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针灸手册: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针灸手册: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摘要】: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耳与脏腑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为耳针法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奇经八脉考》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的关系。近年来的耳穴经络感传实验也表明了耳与经络的相关性。

一、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生理相关的文献记载有《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五阅五使》:“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肾所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备急千金要方》:“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杂病源流犀烛》:“肺主气,一身之所贯于耳。”而《厘正按摩要术》在汇集前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耳背与五脏的关系,指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生理联系。与病理相关的文献记载有《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证治准绳》:“肺所虚则少气……是以耳聋。”而察耳的形态、色泽等改变,可“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的病变。如《灵枢·本脏》说:“黑色小耳者肾小……耳薄不坚者肾脆。”《证治准绳》:“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耳与脏腑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为耳针法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www.chuimin.cn)

二、耳与经络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所记述的经脉循行分布显示,手足六阳六阴经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故《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可见耳与经络的关系在《黄帝内经》时期已奠定了基础。对此,后世医著又多有阐述。《医学真经》:“十二经脉,上终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丹溪心法》:“盖十二经络,上络于耳”、“耳为诸宗脉之所附”。《类经图翼》:“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奇经八脉考》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的关系。近年来的耳穴经络感传实验也表明了耳与经络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