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传统设计中,翻盖部分的结构与整体共鸣箱是连体的。现“敦煌牌”689古筝的产品上也镶有更为细巧的装饰条,这主要是689古筝的侧板贴面是用合成板制成的,合成板的端口有夹层显现,故用装饰条盖之,而其它敦煌古筝均用实木贴面,端口易做光,无需装饰镶条。底板是古筝共鸣体的组成部分,其对音色的影响较大。使部件成为古筝本体,从而再次降低了贴片的开裂机率。......
2023-12-03
一、面板 底板 古筝头 古筝边 古筝尾
古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古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古筝脚。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古筝弦。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码子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
古筝的品种不一,构造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的是一种二十一弦古筝的构造。
古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古筝头、古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古筝弦等部位组成。古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
古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古筝边组成。在共鸣体内有音桥,呈拱形,它除了共鸣效果的需要外,还起着支撑的作用。共鸣体的质量和结构对古筝的音响影响很大。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也有人试用白松制作。蒙族古筝的面板用杨木制成。
「底板」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质木料制作。
「古筝边」也称边板,即古筝的侧帮。古筝有两个筝边,靠近身体的一侧称为内筝边,另一侧称为外古筝边。古筝边一般用木制成,也有用水曲柳、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还有试用枫木制作。(www.chuimin.cn)
「古筝头」用木、紫檀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筝头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来固定(也有的古筝的古筝头是固定琴钉的)。在古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也音孔上有一个音窗,供出音之用。古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这样就扩大了共鸣的范围(也有的古筝,古筝头与共鸣体是不相通的)。
「古筝尾」它主要用于安装琴钉。此处在造型上也起着与筝头对称平衡的作用。
二、岳山 码子 琴钉 音孔 筝弦
「岳山」也称木梁或山口。用木或其他木料制成。在古筝上有两个岳山:一个在面板与古筝头连接处,叫作前岳山;一个在面板与古筝尾连接处,叫作后岳山。岳山随面板的前后圆弧而自然成弯弧形,与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后岳山也有用S形的(缩短了高中音区的码处弦长。岳山起着载弦的作用,也起着某些传递声音的作用。岳山与码子高度的比例关系到音准以及音色,定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用恰当的比例才能使古筝的发音有良好的效果。在前岳山上端镶有一条骨片或铜丝,以使发音悦耳。
「码子」也称柱,或称雁柱。它是古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一般用木制作,也有用红木、牛骨、塑料、象牙制成的,以木的效果为佳。在桅木上还镶有一个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稳固古筝弦。每个码子支撑着一根弦,共有二十一个码子。在演奏时,弦的振动由码子传递到面扳,再通过共鸣体而发也音乐的效果。码子可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码子有时也稍作前后移动,以适当调整音质。
「琴钉」也称肖子。它用于上弦,调整弦的松紧,控制音的高低。古筝的琴钉也有用钢琴肖钉代替的,或用硬质木料制成弦轴上弦的。
「出音孔」古筝有三个出音孔(也有两个出音孔的),在古筝头侧面有一个,底板上有两个(一个在底板的中部,一个在底板接近古筝尾处)。出音也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关系到音色、音量。
「弦」目前常用古筝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古筝的最低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古筝的最高音。在用弦上,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将铜丝弦、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以及其他种弦加以适当的配置。由于用途、风格和习惯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钢丝弦为主,适当配置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的;也有以尼龙缠弦为主,适当配置钢丝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龙缠弦或丝弦的。钢丝弦音色明亮,缠弦音色浑厚。
说明:在制弦专业上,把钢丝弦称为裸弦(裸弦是与缠弦相对而言的),把有外包缠皮的弦称为缠弦。缠弦的弦蕊,一般采用钢丝弦做蕊。
有关古筝知识的文章
古筝传统设计中,翻盖部分的结构与整体共鸣箱是连体的。现“敦煌牌”689古筝的产品上也镶有更为细巧的装饰条,这主要是689古筝的侧板贴面是用合成板制成的,合成板的端口有夹层显现,故用装饰条盖之,而其它敦煌古筝均用实木贴面,端口易做光,无需装饰镶条。底板是古筝共鸣体的组成部分,其对音色的影响较大。使部件成为古筝本体,从而再次降低了贴片的开裂机率。......
2023-12-03
盛极一时的十二弦筝,到了隋唐已逐渐衰落。几乎处于淘汰状态,取而代之则是十三弦筝的兴起。十三弦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隋书·音乐志》。该书记载了隋朝雅乐用十三弦筝之情况。十二弦与十三弦虽一弦之增,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新增的第十三弦第十二弦成为五度或四度关系,其目的在于加强“宫征”两音,盖是与当时流行调式有关。因此从继承关系来分析,十三弦筝应该说是传自梁陈。故说十三弦筝传自梁陈,当可无疑。......
2023-12-03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
2023-12-03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
2023-12-03
音箱是长条形,面板横断面为弧形,底板平直,也可有弧度,在底板上开设两个音孔。两梁之间为筝身,筝面张弦,筝距均等,每条筝下设筝柱,这是对古筝形制与构造的一个概括。在结构制作上基本有以下几各方法。上述几种作法的筝,在结构上各有特点。除此之外,在古筝发展进程中,还出现了各种形制的筝,如转调筝、蝶式筝、电声筝及便携式自带琴架筝等,品种越来越多,工艺也更完美。......
2023-12-03
河南传统十六弦筝,面板弧度大,筝体长。历史上各传统筝主要用丝弦,清朝中叶开始用铜弦。品种有大筝、小筝和钢弦筝。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利用余弦的抑按可弹奏出七声音阶。手按转调筝有两种,分别可转五个或十二个调。品式截弦变调筝,由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研制。除以上介绍的筝外,还有一种轧筝。轧筝流传到现代,在广西、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均有所见。......
2023-12-03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形成流传于秦地,盛行于隋唐。随着历史的变迁,流传到全国及亚洲不少地区。对古筝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见解:第一种认为:古筝渊源于瑟。......
2023-12-03
在古筝家族中,红木古筝以其高档品质备受大家的青睐。利用这些木材来制作的古筝就是我们所说的红木古筝,反之就是仿制或假冒的红木 古筝。紫檀木是红木中的极品。紫檀属树种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为印度、泰国、缅甸、越南、柬埔赛、老挝、菲律宾、印尼、安哥拉、巴西等国。酸枝在红木中的价位次于紫檀而优于花梨,酸枝中黑酸枝优于红酸枝。条纹乌木心材黑色或粟褐色,常带黑色条纹,古称茶乌。......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