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11三指机械手中工件的抛光工艺在图4.12所示的情况下,如果要从货架或底座上取下工件,则不能始终保证搬运系统定位的足够精度。图4.12从货架上取走工件补偿装置安装在机械手和搬运系统之间。图4.16FTC运动的可能性图4.17FTC传感器模块在装配阀体中的应用柔性和刚性传感器是有区别的。图4.18FTC传感器的剖视图图4.19FTC位置传感器测量原理这些传感器有不同的尺寸。......
2025-09-29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与全功率双PWM变流器相结合的先进技术以其对电网优越的动态调节特性、高可靠性、运行效率高等优点,将成为未来大功率、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发展方向。然而,与传统的带增速齿轮箱的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组出口频率(50/60Hz)较为稳定不同的是,其发电机侧的工作频率变化范围大,即考虑到风速的变化和系统控制的需要,现有商用低速直驱和中高速(可达2000r/min)混合传动两种类型发电机组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分别为2~20Hz和30~180Hz。根据ABB公司产品性能对比可以看出,其非工频产品的短时耐受能力约为同电流产品的1/5。因此,这就需要对框架断路器非工频短路电流下耐受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1)短路电流初始阶段
根据上一小节分析可知,合闸相角为φ+π/6时,触头系统电动稳定性最差,故本节主要分析合闸相角为φ+π/6时频率对电动稳定性的影响。由式(7-1)可知,频率对短路电流暂态分量没有影响,但是频率提高后,会使得短路电流峰值时刻提前,致使峰值时刻的暂态分量变大。见表7-4,频率增大至100Hz和200Hz时,短路电流最大值由50Hz时的2.2I分别增加了12.7%和20.9%,大约达到2.4I和2.6I。增大的冲击系数,势必会对短耐过程中电动稳定性造成影响。
表7-4 频率对各相短路电流峰值的影响(I=55kA,ψ-φ=π/6)
频率对短耐初始阶段动导电杆电流峰值分布的影响如图7-35所示,可以看出频率提高后电流的集肤效应变得更为显著,A相电流凹形分布的陡度增大,B相和C相电流由50Hz时的斜坡分布转变为不对称凹形分布。尤其是当频率由50Hz增大到100Hz和200Hz时,B1动导电杆的峰值电流分别达到了3.00IM和3.46IM,即分别增加了20.0%和38.6%,可以看出由于更为显著的集肤效应,使得B1动导电杆上电流峰值的增幅大于B相总电流的增幅。
图7-35 频率对短耐初始阶段动导电杆电流峰值的影响
由于电动斥力与电流平方的相关性,频率对动导电杆上电动斥力矩Tr的影响与其对电流的影响一致。当频率由50Hz增大到100Hz和200Hz时,B1动导电杆的峰值动斥力分别增加了51.0%和114.9%。
频率增大对短耐初始阶段动导电杆侧向力峰值分布的影响如图7-36所示,可以看出频率增大后,靠近其他相的动导电杆(即A5、B1、B5和C1)上的侧向力显著增大,其余动导电杆上的侧向力变化不大。当频率由50Hz增大到100Hz和200Hz时,B1动导电杆的侧向力峰值分别增加了35.3%和63.3%。由于侧偏力矩和滑动力矩的相关性,频率对侧偏力矩和滑动力矩的影响与其对侧向力的影响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图7-36 频率对短耐初始阶段动导电杆侧向力峰值的影响(https://www.chuimin.cn)
(2)短路电流的周期阶段
如图7-37所示,当周期阶段短路电流的频率升高时,虽然各项总电流相等且不变,但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A相峰值电流凹形分布的陡度增大,B相和C相峰值电流由50Hz时的斜坡分布转变为不对称凹形分布。尤其是当频率由50Hz增大到100Hz和200Hz时,B1动导电杆的峰值电流分别达到了2.00IM和2.4IM,即分别增加了12.5%和26.4%;动导电杆电动斥力Tr峰值分别增大了36.4%和86.2%。
图7-37 频率升高对短时耐受过程周期阶段电流峰值分布的影响
根据7.3节的分析结果,虽然电流不均性会随着B1导电斑点温升的上升而得到缓解,但这是以提高B1导电斑点的温升为代价的。因此,可以推断:当频率升高后,B1动导电杆电流增大,将使得B1动导电杆的温度增大,影响触头系统的热稳定性。
频率对周期阶段侧向力的影响如图7-38所示,可以看出随着频率升高,靠近其他相的动导电杆(即A5、B1、B5和C1)上的侧向力增大,其余动导电杆上的侧向力变小。当频率由50Hz增大到100Hz和200Hz时,周期阶段B1动导电杆侧向力峰值分别增加了11.5%和19.9%。
综上,频率升高至100Hz和200Hz后,由于电流峰值时刻提前,短时耐受初始阶段三相短路电流总电流的冲击系数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更加显著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A相峰值电流凹形分布的陡度增大,B相和C相峰值电流的斜坡分布转变为不对称凹形分布,这使得B1动导电杆上的电流占B相总电流的比重增大;上述两方面因素使得B1动导电杆上的电流在初始阶段电流峰值显著增大。由于频率对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大小没有影响,因此,上述第一个影响B1动导电杆电流的因素在周期阶段不存在,只有第二个因素作用,这使得在周期阶段B1动导电杆电流虽然增大,但幅度比初始阶段小。
图7-38 频率升高对短时耐受过程周期阶段侧向力峰值分布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频率升高对框架断路器短时耐受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使得外侧动导电杆电流显著增大,使得外侧动导电杆电动斥力增大。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抑制频率升高后电流的不均匀性,以及提高外侧动导电杆的动热稳定性是提高非工频框架断路器短时耐受能力的关键点之一。
相关文章
图4.11三指机械手中工件的抛光工艺在图4.12所示的情况下,如果要从货架或底座上取下工件,则不能始终保证搬运系统定位的足够精度。图4.12从货架上取走工件补偿装置安装在机械手和搬运系统之间。图4.16FTC运动的可能性图4.17FTC传感器模块在装配阀体中的应用柔性和刚性传感器是有区别的。图4.18FTC传感器的剖视图图4.19FTC位置传感器测量原理这些传感器有不同的尺寸。......
2025-09-29
图3.98显示了快速抓取和放置对于实现应用的经济效率有多重要,因为在许多情况下,打开和关闭时间是每个周期两次。由于抓取和放置工件每个节拍发生两次,每次所需的0.1 s已经占整个节拍时间的40%。该表清楚地表明,抓取时间在平动型机械手中和单指行程的大小不成比例关系。表3.20不同结构的气动机械手的张开关闭时间与抓取和放置时间相比,运输时间对整体搬运过程的设计显得更为重要。始终应该结合搬运任务来理解抓取时间。......
2025-09-29
1.定子各相绕组的自感系数以a相为例来讨论定子绕组自感系数的变化。2.定子各相绕组间的互感系数和自感系数的情况类似,凸极机的定子绕组互感也是随着转子转动呈周期性的变化,其周期也是π。以Mab为例讨论定子绕组间互感系数的变化。由于a、b两绕组在空间相差120°,a相绕组的正磁通交链到b相绕组总是负磁通,即定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恒为负值。......
2025-09-29
润滑参数包括润滑的频率、时间和油量等。润滑频率与自动扶梯的使用环境、链条特性以及润滑油性能等参数有关,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之后的试验中期期间,由于润滑油的存在,链条持续一段时间的平稳伸长变化过程。理论上在这个周期内给油,链条就可以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尤其在室外环境情况下,由于雨水、灰尘及温度等恶劣环境,需要相应增加润滑次数,以防止由于雨水冲洗润滑油流失引起的异常摩擦和生锈等。......
2025-09-29
以多重共线性分析后确定的13个环境参数,将时空贝叶斯估计中的环境相关项变量分为3个时间相关项、9个空间相关项和1个时空相关项。表6.6三类犯罪事件的时空贝叶斯回归模型系数续表在建筑密度大的区域一般是以小型建筑、密集型建筑为主,区域内居民数量较多且素质有高有低,导致潜在罪犯的基数较大,同时,建筑密度大的区域路况一般较为复杂,犯罪成功率和逃脱率较高,因此在建筑密度越大的区域发生各类犯罪的几率越高。......
2025-09-29
前面对同步发电机暂态过程的分析,都没有考虑电机的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影响。下面以自动调节励磁装置中的一种继电强行励磁装置的动作原理,来分析自动调节励磁装置对短路电流的影响。以上是短路点距电源的电气距离较远,强行励磁装置动作后励磁电压达到极限值时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2025-09-29
图13-17功角增加时发电机端电压的变化当不调节励磁而保持电势Eq不变时,随着发电机输出功率的缓慢增加,功角δ增大,发电机端电压UG便要减小。图13-17为具有隐极发电机的简单电力系统的相量图。在给定运行条件下,发电机端电压的端点,位于电压降上,位置按xTL与xd的比例确定。两电势间的电气距离的中点,其电压的变化幅度最大。两个不变电势间的相角为180°时电压最低的点称为振荡中心。......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