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体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各有不同,故在针刺治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妇女怀孕3个月者,不宜针刺其小腹部的腧穴。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和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8.对于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2023-12-04
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古称“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焠刺”。《灵枢·官针篇》中指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一、针具
火针针体较粗,质量坚韧,一般采用圆利针或24号、26号2寸长的不锈钢针。也有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以及钨合金制成的火针。弹簧式火针进针迅速,易于掌握深度;三头火针用于体痣、疣的治疗;钨合金火针物理性能好,有耐高温、不退火、变形少、不易折、高温下硬度强等特点。火针根据粗细不同,分为细火针(针尖直径0.5mm)、中火针(针尖直径0.75mm)、粗火针(针尖直径1.2mm)。在针柄上套上木柄,以防烫手。
二、操作方法
火针的操作包括:选穴与消毒、烧针、针刺深度和针后护理。
1.选穴与消毒 火针选穴与毫针选穴基本相同,根据不同病证辨证取穴,或“以痛为腧”局部取穴。采取合适的体位,一般取卧位,须防止患者改变体位,影响取穴的准确性。针刺前注意消毒,先用2.5%碘酒消毒,再以75%乙醇棉球脱碘。
2.烧针 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说:“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把针烧红,才能使用。
(1)烧针方法:用乙醇灯较方便,左手持灯,右手持针,靠近施术部位,烧针后迅速针刺。
(2)烧针次序:先烧针身,后烧针尖,若针身发红而针尖变冷者则不宜进针。
(3)烧灼程度:根据治疗需要,可将针烧至白亮、通红或微红。适用于针刺较深者:烧至白亮,速进疾出,否则不易刺入,也不易拔出,且痛剧。适用于针刺较浅的点刺法:烧至通红,速入疾出,轻浅点刺。适用于针刺浅表皮肤的烙熨法:烧至微红,在表皮部位轻而稍慢地烙熨。(www.chuimin.cn)
3.针刺的深度 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以及穴位所在部位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要求既能祛病,又不伤皮肉。《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一般深度为:四肢及腰腹部稍深,刺6~15mm深;胸背部宜浅,刺3~6mm深;颜面部除面部痣及扁平疣外一般不用火针,尤其靠近五官的穴位不宜火针针刺。
4.针后护理 火针刺后,立即用棉球或手指按压针孔,可以减少疼痛,但不可揉搓,以免出血。针孔的处理,视针刺深浅而定,如针刺3~9mm深,可不做特殊处理;针刺12~15mm深,可用消毒纱布敷贴,胶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
三、适应范围
火针刺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临床常用于痹证,胃下垂、慢性泄泻、痢疾、阳痿、痈疽、痔疮、瘰疬、腱鞘囊肿、象皮腿、月经不调、小儿疳积,某些皮肤病如疣、痣、癣、疮疖等。
四、注意事项
1.血管及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不宜针刺。
2.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退时应避免洗浴;局部发痒,不能手抓,以防感染。
3.注意针具检查,有剥蚀或缺损时不宜使用,以防发生意外。
4.初次接受火针治疗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有关针灸临证手册的文章
由于人体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各有不同,故在针刺治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妇女怀孕3个月者,不宜针刺其小腹部的腧穴。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和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8.对于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2023-12-04
皮内针刺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刺入并固定于穴位皮内或皮下,较长时间埋藏的治疗方法,又称“埋针法”。2.揿钉型 皮内针皮肤消毒,用小镊子或持针钳夹住针柄,针尖对准穴位轻轻刺入,用小方块胶布粘贴固定。......
2023-12-04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图5-3耳穴的分布规律图5-4耳穴的分区与定位A.耳穴正面分区 B.标准耳穴定位 C.耳穴背面分区D.耳背标准耳穴定位5.肛门 在三脚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胸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
2023-12-04
耳郭主要由弹性纤维软骨、软骨膜、韧带、退化了的耳肌及覆盖于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构成。颞浅动脉在外耳门前方分出3支主要供应耳郭前面,耳后动脉从下耳根沿耳郭背面上行,主要供应耳郭背面。耳郭的静脉,起于耳郭浅层,前面汇成2或3支较大静脉,经颞浅静脉注入颈外静脉。耳背小静脉亦汇成3~5支,经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耳郭的淋巴多成网状,主要流入耳周围的淋巴结。......
2023-12-04
穴位敷贴疗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2023-12-04
图7-6艾柱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因此,施灸前必须征求受术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受术者,术者可将中、示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术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受术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图7-11回旋灸以上诸法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2023-12-04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拔罐法,又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亦多论述。以上拔罐法,除闪火法外,罐内均有火,故均应注意勿灼伤皮肤。......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