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乳头皲裂:原因、症状及解决方法

乳头皲裂:原因、症状及解决方法

【摘要】:它常发生在哺乳的第1周,亦称乳头溃疡。乳头裂伤后,母亲常因心乱疼痛而无法授乳,使乳汁迅速减少及乳汁淤积。乳头风指乳头和乳晕部位发生大小不等的皲裂,又称“乳头破碎”。多发于哺乳期妇女,初产妇最易发生。

一、概述

乳头护理不当,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未能掌握正确喂哺技巧可引起乳头皲裂。它常发生在哺乳的第1周,亦称乳头溃疡。乳头裂伤后,母亲常因心乱疼痛而无法授乳,使乳汁迅速减少及乳汁淤积。

乳头风指乳头和乳晕部位发生大小不等的皲裂,又称“乳头破碎”。乳头风的病名最早见于清代《疡科心得集》:“乳头风,乳头干燥而裂,痛如刀刺,或揩之出血,或流黏水,或结黄脂,此由暴怒抑郁,肝经火邪不能疏泄而致。”其主要症状为:乳头皮肤裂伤或糜烂、渗液、结痂,痛如刀割。多发于哺乳期妇女,初产妇最易发生。本病缠绵难愈,后易复发,个别患者停止哺乳后才能愈合。

二、辨证论治

1.肝经火旺

主症:乳头干燥皲裂,有渗液,疼痛明显,伴心烦易怒,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清肝解郁。

例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用药:柴胡9g,栀子9g,牡丹皮9g,黄芩9g,生地黄15g,赤芍9g,茯苓12g,生甘草6g。

加减:心烦加淡竹叶10g,黄连10g;疼痛难忍加延胡索15g。

2.肝经湿热

主症:乳头皮肤裂伤或有糜烂、渗液、结痂,疼痛持久,反复发作,伴纳呆、心烦、两胁胀满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肝利湿。

例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用药:龙胆6g,黄芩10g,栀子9g,车前子12g,泽泻9g,柴胡9g,生地黄15g,木通3g,生甘草6g。

加减:纳呆加白术10g,茯苓12g;心烦失眠加淡竹叶10g,酸枣仁15个。

必须指出,本病病证轻浅,内治法并非常规治疗,在外治无效或症状较重时,多配合使用。

三、单验方

1.香油适量,烧开晾凉后外涂。(www.chuimin.cn)

2.白及粉、黄柏粉各等份,香油调涂。

3.丁香适量,研末外涂。

4.青黛粉、苍术、黄柏、寒水石各等份,研末外用。

5.白蔹、炉甘石、花蕊石、寒水石各等份,研末外用。

6.鸡蛋黄熬油外涂。

7.生肌散香油或麻油调后外敷。

8.二妙散加味:苍术15g,黄柏15g,薄荷叶(后下)9g,梅片(研末,另包)1g。取苍术、黄柏加水400ml,煎沸后加入薄荷叶,煎至约100ml,取汁。梅片稍研,入汁中搅匀收贮玻璃瓶中备用。用药前先用净毛巾蘸淡温盐水,揩净乳头、乳晕,再以棉签蘸药液涂乳头乳晕,每日不可少于4次。

9.白及适量研末,猪油适量(微火化开)调成膏状备用,每日3~4次,渗血、渗液多者可干撒白及粉,一般3~5次可以治愈。

10.黑芝麻20g,白芝麻20g,炒黄研细,川贝母10g,研细备用。治疗时,取适量药粉加入香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对渗出多者,也可用药粉直接撒于乳头上,1周左右可愈。

11.生石膏30g,冰片5g,芝麻油15ml。将生石膏熬片研细末,芝麻油熬沸离火,搅拌兑入生石膏,冷却至50℃,缓慢加入冰片,搅拌冷却成膏备用。

四、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

组成:龙胆、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各10g,柴胡、生甘草各5g。

主治: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治疗乳头皲裂。

用法:每日3次,每次1丸。温水送服。

规格:丸剂,每丸9g。

五、西医治疗

西药主要用外用药治疗,如10%鱼肝油铋剂、复方安息酊、青霉素油膏、红霉素眼膏等均可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