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慢性阑尾炎治疗原则与手术方法

慢性阑尾炎治疗原则与手术方法

【摘要】:慢性阑尾炎中医称“小肠痈”,是指由于阑尾多种不同性质的慢性病理变化所引起的一些症状和体征而言,不发作时,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出现。大多数慢性阑尾炎是急性阑尾炎消退后遗留下来的病变。1.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切除病理性阑尾,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病人,更应及时手术。慢性阑尾炎的最后诊断不是病理,而是手术后症状的完全解除。

一、概述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慢性阑尾炎中医称“小肠痈”,是指由于阑尾多种不同性质的慢性病理变化所引起的一些症状和体征而言,不发作时,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出现。大多数慢性阑尾炎是急性阑尾炎消退后遗留下来的病变。以往以关元穴附近作痛的名小肠痈。临床上以有下腹隐痛不适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本病多因疾病后期热邪未清,或粪石、谷粒、虫卵等异物堵塞肠道,导致肠道传化不利,痹热内结,湿热内蕴肠道而成。本病的病机演变,初为余毒未清,气机痞塞,气血瘀阻,脉络不通,故隐痛不适;次则郁久化热,热蕴小肠而成,甚者,热盛伤阴,阴损及阳。

二、辨证论治

1.瘀热内结

主症:右下腹部持续性隐痛,可阵发性加剧,常有嗳气纳呆,恶心欲呕,小便清或黄。舌质淡红,苔腻,脉弦紧。

治法:行气祛瘀。

例方:红藤煎加减。

用药:鸡血藤15g,乳香、没药、赤芍、川楝子、大黄各10g,紫花地丁、牡丹皮、延胡索各12g,甘草6g。

加减:腹痛重者加赤芍12g、香附12g;脓多、渗液多加败酱草16g、薏苡仁20g。

2.湿热内蕴

主症:右下腹持续性胀痛、伴发热、口干心烦、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腹泻。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例方: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用药:大黄、牡丹皮各10g,冬瓜子、薏苡仁、蒲公英、金银花各12g,白花蛇舌草15g。

加减:腹胀、欲呕者加厚朴16g、大腹皮20g燥湿行气除满。

3.阳虚型

主症:右下腹持续性隐痛,伴精神委顿、肢冷自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阳健脾。

例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用药:薏苡仁30g,附子8g,败酱草2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牡丹皮10g,甘草6g。

加减:口干舌燥者加鲜生地黄20g、鲜石斛20g;大便硬结不通加玄明粉12g、沙参16g、麦冬16g。

三、单验方

1.透骨草全草100g,加水煎,分数次服。

2.韭菜子10g,微炒,加入猪肠一段共煮水,分次随意饮服。

3.大田螺30个,将肉捣烂用荞麦粉拌和,再捣,摊于布上,贴敷于阑尾部位。

4.藤丁方:鸡血藤50g,紫花地丁50g。水煎服。

5.鸡血藤60g,三颗针30g,大黄(后下)、牡丹皮、川楝子各15g,芒硝6g(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www.chuimin.cn)

四、中成药

1.西黄丸

组成:牛黄,麝香,乳香(醋制),没药(醋制)。

主治:清热解毒,和营消肿。用于各类癌肿,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等。

用法:口服,一次3g,一日2次。

规格:丸剂。20粒/g,3g/瓶,2瓶/盒。

2.牛黄解毒丸

组成:牛黄、雄黄、生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

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用法:温开水送服,大蜜丸,1丸/次,2~3次/日。

规格:蜜丸,每丸3g。

3.人参养荣丸

组成: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甘草(蜜炙),当归,熟地黄,白芍(麸炒),黄芪(蜜炙),陈皮,远志(制),肉桂五味子(酒蒸)。

主治:扶正固本,祛除余邪。用于体虚阑尾炎。

用法:每次6g,每日3次。

规格:蜜丸,每丸6g。

4.散结灵胶囊

组成:乳香(醋炙)、没药(醋炙)、五灵脂(醋炙)、地龙、木鳖子、当归、石菖蒲、草乌(甘草金银花炙)、枫香脂、香墨。

主治:散结消肿、活血止痛。用于慢性阑尾炎。

用法:每次5粒,每日3次。

规格:胶囊。每粒0.2g。

五、西医治疗

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方法,但在决定行阑尾切除术时应特别慎重。

1.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切除病理性阑尾,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病人,更应及时手术。对诊断可疑的病人或有严重并存病的高龄病人,应暂行非手术治疗,在门诊追踪观察。

2.手术中如发现阑尾外观基本正常,不能轻易只切除阑尾后关腹,应仔细检查阑尾附近的组织和器官如回盲部,回肠末段1m,小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女性病人还应仔细探查盆腔及附件,以防误诊和漏诊。

3.手术后应对每个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以了解切除阑尾后的实际效果。慢性阑尾炎的最后诊断不是病理,而是手术后症状的完全解除。术后仍有症状的病人,应做全面的检查,找出真正的病因,不能轻易地按术后肠粘连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