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这些桐木被专家发现,非常适用于制造古筝的面板。古筝的面板是决定古筝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在古筝制造中,高档古筝面板上出现“结”是非常正常的,有五、六个之多也不足为怪。 不管是红木古筝还是楠木古筝的面板都采用泡桐木制成,因为红木和楠木都比不上泡桐木密度小,最适合发声及音质的要求,泡桐的材料特点,最符合古筝的发声及音质要求。......
2023-12-03
面板的等级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古筝的面板是决定古筝音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古筝的发声原理而言,面板的传导效果与筝体的振动状态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而也决定了古筝声学品质的优劣。业内古筝面板的等级标准,从纹理和质地上分类,一般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木纹径切,取材集中于半径与树心之间,略有树心部分。纹理顺直且间距差异不大。近中部树心面积(弦切状态)占较小比例。质地松,表面横纹明显,无斜纹和乱纹(俗称“倒切丝绺”)。
第二等级:木纹径切,近树心部分。纹理基本顺直,但间距宽窄交错,中部树心面积占一定比例。质地松,但横纹不明显,有少量活性条状节疤。
第三等级:木纹径切,带有树心部分,且纹理不顺直,间距宽窄差异明显,树心面积占较大比例。材质刚性有余而松透不足。有少量活节疤。
其中,几年前天艺古筝申请了一项专利技术,就是五拼面无缝专利,起面板是用五块最好的桐木面板拼起来,每个音区的厚度不同,而把古筝的音色发挥至最佳状态,并且五拼面不因为年代的使用而变形、坍塌。受到海内外专业古筝学者的好评。
古筝面板的表面处理是否越光越好?
否。乐器不是一般的工艺品,有些部件的处理有着特殊的功用,比如面板的处理就恰恰需要一定的粗糙度,而非越光越好。在大力度演奏时,紧贴面板的筝码脚会随着的振幅方向移动,如果没有面板表面有一定粗糙度的木纹阻碍,极易产生筝码“移”、“跳”等严重影响演奏和音乐的现象。在古筝面板后期处理中,含有用钢丝板刷对其表面进行“刷磨”的工序,即将面板表面松、硬不同的纹理、“筋络”。“刷”成粗疏的长条凹凸状。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古筝面板,表面均不进行“刷筋”处理,而且还涂油漆以防吸湿。随着古稀技法和作品力度等需求的不断发展,80年代后开始挖掘、运用唐代的面板处理工艺(与现在日本筝的处理方法相同,但其粗糙程度还未达到日本筝的“凸凹”状态),为了防吸湿,在其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虫胶片液,使其兼顾两方面的功效。过厚的涂层会影响古筝的音乐,也易使琴码移位。
古筝面板上有节疤就一定不是好琴吗?怎样算活节疤,怎样算死节疤?
否!天然的木材,有各种的疤痕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要区分好节疤的性质,节疤分死节疤和活节疤。
死节疤的特征:边际和周围组织脱离,或部分脱离,那么一般情况只考虑做底版,如果这块面板质地非常优良,且修补技术无痕迹可见,那么用于面板也无可非议。
活节疤的特征:虽然其“节”的轮廓明显,但和周围组织却紧密相连,中心与周边质地差异不是很大,只要“活节疤”直径不超过20*10CM,就完全符合行业标准,合理的使用也不影响古筝的音色。(www.chuimin.cn)
越是质量高的泡桐音板、越是松透的材质,越容易产生“节疤”,条状的外形酷似“节疤”的物质,实际上是一种囊状的俗称“石灰性”的变异组织,,和常规的节疤有本质的区别,这种疤痕不影响音板的传导和振动性能。
古筝面板的纹理是宽好还是窄好?
面板的纹理宽窄和泡桐树的品种及树龄有关。一般情况下树龄越长,年轮间距也越大,年轮均衡或不规则往往受种植地土壤环境和气候环境地影响。一般来讲,年轮较宽,材料质地就越松,反之,年轮越窄,质地就越紧。古筝面板的质地要求是松中带刚,故纹理(年轮)间距一般在1.5~3cm之间较好。
古筝面板为什么要烘烤成深褐色?而不是黑色?
20世纪80年代以前,面板一般不进行烘烤。当时产量不多,面板库存相对较多,且长期处于通风状态,一般“晾”存时间在3年左右,故面板在风化中,自然松透,传声速度快,反应灵敏。近年来古筝的产量数以万计地激增,致使生产条件“捉襟见肘”,迫切要求技术,工艺的变革与之相适应。为此,“敦煌”古筝采用了面板浸泡工艺:将面板浸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木质中的树胶浸出,再人工干燥,使面板的松透同样达到自然风干的功效。当古筝共鸣体成形后,再用特制的大型煤球炉,以文火对面板进行烘烤。操作工特别辛苦,因面板表面质地松紧不一,质地硬处要多烘,全靠手眼的配合。约在30分钟内将面板烘透,烘匀,并呈深褐色。此颜色标准是相对的。
红木古筝的面板为什么不用红木?
红木古筝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古筝往往因其前后侧面和两位端上表面装饰板的贴面用料不同,而分成为各个等级,如紫檀古筝、红木古筝及白木古筝等。古筝面板用泡桐而不用红木要,是因为泡桐的材料特点,最符合古筝的发声及音质要求。泡桐密度小,为0.26g/立方米,而红木的密度一般为0.85g/立方米,琴弦的激发能量难以把坚硬的红木振动起来。
古筝面板被异物碰伤凹陷怎么办?
用少许清水滴入凹坑中,一般吸收了水分后,凹陷的部位就会反弹上来,如恢复不到原来的位置,可用动物性胶水拌泡桐粉抹平,磨光后用虫胶片液修色。如果不太看重外表的小缺陷,一般无需修补,对音色无碍。切忌用化学胶水拌木粉贴平凹坑!!
古筝面板有小的开裂怎么办?
面板开裂一般有三种原因。一是气候干燥,环境湿度小于40%时(往往是人为的),面板收缩,应力弱点处就会开裂。二是原面板本身就有内损(往往是天然的),表面上看不出来,一旦环境湿度变化较大时,就会显出原形。三是加工不到位,上面板时,预应力太大。就会出现上述问题,一般用502快干胶水向细缝中慢慢渗入即可。
古筝面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左手按弦处下方面板产生磨损如何解决?
在演奏上、下小滑音或小三度按音时,左手的指甲,特别是左手佩带的义甲,顶尖处极易触及面板。初练者可以在左手按弦下方的面板上垫一块软塑片。如果已经出现了斑斑点点的磨损状,也不用砂纸打磨掉,否则面板就会减薄,音色也会随之变化。
古筝面板上的污迹如何清除?
古筝在演奏时,面板朝上,空间中所飘落的灰尘极易吸附在面板上,特别是筝码之间的灰尘难以清除。请不要用湿布擦面板,大面积的面板吸湿会使筝的声音发闷。使用一软擦棒,就能方便地清除灰尘。同时,也不要用腊类物品抛光面板表面,否则极易产生“移”码、“跳”码现象。
有关古筝知识的文章
50年来,这些桐木被专家发现,非常适用于制造古筝的面板。古筝的面板是决定古筝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在古筝制造中,高档古筝面板上出现“结”是非常正常的,有五、六个之多也不足为怪。 不管是红木古筝还是楠木古筝的面板都采用泡桐木制成,因为红木和楠木都比不上泡桐木密度小,最适合发声及音质的要求,泡桐的材料特点,最符合古筝的发声及音质要求。......
2023-12-03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
2023-12-03
河南传统十六弦筝,面板弧度大,筝体长。历史上各传统筝主要用丝弦,清朝中叶开始用铜弦。品种有大筝、小筝和钢弦筝。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利用余弦的抑按可弹奏出七声音阶。手按转调筝有两种,分别可转五个或十二个调。品式截弦变调筝,由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研制。除以上介绍的筝外,还有一种轧筝。轧筝流传到现代,在广西、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均有所见。......
2023-12-03
古筝传统设计中,翻盖部分的结构与整体共鸣箱是连体的。现“敦煌牌”689古筝的产品上也镶有更为细巧的装饰条,这主要是689古筝的侧板贴面是用合成板制成的,合成板的端口有夹层显现,故用装饰条盖之,而其它敦煌古筝均用实木贴面,端口易做光,无需装饰镶条。底板是古筝共鸣体的组成部分,其对音色的影响较大。使部件成为古筝本体,从而再次降低了贴片的开裂机率。......
2023-12-03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
2023-12-03
盛极一时的十二弦筝,到了隋唐已逐渐衰落。几乎处于淘汰状态,取而代之则是十三弦筝的兴起。十三弦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隋书·音乐志》。该书记载了隋朝雅乐用十三弦筝之情况。十二弦与十三弦虽一弦之增,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新增的第十三弦第十二弦成为五度或四度关系,其目的在于加强“宫征”两音,盖是与当时流行调式有关。因此从继承关系来分析,十三弦筝应该说是传自梁陈。故说十三弦筝传自梁陈,当可无疑。......
2023-12-03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筝,通常人们又把它叫做古筝。这恐怕与它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关。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关于筝的命名,史料中说法不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声”、“秦筝”之称。......
2023-12-03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形成流传于秦地,盛行于隋唐。随着历史的变迁,流传到全国及亚洲不少地区。对古筝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见解:第一种认为:古筝渊源于瑟。......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