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经腧穴的主治作用,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总结而成的。每个腧穴因其所处部位和分经的不同,其作用范围也各有特点。......
2023-12-04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共有10组,包括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位于胸腹及背腰部的背俞穴、腹募穴;位于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这些腧穴在十四经穴中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在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五输穴
十二经脉在四肢末端和肘膝关节之间各有五个重要腧穴,分别命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五输穴的记载首先见于《灵枢》。《灵枢·本输》详细记载了十一经脉的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缺少手少阴心经的五输穴,至《针灸甲乙经》才补充完备(表1-2,3)。
表1-2 手足六阴经五输穴及其与五行关系
表1-3 手足六阳经五输穴及其与五行的关系
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有具体含义的。《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就是把经络之气的运行变化比作自然界的水流,自源而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最后汇聚入海。“井”穴多位于手足末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是经气流经的部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入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归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的部位。五输穴的这种分布和排列,与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方向相矛盾。前者主要是以经络学说中的根结理论为依据,重在说明十二经脉不同部位气血有多少、浅深之别;而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如环无端”,则主要是强调经络中气血的循环运行状态。
五输穴又配属五行。《灵枢·本输》指出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难经·六十四难》补充了十二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由此可知,五输穴的五行配属是由阴井木和阳井金开始,按五行相生规律依次排列的。这种排列既说明五输穴如水流的连续性,又说明阳经对阴经的五行排列是相克的。这种制中有生,刚柔互济的关系,是符合阴阳交泰和阴阳互根道理的。
五输穴具有数量多、作用大、疗效高、主治规律性强及运用范围广等特点,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这些穴位除了能治疗所在部位的病症之外,还广泛用于治疗五脏六腑病和头面五官病。此外,《难经·六十九难》还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五输穴选穴及针刺补泻原则,这就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母泻子法。
二、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之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共有十二个,合称“十二原”。
原穴名称首载于《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了五脏的原穴,即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灵枢·本输》中记述了六腑原穴,即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骨,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心之原神门(表1-4)。
表1-4 十二原穴表
原气,又称元气、真气、真元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原气”最早见于《难经》,其运行与三焦关系密切,《难经·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这就是说三焦是原气的运行通道,具有把原气输送到全身的功能,原气所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就是原穴。阴经所属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所谓“阴经之输并于原”(《类经图翼》),也就是“阴经以输为原”。阳经的脉气较阴经盛长,故在“输穴”之外另立一原穴,《难经·六十二难》:“三焦行诸阳,故置一输名曰原。”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之处,因此对诊断和治疗脏腑病具有重要意义。
三、络穴
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络穴名称首载于《灵枢·经脉》。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个络穴,加上躯干前面的任脉络穴、躯干后面的督脉络穴和躯干侧面的脾之大络,合称为“十五络穴”(表1-5)。
表1-5 十五络穴名称及部位
十五络脉分布均有一定部位,十五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症,十二经脉的络穴沟通表里两经,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既能治疗本经的病症,又能治疗与其相表里之经脉的病症。络穴在具体应用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原穴相互配合使用。
四、郄穴
“郄”同“郤”,有空隙、间隙的含义。郄穴是十二经脉、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在四肢部脉气深聚的部位。郄穴的名称和位置首载于《甲乙经》。十二经脉、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合称为“十六郄”(表1-6)。郄穴分布在四肢部,除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梁丘在膝上以外,其余均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
临床上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此外,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以协助诊断。
表1-6 十六郄穴表
五、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简称“俞穴”。每个脏腑各有一个背俞穴,都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表1-7)。
背俞穴首见于《灵枢》,《灵枢·背腧》载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脉经》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甲乙经》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始臻完备。(www.chuimin.cn)
背俞穴对诊断和治疗脏腑病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五脏病症。
表1-7 脏腑俞募穴表
六、腹募穴
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腹募穴”,简称“募穴”。每个脏腑各有一个募穴,所处位置均位于所募脏腑的表面。或在正中任脉(单穴),或在两旁各经(双穴)(表1-7)。
腹募穴始见于《素问·奇病论》。《难经·六十七难》有“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的记载,指募穴分布于胸腹,俞穴分布于腰背,但未提及具体穴名。《脉经》具体记载了期门、日月、巨阙、关元、章门、太仓(中脘)、中府、天枢、京门、中极等十个募穴的名称和位置。《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募石门,后人又补充了心包募膻中,始臻完备。
腹募穴也是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特别是六腑病症。虽然背俞穴与腹募穴在主治上有所区别,前者以五脏病症为主,后者以六腑病症为主,但临床腹募穴与背俞穴常配合使用。
七、下合穴
又称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表1-8)。
《灵枢·本输》指出:“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也”,说明六腑之气都通向下肢,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合穴,而手足三阳经又有上下相合的关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详细记载了6个下合穴的名称和所属经脉,即“胃合入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就是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而大肠与小肠的下合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
下合穴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六腑病。
表1-8 下合穴表
八、八会穴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处的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中脘),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膻中)也”(表1-9)。
表1-9 八会穴表
八会穴主要是根据这些穴位所处部位及其主治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的。临床上,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症,均可选取相关的八会穴治疗。
九、八脉交会穴
原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八脉八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8个腧穴,均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大部分穴位属于十二经脉的五输穴和络穴(表1-10)。八脉交会穴首载于窦汉卿《针经指南》,据说是“少室隐者之所传”,得之于“山人宋子华”之手。因窦氏善用此八穴,故又称“窦氏八穴”。
由于此八穴所属的经脉与奇经八脉相会通,所以这些穴位既能治疗所属经脉的病症,又能治疗相会通的奇经病症,还可以上、下配合以治疗相合部位的病症。
表1-10 八脉交会穴表
十、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条以上经脉相交或会合处的腧穴。其中腧穴所归属的经脉称为本经,与之相交会的经脉称为他经。
在《内经》中就有关于交会穴的记载,但绝大部分内容出自《甲乙经》。后世医家又有所增补。交会穴多分布在头面、躯干部位。
交会穴的主治特点是不但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
有关针灸临证手册的文章
图2-1手太阴肺经穴位云 门 在胸前壁外上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禁直刺,以免伤及肺脏。(三)本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商 阳 在示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图2-2手阳明大肠经穴位 咽喉肿痛,口腔炎,牙周炎,牙痛,腮腺炎,高热昏迷。......
2023-12-04
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近增第1颈椎至第1胸椎各棘突之间旁开0.5寸处,左右共14穴,总计48穴。 腰痛,月经不调,带下。腰痛点手背,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穴。 头痛,牙痛,月经不调,疟疾,足背肿痛,蛇咬伤。 胸肋病,呕吐,吐血,死胎,胞衣不下,月经不调,疝气,卒心痛。 足趾痛,小儿惊风,癫癎,胃痛。......
2023-12-04
2.经外奇穴 凡有具体名称和固定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的经验有效穴,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特是指一些奇穴对某些病症有奇特的疗效,如百劳穴治疗瘰疬、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3.阿是穴 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阿是穴多在病变附近,也可在远离病变处,多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痊愈而消失。说明穴位的命名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2023-12-04
由于人体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各有不同,故在针刺治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妇女怀孕3个月者,不宜针刺其小腹部的腧穴。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和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8.对于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2023-12-04
本法的刺激性强,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的疼痛,以及急性炎症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其适应证与对压法同。10次为1个疗程,休息10天,继续做第2疗程。②个别患者对胶布过敏,局部出现痒、红或丘疹,可改用其他耳穴治疗方法,或加贴压肾上腺穴,或加服氯苯那敏。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选定耳穴。......
2023-12-04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图5-3耳穴的分布规律图5-4耳穴的分区与定位A.耳穴正面分区 B.标准耳穴定位 C.耳穴背面分区D.耳背标准耳穴定位5.肛门 在三脚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胸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
2023-12-04
耳郭主要由弹性纤维软骨、软骨膜、韧带、退化了的耳肌及覆盖于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构成。颞浅动脉在外耳门前方分出3支主要供应耳郭前面,耳后动脉从下耳根沿耳郭背面上行,主要供应耳郭背面。耳郭的静脉,起于耳郭浅层,前面汇成2或3支较大静脉,经颞浅静脉注入颈外静脉。耳背小静脉亦汇成3~5支,经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耳郭的淋巴多成网状,主要流入耳周围的淋巴结。......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