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电动斥力对导电斑点面积的影响探究

电动斥力对导电斑点面积的影响探究

【摘要】:如图7-14所示,考虑了总电动斥力矩对导电斑点半径的影响后,各相中间动导电杆电流峰值增大,外侧动导电杆电流峰值减小,A相电流峰值呈不对称凸形分布,B相和C相电流峰值虽仍然呈现斜坡分布,但斜坡斜率变小。在电动斥力矩和软连接力的共同作用下,各动导电杆总电动斥力矩普遍增大,如图7-17所示。

上述分析中未考虑总电动斥力TT对导电斑点面积的影响,本节主要分析TT对导电斑点面积的影响以及考虑该影响后并联动导电杆的电动稳定性。

如图7-14所示,考虑了总电动斥力矩对导电斑点半径的影响后,各相中间动导电杆电流峰值增大,外侧动导电杆电流峰值减小,A相电流峰值呈不对称凸形分布,B相和C相电流峰值虽仍然呈现斜坡分布,但斜坡斜率变小。这主要是由于中间触头的总电动斥力矩绝对值较大,如图7-12b所示,致使中间触头导电斑点半径相对较大,如图7-15所示,相对较大的导电斑点上的接触电阻相对较小,从而增大了中间动导电杆电流,减小了外侧动导电杆电流。

978-7-111-58417-9-Chapter07-20.jpg

图7-14 三相电流峰值的对比

978-7-111-58417-9-Chapter07-21.jpg

图7-15 三相动静触头导电斑点的半径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电流邻近效应致使各相电流分布不均衡,A相电流呈凹形分布,B相和C相电流呈斜坡分布;而由于增大导电斑点半径的TT呈凸形分布,其致使各相导电斑点面积也呈凸形分布,从而通过影响接触电阻使各相外侧动导电杆电流略微下降,内侧动导电杆电流略微上升。

各动导电杆电动斥力矩的变化如图7-16所示,外侧动导电杆电流降低,导电斑点半径增大,故其电动斥力矩下降幅度较大;内侧动导电杆虽然导电斑点半径增大较多,但其上电流增大,二者对电动斥力的作用相互抵消,致使动导电杆电动斥力矩略微减小。在电动斥力矩和软连接力的共同作用下,各动导电杆总电动斥力矩普遍增大,如图7-17所示。

978-7-111-58417-9-Chapter07-22.jpg

图7-16 动导电杆电动斥力矩

978-7-111-58417-9-Chapter07-23.jpg

图7-17 总电动斥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