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陵是雍正帝的陵墓,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神道北端是泰陵神道碑亭。方城明楼为泰陵的最高建筑物。整个泰陵共有建筑61座。有一部《工科史书》记载,雍正十年八月,管理工部事务的和硕果亲王允礼在奏章中说,为建泰陵储放物料,曾用楠杉木、金砖、临清砖搭盖棚厂499间,用银5385两8钱。泰陵所用瓦件产自北京琉璃厂。为建泰陵,政府共7次到今湖北、广东、福建、四川、云南等省采运木材。......
2023-12-04
隋朝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国,对皇陵建筑开始重视起来,从文帝泰陵宏大的规模可以想像帝王们的用心。泰陵是隋文帝生前就开始营建的,因而在建筑上尽善尽美,绝不会草草了事。然而今日之泰陵仅残存一个覆斗形的土堆和一些砖瓦碎片,它们默默地昭示着逝去的伟岸,让后人去追忆那些谜一般的历史烟云。隋文帝杨坚是华陰(今陕西华陰市)人。北周时承袭父爵,当上了隋国公。他的女儿是北周宣帝的皇后。北周静帝年幼即位后,他任丞相,于是总揽朝政,被封为隋王。后来他废静帝自立,建立了隋朝,年号开皇。他用九年时间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为中国封建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陵寝制度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隋文帝在位20多年,开基立业,政治上有所作为,历史上称他在位的这段时间为“开皇之治”。他推行均田制,创立科举制度,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唐代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帝善于治国,但在立继承人的问题上一错再错。开皇后期,他猜忌大臣,将太子杨勇废为庶人,立善于伪饰的晋王杨广为太子,直接导致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仁寿四年(604)四月,隋文帝得病,七月病重。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病重期间,尚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等入宫侍奉,太子杨广也住进宫中的大兴殿。杨广见文帝病情危在旦夕,就写信给杨素,让杨素密切注意文帝的情况,并询问今后该怎么办。不料杨素的回信被宫人误送到文帝处,文帝看后非常震怒。
独孤皇后死后,文帝最宠幸的是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宣华夫人陈氏是南朝陈后主的妹妹,人长得很漂亮,号称“江南第一美人”,杨广对她的美貌垂涎已久。此时,文帝刚病重,杨广就欲对陈夫人无礼,被陈夫人奋力挣脱。文帝气愤异常,要重立杨勇为太子,废黜杨广。杨广假传圣旨,命亲信左庶子张衡入大宝殿侍候文帝。张衡进入大宝殿,就把宫人和卫士全都赶出殿外。不一会儿,张衡出殿宣布文帝已经驾崩。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认为是张衡杀死了文帝。至于张衡是如何杀死文帝的,史书记载有较大出入,《大业略记》记载张衡以毒药害死文帝,而《通历》记载张衡“拉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崩”。
文帝死后,被葬于泰陵。泰陵,大约在今天陕西省扶风县城东南五泉乡王上村。早在文帝死前两年,已经兴筑建造。由于独孤皇后病逝,文帝亲自挑选了吉地,在今扶风县东南10公里的三畴原上营建陵墓。文帝死后,与独孤皇后合葬泰陵,同坟异穴。站在泰陵前,你的目光越过渭河,可以看到巍峨的终南山。静观泰陵,你可以发现,经过了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它益发显得古老而沧桑。泰陵坐北朝南,封土为陵,顶部是平坦的长方形,东西长48米,南北宽38米,整个陵高达27.4米。夯筑而成的陵冢底部已经被挖去了很多,想来是历代盗墓者所为,现存陵冢东西长166米,南北宽160米。陵园的建筑早被毁废,地面遗存物已经难以找到了。陵冢周围原筑有夯土城垣,现已基本毁坏,惟北城尚有残墙,长约130米,最高处1.2米,残存宽5.5米。夯层清晰,夯窝明显。陵垣东西长756米,南北宽652米。垣墙的四角及中部都发现有大量的砖瓦残片,大概是当时建有高耸阙楼和城门的残迹遗存。
从陵冢往南是一座清代石碑,大约高3.5米,碑上刻着“隋文帝泰陵”五个清晰的大字,是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www.chuimin.cn)
在离陵东南和陵东不远的两块高地上,还有当年隋文帝庙的遗迹,今天俗称“祭祀坛”。泰陵祀庙垣墙建筑早已经毁掉,现在只能看到残砖碎瓦了,但我们仍不难想像,当初祀庙的规模是多么宏大,据专家考证,原祀庙建筑大约有15万平方米,足够令后人大吃一惊的。
就在这些残砖碎瓦中,人们发现了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纹饰和形制,比较多的是莲花状方砖。方砖中央是浮雕莲花图案,角边饰以蔓草,四周刻着连珠纹,非常美观大方。尤令人称奇的是,在这里还发现了一枚残破的以菩萨形象为纹饰的瓦当。它的正面用弦纹和连珠纹组成一个心形,中心端坐着一尊双手合十结迦趺坐的菩萨。据说这种直接以菩萨为纹饰的瓦当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为什么在文帝墓中出现菩萨形象的瓦当,这样的历史谜题恐怕历史学家们也很难回答清楚。
自泰陵开始,隋朝已经恢复了秦汉时期“封土为陵”的建陵原则。看来隋文帝的泰陵在中国陵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为以后唐宋陵寝建制奠定了基础。
有关中国王陵之谜的文章
泰陵是雍正帝的陵墓,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神道北端是泰陵神道碑亭。方城明楼为泰陵的最高建筑物。整个泰陵共有建筑61座。有一部《工科史书》记载,雍正十年八月,管理工部事务的和硕果亲王允礼在奏章中说,为建泰陵储放物料,曾用楠杉木、金砖、临清砖搭盖棚厂499间,用银5385两8钱。泰陵所用瓦件产自北京琉璃厂。为建泰陵,政府共7次到今湖北、广东、福建、四川、云南等省采运木材。......
2023-12-04
霸陵薄葬,在丧葬史上传为千古佳话,也成为帝王节俭的典范。一些人认为,汉文帝霸陵不是真薄葬的原凶在于汉景帝没有遵照文帝遗诏办事。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也指出,霸陵“薄葬”只是较其他诸陵略为俭朴,而“非真薄”,他怀疑是汉景帝“不从遗诏之故”。有关学者指出,根据后来霸陵也曾经出土珍宝之器的传说,怀疑汉文帝霸陵薄葬只是一种政治宣传。另一种观点认为,霸陵不是薄葬的原因可能是景帝母亲孝文窦皇后造成的。......
2023-12-04
逶迤起伏的金粟山是唐玄宗泰陵所在地,神异的翼马和石刻群向世人夸示威烈,仪卫亡灵,气势宏大、庄严、冷峻,给人以无情震慑。泰陵地宫情况至今仍是一个谜。与唐玄宗共同葬在泰陵中的不是杨贵妃,而是唐肃宗的生母杨良媛,这多少有点令人意外。唐肃宗登基后,唐玄宗以太上皇的名义追册杨良嫒为元献皇后,宝应元年招魂祔葬泰陵。也有人从唐玄宗开元初的发奋勤勉谈到他天宝时的声色脂粉,认为他的可悲之处在于丢皇帝前,早丢了人心。......
2023-12-04
北魏孝文帝是一个改革家,他为鲜卑人向文明进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北魏孝文帝是杰出的政治家。孝文帝规定洛陽北邙墓地为内迁鲜卑各族集体安葬之所,沿袭了鲜卑族原来的族葬遗风。北魏陵区在广大的邙山台地上,以孝文帝长陵为中心营建山园,坟丘墓葬特别集中。孝文帝长陵的具体位置在今孟津县朝陽乡境内,在瀍河之西,邙山之陽。且孝文帝死时,宣武帝继位,宫廷政局平稳,未发生任何事件。......
2023-12-04
徐州地区目前共发现楚王陵墓八处。由于刘注墓之前已经发现,位于徐州小龟山,因此狮子山楚王陵应属于其他四位楚王的。据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发掘简报上,推测墓主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楚王,即刘郢客或刘戊。狮子山楚王陵的特点是只有耳室和主室,是一个主室的墓葬制度。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大量的钱币,约18万枚,也与刘戊谋反后可能受到的埋葬礼仪不合。......
2023-12-04
定陵是中宗李显的陵墓,位于751米高的凤凰山上。710年,韦后与武氏势力相勾结,中宗被韦后毒死,李旦再次上台。早年被幽闭致死的赵妃,因初葬地难寻,追谥和思皇后,此时行招魂祔葬之礼,与中宗合葬于定陵。被诛杀的韦后因为不宜与中宗一起葬入定陵,另择地安葬。《旧唐书》卷92记载中宗宠臣魏元忠死后陪葬定陵,这是一个特例,但不知15座封土中哪一座是他的。......
2023-12-04
长陵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建造最早的一座陵墓。长陵的祾恩殿雄伟挺拔,所用木材全部是名贵的楠木。永乐十四年,长陵祾恩殿建成,赵王朱高燧奉命将徐皇后的神位安奉殿内。有人怀疑朱棣的遗体并未运到北京,北京的长陵只是一座衣冠冢。一般以为朱棣确是葬在长陵玄宫中。从保存至今的长陵来看,明成祖确是花了功夫。长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合理。万历三十二年,长陵遭雷击,明楼中的石碑被击坏。......
2023-12-04
清朝的祖陵在赫图阿拉城西北的桥山山麓,这里埋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先的遗体。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定都赫图阿拉,称为兴京。顺治十六年,将东京陵祖茔遗骨从辽陽迁到兴京陵归葬,并改称为永陵,追谥列代祖先,还将桥山封为启运山。永陵背依启运山,前临苏子河,与烟囱山隔山相望,有“郁葱王气烟霭”之势,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关于永陵,还有几个谜团没有解开。......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