八陵中,只有一座已经被开挖,它是十八陵中最后一座——唐僖宗的靖陵。靖陵规模狭小,因为国力有限,只能采取堆土为陵的形式,在高大的乾陵映衬下,显得十分渺小。靖陵的墓室只是个简单的土洞,令人难以相信。

唐僖宗的靖陵是关中十八陵中最后一座,僖宗之后的昭宗和昭宣帝陵墓已不在关内,分别葬在河南的偃师和山东的定陶。唐十八陵陵墓的建制和规模,与当时国家兴衰的发展轨迹同步。当国家处于兴盛时,以山为陵,将自然的巍峨山岭点化成无比庄严的帝王陵寝,石刻群与陵区建筑群一起布列成一个对称、规整的庞大阵容。富于朝气和创造力,内涵深沉博大的石刻群,在空旷的原野里,在雄奇质朴的自然山势的衬托下,光彩夺目,辉映陵山。到了唐代后期,国家政事日落西山,晚唐诸帝王陵墓虽仍想极力维持旧制,但已国力不济,规模日渐缩小。唐僖宗的靖陵,实际上已无力以山为陵而恢复土冢,规模还不如盛唐时的一座陪葬墓。墓前的石刻也日渐缩小,因循的程式、粗疏的矫饰掩盖不住精神气度的萎靡,呈现出一蹶不振的衰落景象。

靖陵位于乾县城北7公里铁佛乡南陵村一处俗称“鸡子堆”的黄土原上,这里隔着一处名叫豹谷的山谷,与高踞梁山的乾陵相望。僖宗于874年即位,14年后,在内乱外患交困中崩于长安武德殿,死时仅27岁。

靖陵陵园为夯土城垣,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500米左右,东西宽480米,四面各辟一门,以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一对,夯筑阙台一对。城垣四隅筑有角楼,今角楼基址周围散布砖瓦残片。

南门外的神道长325米,其南端筑乳台一对,现存东、西二阙址,间距约一百米。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华表、翼马、仗马、翁仲等石刻造像,现存8件,石灰岩质。翁仲均着长袍,束腰带,西列持剑,东列持笏。靖陵石刻毁坏严重,一些石刻的具体位置无从考辨。

靖陵的夯筑封土居陵园中央偏后,呈覆斗形,高约9米。土冢前立有清代刻建的陵碑,上为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唐僖宗靖陵”数字。

靖陵建成后没多久,唐王朝灭亡,军阀混战不已。静明军节度使温韬在镇七年,因为唐朝诸陵都在他的境内,所以几乎全部进行了盗掘,将里面的金银财宝大量偷出。靖陵这样的小土堆,当然偷盗起来十分方便。到了五代以后,靖陵仍受到过多次盗掘。(www.chuimin.cn)

靖陵的墓室是怎样的?这本该成为历史之谜,被深埋于地下。然而一件令人心痛的事件发生后,将靖陵之谜公之于众。

1994年,一群盗墓贼用炸药将靖陵的封土炸开了一个大口子,墓室暴露在外。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文物部门决定对靖陵进行抢救性发掘。

靖陵墓南向,由斜坡阶梯羡道、拱顶甬道和横拱顶土洞墓室组成,全长44米,墓室底部距今地表为19米。甬道长4米,东、西两壁各开2龛,中部有宋初堆砌的石块封门。墓室的东、西、南壁对称开8龛,地面以石碑、石块、砖砌成东西长4.4米、南北宽3.1米的棺床。墓道两壁残存有侍臣、门吏、仪仗等壁画,墓室壁面小龛和甬道小龛中绘有十二生肖图案壁画。这样的做法在唐墓中是不多见的,但五代墓中就有很多。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墓室棺床竟是用陪葬乾陵的唐礼部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和中书令、户部尚书杨再思的墓碑做成,碑面刻文保存得比较完整。为什么棺床要用乾陵陪葬墓的墓碑?一些人认为,这主要是唐朝末年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一国之君死后找不到合适的东西做棺床,只能将两位宰相的墓碑偷来一用。正由于当时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才使得1000多年前的两块石碑完好保存至今。假如这两块碑一直立在墓前,可能早已不知去向。

一般认为,唐代帝陵的规格至少不会低于五代十国时的一些小国国君的墓,如靖陵总会比前蜀王建的墓要大。然而一打开墓室,才发现靖陵只是个单室土洞,还不如盛唐时的太子公主墓,长度也不能与早已挖掘的几个乾陵陪葬墓相比。所以专家认为,靖陵不是唐代帝陵的代表。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从靖陵的墓室去推测唐代其他各个帝陵的墓室也是这样的。僖宗在位中期,发生内战,数次出逃离京,直到文德元年(888)才返回长安,但不久就病死了。他下葬时,国家哪里有钱为他操办。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遗诏中说:“应缘山陵事物,宜令中外商量,比从来每事十分各减六七。桐棺瓦器,朕所慕之,况在今晨,勿欺大夜。”国家没钱,就只能装出面子说要节俭一点,其墓室简单至极,这样穷途末路的皇帝,不当也罢。

靖陵的简陋和乾陵的崇峻,遥遥相望,一盛一衰,相映成趣。这座惟一被发掘的唐陵,使我们对唐朝末年的历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但并不能满足我们对盛唐年间帝陵了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