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针灸临证手册:经外奇穴与阿是穴的临床应用

针灸临证手册:经外奇穴与阿是穴的临床应用

【摘要】:2.经外奇穴 凡有具体名称和固定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的经验有效穴,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特是指一些奇穴对某些病症有奇特的疗效,如百劳穴治疗瘰疬、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3.阿是穴 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阿是穴多在病变附近,也可在远离病变处,多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痊愈而消失。说明穴位的命名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又写作“俞”、“输”,含有转输的意义;穴,有孔隙的意义。腧穴,即针灸施术的部位,在历代文献中,还有气穴、孔穴等名,通俗称作穴位。腧穴具有输注气血、反应病痛、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等治法,即以腧穴为依据,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历代医家关于腧穴的位置和主治病证有丰富的记载,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一、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分属于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的腧穴,共有361个穴,各穴都能主治所属经络的病证。其中十二经脉的腧穴均为左右对称的双穴;督脉和任脉的腧穴,则为分别分布于前后正中线的单穴。

2.经外奇穴 凡有具体名称和固定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的经验有效穴,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有奇异和奇特的意思。奇异是指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大多数不在十四经脉循行线上。奇特是指一些奇穴对某些病症有奇特的疗效,如百劳穴治疗瘰疬、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

3.阿是穴 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凡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激的部位,统称为“阿是穴”。阿是穴多在病变附近,也可在远离病变处,多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痊愈而消失。

二、腧穴的命名

十四经腧穴各有一定的位置和名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血所发,各有处、名。”《千金翼方》说:“几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说明穴位的命名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1.依据腧穴所在的体表部位

上为天 即凡有“天”字的穴多位于身之上部(最低的是天枢穴,喻天地间之枢纽),如天突、天容、天窗、天牖、天顶等,天溪、天宗、通天、天池、天泉、天冲等。

下为地 凡有“地”字的穴多位于身之下部,如地机、地五会(地仓穴例外,此言地之物之仓库)。

外为阳 凡带有“阳”字的穴多位于身之外侧和背腰部,如阳陵泉、阳交、阳丘、阳溪、阳谷、跗阳、阳池、腰阳关、至阳等。(www.chuimin.cn)

内为阴 凡带有“阴”字的穴多居身之内侧,如阴市、阴陵泉、阴包、阴交、阴谷、阴郄等。

前胸模拟宫殿宅舍 如巨阙、幽门、梁门、关门、期门、章门、京门,还有玉堂、中庭、步廊、紫宫、俞府、中府、气舍、库房以及气户、膺窗、天窗、天突、扶突、水突等穴。

后背配属五脏六腑 背部腧穴皆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和督脉经穴,其中五脏六腑各配属有自己的俞穴,而其他穴的命名也多与脏腑功能有关,如五脏俞穴有心俞、肺俞、脾俞、肝俞、肾俞和厥阴俞;六腑俞有胃俞、胆俞、大肠俞、膀胱俞和三焦俞;其他如筋缩、魂门与肝有关,命门、志室与肾有关,魄门、神堂、神道、阳纲、胃仓、意舍等腧穴的命名皆与相应的脏腑功能有关。

四肢譬犹地貌形象 四肢部的腧穴多是利用自然界地理的形象而命名为山、陵、丘、墟、谷、溪、沟、渎、海、池、泽、泉等。如承山、大陵、阴陵泉、阳陵泉、外丘、丘墟、曲池、合谷、小海、后溪、太溪、水泉、支沟、四渎等。

2.以穴位所在的解剖部位而命名 如会阴、腕骨、曲骨、巨骨、乳中、乳根、耳门、京骨、束骨、兑端等。

3.依据腧穴的治疗作用而命名 如迎香、水道、水分、睛明、光明、听宫、听会等。

4.依据和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而命名 如三阴交、三阳络、至阳、至阴;气户、气穴、气冲、气海;血海;以脏腑命名的主要是背俞穴,如前所述。

5.假借天象而命名 如上星、华盖、太乙、太白、天枢、太阳、紫宫、璇玑、日月等。

6.参照动植物而命名 如鱼际、鸠尾、鱼腰、犊鼻、伏兔、攒竹、口禾髎等。

7.以日常生活用具而命名 如大杼、地机、颊车、缺盆、天鼎、悬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