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急性盆腔腹膜炎或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时,腹膜渗出的脓液或结缔组织化脓产生的脓液可积聚于盆底,形成脓肿。盆腔脓肿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有好转,可继续控制炎症,以后再行手术。......
2023-12-04
一、概述
甲状腺癌是指发生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为最常见的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按病理可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髓样癌四种,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以第1种最为常见,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60%~75%。临床表现甲状腺肿块,无痛性,短期内增大,甲状腺体检可触及肿块,质地硬,表面高低不平,固定,有时不易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鉴别,有时可有淋巴结转移而局部肿块较小,仍不易触及。晚期可有声音嘶哑,或有远处转移的症状。B超检查见甲状腺实性包块,有部分包块可见有沙粒样钙化。X线片可见有甲状腺细小钙化。
本病特点是甲状腺部单侧或双侧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不能随吞咽上下移动,以及部分患者晚期发生周围或远处转移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中医学称之为“石瘿”,后期患者面容憔悴,形体消瘦,可归属于中医“失荣证”范畴。病因病机属情志内伤,肝脾气逆,以致气郁、湿痰、瘀血凝滞而成,或肉瘿日久转化而成。病位在甲状腺,与肝脾关系密切。
二、辨证论治
1.痰凝毒聚
主症:既往有肉瘿病史,多年存在的颈部肿块,突然迅速增大,质变硬,表面凹凸不平,吞咽时上下移动受限;舌淡,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软坚,消瘿解毒。
例方:海藻玉壶汤加减。
用药:海藻15g,贝母15g,昆布15g,半夏10g,青皮、陈皮各10g,当归15g,川芎10g,柴胡12g,栀子10g,穿山甲15g(代),干蟾皮8g。
加减:胸闷腹胀,加郁金、柴胡、川楝子;月经不调,加熟地黄、何首乌、菟丝子、肉苁蓉、益母草;便溏,加白扁豆;脾虚症状明显,可用逍遥散加减。
2.痰郁气结
主症:颈部单发肿物,质硬如石,表面不平,皮色如常,肿物随吞咽上下移动明显受限;伴胸闷气短,呼吸发憋;舌苔薄白,舌质有瘀斑,脉弦细。
治法: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例方:通气散坚丸加减。
用药: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甘草10g,石菖蒲12g,枳实(炒)10g,人参10g,胆南星10g,天花粉30g。
加减:胸闷、胁痛者,加柴胡6g、郁金15g、香附15g理气解郁。
3.毒热蕴结
主症:颈部肿块,坚硬如石;情绪易于激动,心悸易惊,烦躁,多汗;舌红少苔,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散结化毒。
例方:清肝芦荟丸加减。
用药:川芎、当归、白芍各15g,生地黄30g,青皮、芦荟、昆布、蛤壳、甘草、猪牙皂、黄连各10g。
加减:热盛加蒲公英10g,车前草10g;阴伤加麦冬10g;血瘀加丹参10g,赤芍10g。
4.瘀热伤阴
主症:晚期石瘿,或溃破流血水,或颈部他处发现转移性结块;伴形倦体瘦,或声音嘶哑;舌紫暗,或见瘀斑,脉沉或涩。
治法:和营养阴。
例方:通窍活血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www.chuimin.cn)
用药: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生地黄15g,麦冬15g,甘草10g,玄参15g,贝母6g(去心),牡丹皮10g,薄荷6g,炒白芍15g。
加减:体虚,加熟地黄30g;热甚,加连翘12g,去白芍;燥甚,加天冬15g、茯苓12g。
三、单验方
1.蟾狼丸 蟾酥10g,狼毒20g,芦荟30g,半枝莲、半边莲各60g,共末,水泛为丸,每次10~30g,每日2~3次。
2.破结散 海藻、龙胆、蛤壳、通草、昆布、白矾、松罗各15g,麦冬20g,半夏10g,共研细末,黄酒送服,每次3g。
3.黄白汤 夏枯草15g,山豆根6g,生牡蛎15g,黄药子15g,白药子15g,橘核12g,王不留行12g,天葵子12g,穿山甲9g(代),紫苏梗9g,射干9g,马勃9g,昆布30个,水煎服,每日1剂。
四、中成药
1.阳和解凝膏
组成:鲜牛蒡子根叶梗、鲜透骨草梗、生附子、桂枝、大黄、当归、肉桂、川乌、草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及、川芎、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乳香、没药、麝香、苏合油。
主治:温经和阳,祛风散寒,化痰通络。适用于一切阴证疮疡。
用法:膏剂摊敷料上贴患处,每日1次。
规格:膏剂。
2.小金片
组成:马钱子、地龙、全蝎、制附子、姜半夏、五灵脂、制没药、制乳香等。
主治:破瘀通络,祛痰化湿,消肿止痛。用于流痰、瘰疬、瘿、附睾结核、肿瘤等。
用法:每次1片,每日2次,陈酒送下。
规格:片剂。
五、西医治疗
1.各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与转移途径不同,故治疗原则也各不相同。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较低,如果癌肿尚局限在腺体内,颈部淋巴结没有转移,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不需加行颈淋巴结清除术。如果已有颈淋巴结转移,则应同时清除患侧的淋巴结。
2.滤泡状腺癌即使癌肿尚局限在一侧腺体内,也应行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切除,如果没有颈淋巴结转移,也不需颈淋巴结清除。
3.髓样癌手术范围是两侧腺体同峡部全部切除,由于髓样癌早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应同时将患侧或双侧颈淋巴结清除。
4.未分化癌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通常是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小,为防止癌发展引起的呼吸困难,可做气管切开,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鳞状细胞癌同样是属发展快、恶性程度高、较早侵犯其他重要器官,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尽可能行瘤体切除,而后给予根治性放疗,亦可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先行术前根治放疗,再行手术治疗。
5.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素能抑制促甲状腺素分泌,从而对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和分化较好的癌肿有抑制作用。
6.放射治疗:未分化癌以外放射治疗为主,放疗通常宜早进行。碘131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可浓集碘的转移性病灶,也可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和(或)手术切除不完全的原发癌。
(李 萍 王 琳)
有关中医外科临证手册的文章
患急性盆腔腹膜炎或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时,腹膜渗出的脓液或结缔组织化脓产生的脓液可积聚于盆底,形成脓肿。盆腔脓肿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有好转,可继续控制炎症,以后再行手术。......
2023-12-04
本病祖国医学又称之为“席疮”。主要发病机制以内有气血亏虚、运行不畅为其本,外因摩擦伤染毒为其标,病机关键为气滞血瘀,蕴毒成腐。2.蕴毒腐溃主症:褥疮溃烂,腐肉及脓水较多,或有恶臭,重者溃烂可深及筋骨,四周漫肿。用于褥疮初起局部皮色紫暗但未破溃者。......
2023-12-04
直肠息肉常与结肠息肉同时存在。约2/3的大肠息肉生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其中腺瘤约90%以上分布在直肠。直肠息肉按其病理性质可分为四类①肿瘤性息肉。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男多于女,一般把单个发生的称为单发息肉,多见于儿童;2个以上者称为多发息肉,多见于青壮年人。中医学称为“息肉痔”、“悬胆痔”等。肛门下坠,下血淡红,息肉脱出,不易回纳。......
2023-12-04
通常好发于小腿下1/3处,尤以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并有下肢静脉曲张者居多。本病以小腿溃疡发生前患部有长期瘀斑、粗糙表现,局部初起常先痒后痛,色红,糜烂,迅速转为溃疡。本方黄柏有抑菌作用,牛膝有抗炎、镇痛作用,苍术有镇静作用。主治小腿溃疡,日久不愈者。2.局部静脉加压,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平面。3.手术治疗原发病。......
2023-12-04
随着第一次发作之后,血尿更为常见。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为排尿中断,并引起疼痛,放射至阴茎头和远端尿道。结石位于膀胱憩室内时,常无上述症状,而表现为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患者,因尿潴留并发膀胱结石,其排尿困难更为加重,或伴感染症状。适用于肾虚型尿石症并肾积水者。......
2023-12-04
通常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侵入机体而发病。破伤风为中医病名,归属“痉病”范畴。认为先有破伤,后由风邪经创口侵入而致痉。药理研究表明,本药有镇静、抗抽搐及抗破伤风作用。......
2023-12-04
全身多处同时或反复发生疖者称为“疖病”。单一疖肿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位于颜面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在受到挤压后,容易并发海绵窦栓塞,引起颅内感染性败血症等严重后果。疖病常有发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包括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用于急性皮肤病、疖病等有红肿焮痒渗液者。......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