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图5-3耳穴的分布规律图5-4耳穴的分区与定位A.耳穴正面分区 B.标准耳穴定位 C.耳穴背面分区D.耳背标准耳穴定位5.肛门 在三脚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胸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
2023-12-04
一、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生理相关的文献记载有《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五阅五使》:“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肾所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备急千金要方》:“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杂病源流犀烛》:“肺主气,一身之所贯于耳。”而《厘正按摩要术》在汇集前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耳背与五脏的关系,指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生理联系。与病理相关的文献记载有《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证治准绳》:“肺所虚则少气……是以耳聋。”而察耳的形态、色泽等改变,可“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的病变。如《灵枢·本脏》说:“黑色小耳者肾小……耳薄不坚者肾脆。”《证治准绳》:“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耳与脏腑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为耳针法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www.chuimin.cn)
二、耳与经络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所记述的经脉循行分布显示,手足六阳六阴经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故《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可见耳与经络的关系在《黄帝内经》时期已奠定了基础。对此,后世医著又多有阐述。《医学真经》:“十二经脉,上终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丹溪心法》:“盖十二经络,上络于耳”、“耳为诸宗脉之所附”。《类经图翼》:“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奇经八脉考》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的关系。近年来的耳穴经络感传实验也表明了耳与经络的相关性。
有关针灸临证手册的文章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图5-3耳穴的分布规律图5-4耳穴的分区与定位A.耳穴正面分区 B.标准耳穴定位 C.耳穴背面分区D.耳背标准耳穴定位5.肛门 在三脚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胸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
2023-12-04
(一)整体观念针灸治疗,方式方法是在局部的,但它所发生的治疗作用,是关系整个身体的。学习针灸学,不先打下一个基本理论基础,便不能够很好地掌握治疗。因此我们在学习针灸之先,便得首先明确经络与脏腑相关联的具体作用,这是属于生理方面。所以我们谈的整体观念,不仅是内在的,还包括外在的,这是学习祖国针灸医学最基本的概念。这样手足三阴三阳的关系,主要是互为表里。......
2023-12-03
耳郭主要由弹性纤维软骨、软骨膜、韧带、退化了的耳肌及覆盖于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构成。颞浅动脉在外耳门前方分出3支主要供应耳郭前面,耳后动脉从下耳根沿耳郭背面上行,主要供应耳郭背面。耳郭的静脉,起于耳郭浅层,前面汇成2或3支较大静脉,经颞浅静脉注入颈外静脉。耳背小静脉亦汇成3~5支,经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耳郭的淋巴多成网状,主要流入耳周围的淋巴结。......
2023-12-04
由于人体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各有不同,故在针刺治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妇女怀孕3个月者,不宜针刺其小腹部的腧穴。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和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8.对于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2023-12-04
图6-1直接刮痧疗法3.刮痧种类 刮痧疗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刮痧疗法,另一种是间接刮痧疗法。图6-2间接刮痧疗法4.刮摩方式 刮痧疗法的刮摩方式有平刮、竖刮和角刮。这种由夹揪使皮肤出现血痕的刮痧方法,称揪痧疗法。......
2023-12-04
2.经外奇穴 凡有具体名称和固定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的经验有效穴,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特是指一些奇穴对某些病症有奇特的疗效,如百劳穴治疗瘰疬、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3.阿是穴 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阿是穴多在病变附近,也可在远离病变处,多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痊愈而消失。说明穴位的命名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2023-12-04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共有10组,包括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位于胸腹及背腰部的背俞穴、腹募穴;位于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临床上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此外,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以协助诊断。......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