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以额定电流为250A的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某一种卡住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卡住机构的运动过程,并且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分析了卡住机构的可靠性。t2时刻动触头被斥开至最大角度,由于卡住机构作用,动触头不会发生回落现象,此时动触头被斥开的开距为18mm。......
2023-06-15
基于6.2节中所示的电流-磁场-电动斥力之间的关系,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作用在动导电杆上和触头上的电动斥力。由于该力和短路电流之间存在单调增的关系,不考虑铁磁物质的影响时,电动斥力与短路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而且在特定的短路条件下,短路电流和时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这样就可以通过对上述过程的迭代处理,当电动斥力F等于触头预压力FK时,迭代结束,此时对应的时间即为触头斥开的时间。
图6-22 触头斥开时间计算流程图
图6-22为计算触头斥开时间的迭代流程图。为了考虑电流对触头压力和相应的导电桥半径的影响,电动斥力、触头压力和导电桥半径每隔100A计算一次。
以6.4.1节中的CB2断路器产品为研究对象,在预期短路电流有效值为10kA条件下进行开断实验。图6-23为测量到的电弧电流和电弧电压波形。可以明显地看出,当分流器的电压上升到273mV时,也就是短路电流达到273mV/90μΩ=3033A时,时间为759μs时,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压有一个突跳,这说明触头此刻在电动斥力的作用下打开,电弧产生,突跳电压值也就是阳极和阴极的电弧电压降。此时前,电流为正弦波,而且由于触头间接触电阻的存在,电压随着电流上升有一个很小的数值。此时后,由于电弧电压的存在及其限流作用,电流波形不再是正弦波。最后,当电流过零后,电弧熄灭。
图6-23 CB2开断过程的电弧电流和电弧电压波形
对应于图6-22所示的迭代计算流程图,当电流达到2900A时迭代结束。这是因为CB2的触头预压力为4.4N,而当电流为2800A和2900A时,电动斥力分别等于4.3N和4.7N。图6-24为导电斑点半径随电流的变化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到:当电流为2825A,时间为640μs时,触头开始斥开。而实验值为电流为3033A,时间为759μs时,触头斥开。考虑到动触头和主轴之间的摩擦等影响,计算值比实验值略小。
另一方面,忽略电流和电动斥力对导电斑点半径的影响,并认为触头压力保持在4.4N,计算结果电流为3020A,时间为674μs时,触头斥开。这样的计算结果和考虑导电斑点半径随电流变化时的结果较为近似。
因此,对特定的短路条件,可以用上述方法方便地计算出触头的斥开时间,以分析断路器的性能。
此外,如果忽略触头压力和导电斑点半径之间的关系,并假定电动斥力和电流的平方成一比例关系,就可以初步设计出比较理想的触头预压力。一般来说,断路器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2倍。对CB2来说,预压力的设计值可以通过下式得到:(12×20.5×100)2×4.4/28252=1.59N。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脱扣器的安全裕量以及热动稳定性,就可以设计出一个比较优化的触头预压力数值。
图6-24 导电斑点半径随电流的变化
有关低压断路器的建模仿真技术的文章
本节以额定电流为250A的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某一种卡住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卡住机构的运动过程,并且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分析了卡住机构的可靠性。t2时刻动触头被斥开至最大角度,由于卡住机构作用,动触头不会发生回落现象,此时动触头被斥开的开距为18mm。......
2023-06-15
触头为真空断路器最为重要的元件,它基本上决定了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和电气寿命。真空断路器的开断能力通常取决于触头直径,并且与其呈线性关系。它多用于真空接触器。这种结构的触头广泛用于大容量真空灭弧室,其开断能力可高达40~60 kA。......
2023-06-30
动、静触头因被加热而熔化,以致焊在一起无法正常分开的现象称为触头的熔焊。动触头接通过程伴随有机械振动,由于电弧和金属桥的出现,发生动熔焊的可能性更大。当闭合状态的转换触头被短路电流产生的巨大电动力斥开时,同样有可能发生动熔焊。触头开始熔焊时的电流称为最小熔焊电流Imin,它与触头材料、接触形式和压力、通电时间等许多因素有关。但接触面的氧化膜材料影响熔焊比热容、电导率和热导率。......
2023-06-30
经调整后仍不能解决时,必须更换弹簧或触头。另外,用电设备及电路产生过电流的故障也会使触头过热,这就需要从用电设备及电路中找出故障原因并予以排除。产生的原因是高温使触头金属汽化和蒸发及机械撞击而造成。一般触头磨损到原厚度的2/3~1/2时就需要更换触头;若触头磨损太快时,应查清原因、排除故障。此时只能更换触头或更换容量大一些的电器。......
2023-06-15
真空灭弧室触头具有三种典型的结构形式:平板触头,如图7-2a所示;横磁场触头,如图7-2b、图7-2c所示;纵磁场触头,如图7-2d、图7-2e所示。有此触头的真空灭弧室,其开断电流在试验室已达200kA,而且仍有可能开断更大的电流。接着杯状纵向磁场触头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内真空灭弧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成为我国真空灭弧室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2023-07-02
本节拟利用1s短路电流耐受实验后三相动触头烧蚀斑点的形貌、位置和大小来验证前文热稳定性仿真模型和计算结果。热稳定性仿真结果中图7-26所示的三相动导电杆侧偏力矩都呈凹形分布,且方向沿使外侧动导电杆顶部向内侧偏转的方向,可以看出侧偏力矩Tt仿真结果与实验中动触头烧蚀斑点位置的分布一致。......
2023-06-15
当大电流时,触头材料的电侵蚀主要表现为弧蚀。另外,如果电流不是太大,触头电侵蚀量还与磁吹磁场有关。在电流较大而操作频率不高时,触头的电侵蚀量与分断次数线性相关。这时,即可认为触头的使用期限已终结,而不必等到触头材料损耗殆尽。为保证触头在其规定使用期限内能正常运行,必须设有能够补偿其电侵蚀的超程。电器触头的超程值主要取决于其允许的最大侵蚀量。有银或银合金触点的触头则取超程值为两触头总厚度的75%左右。......
2023-06-30
“V”形预成形及成形的工作部位均采用了镶块27、39镶入凹模的结构形式,以便于模具成形尺寸的调整和模具磨损后的修理与更换。制件另一端的“Z”形最后弯曲成形,小凸模41安装在凹模部分,成形凹模部分以镶块40形式安装在卸料板18内。“Z”形弯曲首先为卸料板与成形顶块把送进到位的带料上需成形的部位压紧,Z形弯曲中,先向上小弯曲凸模再向卸料板内弯曲成形。......
2023-06-26
相关推荐