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针灸临证手册-刮痧疗法的种类和刮摩方式

针灸临证手册-刮痧疗法的种类和刮摩方式

【摘要】:图6-1直接刮痧疗法3.刮痧种类 刮痧疗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刮痧疗法,另一种是间接刮痧疗法。图6-2间接刮痧疗法4.刮摩方式 刮痧疗法的刮摩方式有平刮、竖刮和角刮。这种由夹揪使皮肤出现血痕的刮痧方法,称揪痧疗法。

一、刮痧疗法的应用

(一)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指用边缘光滑的刮痧器具,在受术者身体的施治部位上顺序刮动,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排除痧毒,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1.工具的选用 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和硬币等可作为刮痧工具。也有用檀香木、沉香木、水牛角等制作的专门用于刮痧的器具,这些用具精致、小巧、光滑、质地柔和,不太容易伤及皮肤,并且具有药物性能。如檀香木、沉香木,其气味芳香性辛温,有行气理气的功能,常用于治疗气机不利之胀满胀痛等症;水牛角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能,正适合于痧症一类的疾病。

2.辅助材料 用清水、香油、润肤剂、正红花油等润滑皮肤和刮具,有保护皮肤、免伤皮肤的作用。正红花油一方面润滑保护皮肤,另一方面也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图6-1 直接刮痧疗法

3.刮痧种类 刮痧疗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刮痧疗法(图6-1),另一种是间接刮痧疗法(图6-2)。所谓直接刮痧法就是用工具直接刮摩人体某个部位的皮肤,使皮肤发红、充血,而呈现出紫红色或暗黑色的斑点,这种方法多用于体质比较强壮而病症又属于实盛的证候。间接刮痧法是在施术时用一块毛巾或棉布之类隔于人体所需要刮摩的部位上,然后用工具在毛巾或棉布上进行刮摩,使皮肤发红、充血,呈现出斑点,由于有物所隔,间接作用于人体,所以其产生的刺激比直接刮痧法所产生的刺激弱一些,这种方法多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患者以及患有某些皮肤病的人。

图6-2 间接刮痧疗法

4.刮摩方式 刮痧疗法的刮摩方式有平刮、竖刮和角刮。所谓平刮,就是用刮痧板的平边着力于施刮部位上,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较大面积的平行刮摩。竖刮也是用刮痧板的平边着力于施刮的部位上进行较大面积的刮摩,所不同的是方向为竖直上下。角刮是用刮痧板的边、角着力于施刮处,进行较小面积的刮摩,如鼻唇沟处、神阙、听宫、听会处(耳屏处)、肘窝处。

5.实施刮摩前的准备工作

(1)选择合适体位:选择合适体位是以施术部位充分暴露,患者自然而舒适为总原则。如果刮摩人体头面、颈项、肩胛等部位,可以采取坐式、侧式、仰式和俯卧式等;如果刮摩人体胸腹、胁肋、腰背等部位,可以采取仰卧、侧卧和俯卧等式;如果刮摩人体臀部、四肢、肘窝、腘窝等部位、可以采取坐式、侧卧式、屈曲式等。另外,还有一些经穴部位和一些特殊刮摩部位,必须通过局部的运动,以及一定的姿势,运用不同体位方式,如转手式、举臂式等,总以患部向上或向侧方易于刮摩为原则。

(2)刮摩消毒:用医用棉球蘸上75%乙醇在患者刮拭的部位以及运用的刮具上进行消毒。其运用的润滑剂、润肤剂之类的辅助材料,也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科学鉴定后方可使用。

6.具体操作方法

(1)在刮摩部位上涂沫一些具有药性作用的润滑剂或润肤剂,使其皮肤表面光滑滋润。

(2)用消毒过的刮痧板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刮摩,一般是由上而下,由内及外,依次顺刮,切不可以逆向而刮。刮摩线、面尽可能地拉长、拉大(图6-3,4)。

(3)根据疾病的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病性寒热、虚实,施以不同的刮摩手法。在力度上可以轻用力,可以重用力,即或补益、或攻泻;在部位上可以由点到线再到面,也可以由面到线再到点,即部位拉长或是缩短;在次数上可以有多次刮摩和少量刮摩;时间上有用时间长的和用时间短的。即病程长的可以刮摩次数多些,时间长些;病程短的可以刮摩次数少些,时间短些。

图6-3 身体正面刮拭方向

7.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后,慎劳作,防外感;隔一二天后再重复施刮,疗程一般为3~5次。

(2)一般刮摩的重点部位是脊椎、颈项、胸腹部等处,其重点经穴是大椎、大杼、神堂、膏肓、魄户等,即治疗任何病症当先选择刮摩这几个穴位,然后再刮其他患处。

(3)使用刮痧疗法,除了让皮肤上发红充血,出现斑痧点外,刮摩能否应对疾病,还要看刮摩过程中能否“得气”,即刮摩过程中是否会产生酸、胀、麻、重、沉等感觉和反应,这种感觉和反应呈放射性、扩散性。能“得气”,说明刮摩后产生了应有的治疗效应,疾病可以好转或痊愈,反之则无用。能否“得气”是由刮摩方法、时间长短、次数多少等因素决定的。

图6-4 身体背面刮拭方向

(二)扯痧疗法

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反复捏扯皮肤,直至局部出现淤血为止,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扯痧疗法(图6-5)。本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扯痧刺激能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周身气血流畅。现代研究认为,本疗法可使神经系统兴奋,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旺盛,从而加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扯痧多用于因感受风寒暑湿之气而引起的感冒、头痛和胃肠功能紊乱。

图6-5 扯痧(www.chuimin.cn)

1.操作方法

(1)先把两手洗干净并最好把指甲剪去,预备清水一碗,天热时用冷水,天凉时用温水。

(2)患者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肤。

(3)用拇指指腹和示指第二指节蘸水后,扯起一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向一侧牵拉拧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也可用拇、示、中三指指腹夹扯皮肤,依上述手法连续地向一定的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扯皮肤处发红为度。如病症较重时,扯拉的力量可加大,直至皮肤出现红斑。

2.注意事项

(1)扯痧疗法常用于腹部(中脘、石门、天枢等)治疗胃肠功能紊乱;颈部两侧(喉结处两旁)治疗咽喉疼痛不舒;肩部(肩井等)治疗肩痛,活动不利;背部治疗腰背不适、疼痛。头痛时常在额部、印堂和太阳穴处施术。

(2)扯痧时可用单手,也可使用双手或两手交替操作,手法要先轻后重,力量均衡,扯、压、挤同步,节奏明快,紧扯快松。

(3)对皮肤干燥或婴幼儿皮肤柔嫩者,可先在扯痧部位涂一层油,以免损伤皮肤。

(4)扯痧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机体反应。扯拉病人局部可有疼痛感,扯后周身有松快舒适感。

(三)揪痧疗法

将中指和示指弯曲如钩状,蘸水夹揪皮肤,造成局部淤血。这种由夹揪使皮肤出现血痕的刮痧方法,称揪痧疗法(图6-6)。此法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等处。

图6-6 揪痧

1.操作方法

(1)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

(2)术者将中指和示指弯曲成钩状,蘸水后,用示、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此时常发出“嗒”的响声。夹揪时要随夹随压随拧,然后急速松手。

(3)一般在局部夹揪20次左右,以皮肤出现血痕为度。如病症较重,夹揪的力量可以加大,直至皮肤形成红斑。

2.适应证

(1)上呼吸道感染、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常在颈前皮肤揪痧。局部揪红后,患者即可感到咽部清爽。

(2)头痛可在太阳穴处揪痧,也可同时选用颈项、眉心、肘弯、腘窝等处。

(3)胃肠功能紊乱多在腹部揪痧;腰背痛可选疼痛最明显处揪痧。

3.注意事项

(1)施术时多用单手,也可用双手或两手交替操作。术者手法要先轻后重,力量均衡,夹、压、拧同步,紧揪急松,防止揪破皮肤。

(2)对患者皮肤干燥或婴幼儿皮肤柔嫩者,可先在揪痧局部涂些水、油介质,以免损伤皮肤。

二、刮痧疗法的禁忌证

1.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性者。

2.心脏病患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者;血友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水肿患者;患各种急性传染病者;小儿及年老体弱者;皮肤病或传染病者。

3.妇女在行经期或妊娠期,很多部位不能随意刮摩,否则易导致经期紊乱、流产、早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